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转折点,原来追到根上去还是在于一个女人
最近读了不少唐代历史的书,读武则天专权,读安史之乱,读肃宗代宗收复两京平定八年之乱,然后中华历史的大转折从此越过顶峰一路向下,普遍的看法是,把所以的这些责任都推卸到 唐玄宗一个人身上,说玄宗老了不理朝政重用奸佞,终日宴饮作乐,姑息养奸重用安禄山,身边人怎么劝怎么都不信,贤相张九龄 和 忠仆高力士都提醒过 玄宗不要太纵容李林甫 安禄山,其实玄宗不糊涂,这么办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所有原因其实都有其根源,根源就在于一个女人,不是他宠爱的贵妃杨玉环,杨玉环其实还是比较少参与政治,虽然她的家族深深参与政治其中,追溯历史,其实 ,其中的祸根要从武则天时期的营州之乱说起,武氏不会经营边疆,不注意保持民族团结,终于造成了东北边疆契丹人的叛乱,李尽忠,孙万荣叛乱,三扑不灭,造成契丹声势越大越大,武家子弟三赴前线,不过是三尝败绩,又折损大将王孝杰,即使最终勉强算是把动乱平息,不过契丹和奚族在东北势力已经作大尾大不掉,而且武氏多疑,唐庭经过武则天时代数次酷吏血洗政坛,能征惯战的大将稍被怀疑都会无罪被诛,已经无将可派,造成了东北防御空虚,玄宗时代虽说早期开元盛世在世人眼中都是武功盖世一片祥和的超级盛世,其实玄宗心里清楚得很东北方向边境仍然吃紧,被契丹和奚族随时威胁,而且开元初期在东北前线已经数次再败于契丹,玄宗对东北防务其实颇为头疼,后来发现虽然安禄山打仗不行,多次败于契丹,本应该开刀问罪,后来发现这小子虽然打仗不行,但是为人处事颇有一套,颇会跪舔,而且精通六国胡语,善于买通媾和,在他治下,东北边疆不用年年兴兵,于是大大加以重用,寄为东北藩篱,玄宗心里想着有了姓安的这个胖子在,东北边疆不必年年兴兵,国库开支大大节约,心里也没那么多烦心事,虽然在安禄山治下,范阳也打过几次失败的小仗,而且安禄山谎报军情,打了败仗,随便胡说一通献几个俘虏给玄宗,就可以反败为胜,玄宗也不吝大加赏赐,安禄山再用玄宗赏赐的钱财去找契丹媾和,于是终开元一世东北边疆暂时安宁,从这些地方其实不难看出,安禄山不停作大有玄宗的识人不明 ,睁只眼闭只眼,但是除了这个胡商出生的安禄山,玄宗也没有更好的人选与东北两外族打交道,追溯问题的源头还是来自武氏当国的始作俑者,没有合适的民族安抚政策,也没有了可以一战击败外族的名臣良将,造成的东北外族侵扰的祸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