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 值 (作者:赵丹健)

价 值
赵丹健
一个人活着,他的价值是什么?
这是个严肃的话题,严肃到有人不愿去细究,深探,也许,一旦探到了他的灵魂之底,一直以为随大流是天经地义的,名利是体现一个人价值的终极标杆的他,会惊慌地发现,原来,殚精力竭地为名利而奋斗的一生,其实到头来是一事无成。可谁会对人说起这份沉重,又有几人敢直视这份喧哗背后的无边寂寥?
每次看人搬家,便会有些感慨,看着满车的什物,吃的,穿的,用的,想着每个人清晨轻松出门,一身衣裳,一个背包,这看似简单的一个人,是要用这满车物品的服务下,展开一天天的生活,写下一个人生的。
这满车的零零杂杂,真的全是生活必需吗?一个人的生活究竟多少的物质是必需的?
每次去到那座被称作“购物天堂”的繁华都市,走在那条平均每平方公里有130 000人的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区,看着来着世界各地的人们,一脸兴奋地跟着人潮,乐此不疲地从一家家商店进进出出,然后,带着满手的商品,满身的疲惫和暂时的满足,依依不舍地离开。不知道,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价格不菲的奢侈品带给他们的满足,能持续多久?
再昂贵的时装,不过是一块布,几颗纽扣,几条拉链的组合,穿多了,穿久了,一样的旧,一样的不再鲜亮。
再高级的化妆品,在实验室里被分解出的,终究是那些个元素,更何况,这些大多带有副作用的化学品,在一条条皱纹,一点点斑纹,一天天老去的生命面前,是敌不过自然的力量的。
还有更有趣的想象,那些个形态各异,不断推陈出新的名牌包袋,那份包面的坚挺,常常不过是夹在里层的那块再粗糙不过的硬纸板支撑出来的华贵。
......
为了能买上这一块布,几颗纽扣,几条拉链,几个化学元素,几块硬纸板,几张与真皮几可乱真的人造革,几味食品添加剂......必须有足够的金钱后盾,为了拥有这块盾,必须付出时间,心血,甚至有人还出卖了人格,不知道,这样的收支是否真的平衡?这样的付出是否真的值得?当这些个行头无法填满心底的空洞时,该怎么办?
脑海里浮现出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画面。
那年,梭罗远离城市,远离人群,并非所谓的看破红尘,更非哪类的宗教修行。1845年到1847年间,他独自一人幽居在瓦尔登湖畔的自筑小屋中,渔猎,耕耘,沉思,写作,由此产生了意义深远的《瓦尔登湖》。两年零两个月的生产,生活,实践,对于一个人究竟需要多少的物质才够生活作了实验,结论是很少就够。然后,两年后,他离开瓦尔登湖,再次成为文明生活的旅人。
书里的一段话,让我这些年不断回味着:
我喜欢,我的人生中有闲暇的余地,有时,在夏季的一个清晨,我像往常一样沐浴之后,坐在阳光融融的门前,从红日东升到艳阳当头的正午,坐在这一片松树,山核桃树和漆树的林中,坐在远离尘嚣的孤寂与静谧中,沉思默想。
2016. 10.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