一歌一故事之廿四:万里长城永不倒
这回介绍的歌很有些年头了,不过相信听过的人依然不在少数。跟许多流传大江南北的歌曲一样,《万里长城永不倒》这首歌也有许多版本,个人最喜欢的是罗文的版本。这歌的原唱——也就是Version 1.0——是叶振棠,仔细聆听之后,感觉配乐颇为单调,歌手的演绎在爆发力上也稍显不足,与曲词意境颇为不恰。也许那个年代欣赏的就是这样的唱法,至于配乐则受限于当初的技术,也属无可奈何。
这首歌是《大侠霍元甲》的主题曲。据说这部剧跟当年的《射雕英雄传》——你知道我说的是哪一版,李亚鹏、胡歌版的能叫“射雕英雄传”吗?连张智霖版的也还差点儿——一样,播出时万人空巷,火遍大江南北,这歌也迅速万人传唱。不过不能说它借了电视剧的势头才得以流传,本身这就是一首不会过时的经典歌曲。
整首歌犹如热血激扬的演说家在进行一次公开演讲,眼见得国家有难,百姓凄惨,大好河山生灵涂炭,演说家首先痛斥侵略者,怒目金刚,激励民众自立自强,勇敢与之斗争。而后衷心赞美秀丽江山如此雄壮,此地人民早已奋起斗志,不再是外人蔑视的“东亚病夫”。最后情绪复转激昂,号召国民们共赴使命,万众齐心,致力于击退侵略,复兴国家,“这睡狮渐已醒”!
如此扬-抑-扬的节奏,酣畅淋漓,情绪蓄积圆满,却又不是一路高歌让人疲乏,有放有收,简单明了,爆发力十足。兼之旋律朗朗上口,填词血气方刚,两者相得益彰,衬得满腔报国之情如中天之阳,令人不可直视。这样的歌曲必然要求歌者,激荡时豪气干云,温婉时铁汉柔肠,单是温玉般的文雅之士万万不可胜任。其实这样说起来,罗文似乎也是不合格的。这位香港歌坛大哥大是粤剧出身,唱腔变化多端,华彩夺目,十分绚丽,舞台表演也是求新求变,中性化的妖娆装扮开了香港演唱会的先端。后来的张国荣、梅艳芳、达明一派、陈奕迅等等或多或少延续了这种风格,现在的这些人则不必再说了,也不知还有没有风格。
可难得的是,罗文演绎侠义之风也颇有一套,他并没有一味地妖娆中性,平衡或者说太极,就像这首《万里长城永不倒》一样,阴阳相逆反亦相促进,男性阳刚也是他多有展示的一面。尽管以声线来说,他先天并不侠气十足——林子祥那样的嗓子才称得上先天阳刚,但《江湖路》这样典型的武侠歌曲他唱的味道十足,《小李飞刀》更是荡气回肠,虽说借鉴了不少粤剧的技巧,但他本人的实力足见一斑。
今晚小酌几杯,听到电视里唱得这歌,忍不住热泪盈眶,无数画面闪过,血气激发,此作无语伦次,但又不发不爽,一时郁结,尽皆溶于这泪水中,随之而下。叹息,缅怀,思念,甜蜜,愤怒,无奈,规划,向往。诸君陪我共饮此杯!
万里长城永不倒
词:卢国沾
曲:黎小田
唱:罗文
昏 睡 百 年 国 人 渐 已 醒
睁 开 眼 吧 小 心 看 吧
那 个 愿 臣 掳 自 认
因 为 畏 缩 与 忍 让
人 家 骄 气 日 盛
开 口 叫 吧 高 声 叫 吧
这 里 是 全 国 皆 兵
未 来 强 盗 要 侵 入
最 终 必 送 命
万 里 长 城 永 不 倒
千 里 黄 河 水 滔 滔
江 山 秀 丽 蝶 彩 峰 岭
问 我 国 家 那 像 染 病
冲 开 血 路 挥 手 上 吧
要 致 力 国 家 中 兴
岂 让 国 土 再 遭 践 踏
个 个 负 起 使 命
万 里 长 城 永 不 倒
万 里 长 城 永 不 倒
千 里 黄 河 水 滔 滔
江 山 秀 丽 蝶 彩 峰 岭
问 我 国 家 那 像 染 病
冲 开 血 路 挥 手 上 吧
要 致 力 国 家 中 兴
岂 让 国 土 再 遭 践 踏
这 睡 狮 渐 已 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