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 | 100万变2500万,这款理财产品是如何做到的?
不知道大家去银行有没有看到过类似这样的海报

这款产品的形态就是这两年比较火的“增额终身寿”,它兼顾了理财的特性:长期看收益率还不错,比货币基金、定期存款、大部分银行保本理财强一些;同时兼顾了保险的安全性:身故保障,缴费期后保本,明确的合同约定利率,白纸黑字,未来该领多少就领多少。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其背后的逻辑:
一、金融“不可能三角”
投资的三要素分别是: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
1、安全性
安全性是投资的基础。如果我们的投资本金无法保障安全,那就不会有收益的产生。就好比你首先要有一只会下蛋的母鸡,没有母鸡,就没有鸡蛋。
2、收益性
收益性是投资的目的。任何投资都是为了获取利润,并尽可能选择投资收益大的项目。如果我们只养了一只母鸡,肯定希望它能下更多的鸡蛋。
3、流动性
投资过程中我们希望母鸡每天都能下一个蛋,随时可以取出,而不是10天才能下一个蛋。

要高收益,就要牺牲部分安全性和流动性的需求。
比如股票基金、股权投资,可以博取高收益,但需要一个长期的价值投资过程,而且可能会亏钱。
要低风险,就要牺牲部分高收益和流动性的要求。
比如银行定期存款、国债、传统年金险等,本金安全,但收益率只有1%-3%左右,同时需要锁定较长的时间,无法灵活支取。
要灵活性,就要做好牺牲本金和高收益的准备。
比如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如果不足1年就申请取出,只能按照活期利率计息。或者基金、股票账户,一旦急用钱,可能面临迫不得已亏损卖出。
总之,没有一款产品可以同时满足高收益、低风险、高灵活性的要求。
二、增额终身寿如何做到“三角”平衡?
1、安全性
增额终身寿的现金价值是确定的,写进保险合同里!
其安全程度也是最高的,比银行更安全(银行破产只能刚性兑付50万以内的存款)。

2、收益性
增额终身寿的收益性紧贴着银保监会的天花板,无限接近3.5%。我们可以对比下相同安全等级的长期金融产品。

时间的复利是有多可怕呢?我们可以看下图:

复利3.5%,在10年后达到单利4.11%,30年后到达单利6.02%,50年后达到单利9.17%,70年后到达单利14.45%!
3、灵活性
在缴费锁定期过后,大部分增额终身寿产品都能保本,之后就可以通过减保(退回部分现金价值)或者退保(退回全部现金价值)的形式将钱取出。
例如存100万的增额终身寿,滚存一定时间后现金价值为150万,中间可申请提取10万元,剩余的140万依然按照复利3.5%滚存下去。
三、100万变2500万如何可以做到?
来看看下面这个存钱计划:
0岁宝宝,年存10万*10年,总保费100万
高中教育金(15岁-17岁):高中三年,每年领取2万元。共6万;
大学教育金(18岁-21岁):大学四年,每年领取3万元。共12万;
研究生教育金(22岁-23岁):共两年,每年领取5万。共10万;
创业金(24岁):一次性领取30万
婚嫁金和生育金(30岁):一次性领取30万。
养老金(60岁-100岁):60岁起每月领取1万元,每年12万用来补充养老,一直领到100岁。合计领取492万。
祝寿金(100岁):100岁身故时,账户还剩295万,可留给第三代孙辈作为资产传承。
10年总投入100万,孩子一生可领取580万,并传承295万,总领取875万!八倍的收益!
如果中途一直不领取,到孩子30岁时,可一次性领取228万;60岁时,可一次性领取642万;80岁时看一次性领取1278万;100岁时可一次性领取2543万!!!
这就是时间+复利的威力!!!
(注:以下为方案利益演示,不同产品、不同领取方案会导致现金价值的不同)

如果中途一直不领取,利益演示如下:

这就是为什么“增额终身寿”这么火的原因。它同时兼顾了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非常适合用于教育和养老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