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国庆旅游总结
查看话题 >江西行,一些片段
1、我们吃的第一顿江西菜,是在建德乾谭一个村口的早餐摊。
夫妻俩一起经营,丈夫一边忙活着蒸米粉,一边和眼前同为江西老乡的食客攀谈着。妻子在一旁的简易煤气灶上架起锅炒着米粉,一边洋溢着满脸的笑容和路过准备外出旅行的人们说着“做人没有一点乐趣也不行,该做的时候做(工作),该吃的时候吃”。
我花了6块钱,买了一份蒸米粉,和黄先生一起快速吃完,继续前行。
2、在婺源簧岭景区停好车,露天停车场有很多推着推车卖帽子的人。我在一个推车前停下来,选了一顶帽子,付给她15元。
卖帽子的人是一位母亲,她告诉我家里有两个小孩读书,以前住山上的时候孩子们没书读,这些年发展旅游,他们才从山上搬下来住到平原上的房子里。

3、在江西的第一晚,我们住在簧岭景区附近一公里的村子。整个村子几乎家家户户都经营民宿和餐厅。房东姐姐告诉我,各家各户宅基地面积都一样,120平,他们家有10个房间。
因为门口空地有限,只能停下三辆车,她带我们把车停在村口的一片空地上,并和我们说不同的空地各有所属,不能随意停,占掉了别人家的地方不合适,会有人来找她。
4、第一天的晚餐是在民宿房东家吃的。鱼汤很鲜,我不知不觉便喝了三碗。
晚餐后黄先生去外面抽烟,我坐在桌前整理白天拍下的照片,房东7岁的小儿子指着我面前的气泡水问能不能给他喝一些,我有点诧异,但很快便反应过来,拿了新的塑料杯,分两次把剩下的半瓶气泡水倒出来给他喝。
5、出发的时候我带了一盒老酸奶,打算晚饭后配上坚果当甜点吃。结果发现忘记带坚果。
饭后去散步,准备顺便买一些坚果回来。从民宿穿过一片田野,走到另一个村子,又走回民宿所在的村子,进了五六家商店,都没有我想要的坚果卖,黄先生一直说大概这里人不怎么吃,所以商店老板也不会进货回来。
就在我们已经放弃的时候,散步回来路过民宿所在村子边最后一家商店,刚开口问了柜台前的阿姨,好巧不巧抬头就看到店里的一个年轻小伙正在从快递盒子里拿了2两罐坚果出来,他告诉我们店里平时不卖,他自己喜欢吃所以从网上买回来的,顺手便原价转给我一罐。
我们连声道谢,出了商店门一直大呼“太幸运了”。
6、从簧岭离开的时候,路边的田地里有不少人在劳作。我想起中午景区的梯田里也散落着一些正在劳作的人。

7、睡前黄先生发现他的手机怎么也充不上电了。一大早睡醒到车里又反复测试还是无法充电,考虑到没有手机寸步难行(景点、住宿、吃饭都需要查看健康码行程码),我们放弃了原本的一处景点——江湾,驱车前往最近的小米手机官方授权维修点,也是上饶市唯一一个,将近200公里。
到了维修点,维修师傅拿掉手机保护壳,并让黄先生退出了他的小米账号,准备进行检测,结果到工作台刚插上连接线,便告诉我们手机可以充电,没有问题。我们再三确认,确定可以充电后便离开。
只好当作老天爷在和我们开玩笑,顺便带我们来上饶走一圈。
8、中午的上饶实在是太热了,找好酒店入住空调房之后,我便不想出门了。于是放弃了从簧岭到上饶路上便计划好要去的云碧峰国家森林公园,在酒店稍作休憩之后选择了30公里外的鹅湖书院。
9、在书院看到朱熹和陆九渊兄弟的思想分歧以及双方多次辩论的记录,居然有种穿越到800年前作为吃瓜群众看他们争得面红耳赤的奇妙感觉,好玩极了。
10、书院坐落在上饶市铅山县,那边有一种小吃是烫粉。逛完书院已是黄昏,在县城转了好久都没找到合适的餐厅吃饭,再返回到上饶市区的时候我意识到和烫粉就这么错过了,心里居然闪过一丝遗憾。
11、在书院旁的小镇晃悠着找餐厅的时候,路两边矗立着很多旧旧的两三层小楼,高高低低的门前统一贴着白色长条瓷砖,浅蓝色的天空中飘着高高低低大小不一的云朵,恍惚间好像到了我的中学时代,那个我每天在烈日下骑着自行车,脑海里无时无刻憧憬着明天但又不知道未来到底会是什么样的时候,亲切又怀念。但我想了想,并不想再回到那个时候。

12、第二天的晚饭是在上饶老城区吃的。三个菜:红烧小黄鱼、酸萝卜炒蛋皮、酸菜炒豆腐,当天店里的粉卖光了,主食的汤粉是从隔壁店里“借”来的。菜都吃完了,粉基本没动,我也真的好爱吃酸。
13、到三清山脚下停好车定好晚上睡的帐篷,我又在停车场旁的一家杂货店里买了一顶帽子。老板告诉我坐缆车的时候要面朝着山,这样在第七个柱子的地方可以清晰看到“观音赏曲”的景点。十块钱买一顶帽子,还能得到这样货真价实的游览建议,值了。
14、从杭州出发的时候我们带了一桶4.5升的怡宝矿泉水,黄先生执意要带着这桶水爬山。到了晚上其他人还在纠结少喝点水甚至有人到厕所里面接自来水喝的时候,我们用那半桶水洗脸洗脚,然后爬进帐篷里。
当晚他发朋友圈说感谢怡宝的陪伴,可能只有我知道他这句话的所指。
15、三个多小时的攀登加一个小时的等待之后,我们在西海岸看到了那天的日落。整个日落大概只持续了20分钟,远远看着这样一颗小小的橙红色球体慢慢躲到深灰色的云雾里,只留下地平面的霞光慢慢退散,把光芒万丈变成黑暗森林。
16、夜晚八点多开始,我们的头顶上方就开始挂起星星,九点多钟的时候已经差不多挂满了,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4点多,美极了!不争气的iPhone相机拍不出夜空的耀眼,但这美丽我全部都记在了心里。
17、三清山的第二天一早,我们攀登至玉台看日出。一位女生帮我们拍合影,有一小片成橙红色的光斑怎么也去不掉,尝试了一会之后,她说:我把它放在你们俩中间吧。
18、整个上山下山过程中随时抬眼都是令人惊叹的景色,面对着矗立在山间的无数奇峰怪石,只得连连惊叹于大自然的天然雕琢和鬼斧神工,让人无限敬畏。

19、除了日出日落,更让我着迷的是在连绵的群山之间流动的云海,站在山巅观云海,如临大海之滨,波起云涌,无边无际,蔚为壮观。
20、爬山过程中我们遇到不少靠简易轿子抬游客上山为生的人,游客中有人走累了动心想坐轿,却又说着“觉得被人步步艰辛抬上山过于残忍”之类的话,被轿夫一句“你不要说这样的话”顶回去。想来都是维持生计的方式,没有残不残忍之说,用力气赚钱养家,理应被尊重而非被怜悯。
21、景德镇的古窑民俗博览区里面,各个工种的师傅都在呈现着其几十年如一日锤炼出的精湛技艺,年轻的师傅也有,但占比较少。
关于博览区和一直以来景德镇的陶瓷业发展,从解说员的口中略知一二,这些老师傅基本都是十几岁学艺,但近些年社会浮躁,赚钱的方式多样,年轻人里面愿意潜心学艺的人不那么多了。同时又有不少外地人来到景德镇,在这个千年瓷都谋求发展。而榜上有名的传承人里,就有一位十几年前来景德镇打拼的山东大哥,160万的景德镇常住人口中,有“景漂”5万人,又让人看到这里重振昔日荣光的可能。

22、在博览区我看中一只雕刻有镂空双钱图案的茶杯,本来觉得略贵,但转眼一想星巴克的杯子随便哪个也要两三百,果断买下。
23、爬山过程中我们遇到不少抱着小孩的家长,一边感叹着辛苦,一边设想假如自己有小孩会不会背着ta来爬山。我想我这样怕麻烦的人,大抵是不会做这样辛苦的选择。
24、在江西的最后一餐,是在景德镇的一家小吃店,主要卖当地特色小吃:冷粉。我在这家店里排队点单,黄先生跑去隔壁店买另一种本地小吃“饺子粑”。
他打包好两份饺子粑带过来,和冷粉一起吃。席间,他告诉我隔壁店里也有冷粉卖,那边的老板娘跟他说自己家才是本地做冷粉最好吃的,结果我们吃的这家花钱做了推广变成网红店,每天门庭若市,从此自己家的生意便一落千丈。他们本来做了个牌子写着“地道风味,不做推广”放在门外,结果城管以影响市容为由让他们把牌子收了回去。
等我们吃完走出店门的时候,看到隔壁店的那块牌子已经重新拿了出来,上面系着绳子,挂在门把手上。
25、在江西,我们走过四处景点,除了三清山的停车场停车时间过长且可能涉及过夜要收费,其它三处都不收费。另外,江西本地人到这些景点,都是免门票的。我和黄先生调侃着如果老家陕西的景点对本省人都免门票的话,景区大概要常年拥挤不堪了。
我们在一起五年了,这是两个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旅行,比预期的圆满。不知道该怎么书写,就记下这些片段吧。

-
嘀嗒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02 17:22:52
-
熊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01 20:45:41
-
玩玩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25 20:20:49
-
风的始发站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24 23:59:56
-
亦珊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19 17:06:46
-
格野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18 20:04:55
-
非技术工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11 15:09:04
-
放羊的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11 01:05:11
-
豆友7KcAs4jAKE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09 12:18:57
-
豆友4663751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08 16:29:09
-
昵称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07 22:37:03
-
HarperYug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07 22:10:10
-
dreamon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07 2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