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真的能减轻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伤痛吗?
幸运的人,靠童年治愈一生。
不幸运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从现实到影视剧到小说,“原生家庭”一直都持一个较高的热度。《乔家的儿女》 《都挺好》 《隐秘的角落》等国产剧都是围绕原生家庭开展故事情节从而引起了观众的共鸣,收视率再创新高。
原生家庭到底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一个人?甚至改变个人的命运?那些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我们又该如何去治愈?
有的人习惯了逃避,表面上对自己说“我放下了,我原谅了。”可是转眼间又被情绪所覆盖。

我们谈论原生家庭,并不是要把所有罪责都归咎于家庭中以此为我们的消极沉沦找借口开脱,我们可以借助原生家庭间接来认识自己,在创伤中涅槃重生。
那么,如何治愈家庭带给我们的伤痛?
跳出“模板思维”
家庭其实就像一个被设定好的模板。
我们出生的时候,是一张“白纸”,父母就在我们空白的地方上涂涂画画,我们对家的概念就逐渐有了一个认知。
“家庭是整个世界、整个社会的缩影,而个人是整个家庭的缩影,谈论原生家庭是非常重要的。”
—武志红
父母不断的往模板里加入他们的认知,我们就按照模板里的设定走,世代皆如此。
原生家庭是我们没得选择的一部分,我们靠着家庭给予的模板在社会上闯荡,吸收新的认知,可是我们却又被束缚在模板里。
因为身在模板之中,看到的只能是模板里的内容。你只是意识到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伤痛并深陷这种伤痛之中,但如果我们跳出这个模板,可能会看的更全面。
就像电视剧里的观众视角,观众永远都知道这个角色背后的用意是什么,但角色自身总是要等到大结局才能明白。
摆脱“依恋关系”
一个人如果连自我的关系都处理或者平衡不了的话,逃离原生家庭并不能起到多大的用处。
我们要先从心态上摆正位置,正视自我和父母的关系,也就是做到精神独立,对父母不再是依恋模式。
原生家庭确实是一道坎,小时候跨不过去是因为还一直停留在“我还小,我需要得到父母更多的照顾和爱护”的依恋心理。
我们成年之后,如果还在纠结于如何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终其一生我们也跨不过原生家庭这道坎。

和心中的原生家庭和解
我们总是告诉自己“我放下了”,当你以为已经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了,最后才发现其实你只不过是进入到了另一片阴影之中。表面的“原谅”并不能让我们得到释怀。
毕竟表面和解容易,心中的和解才是难。
很多人一直都在纠结原生家庭这个问题,越是纠结反倒越无法解脱。我们一直沉浸在过去的伤害中,就会一直做情绪的奴隶。
你之前所受到的伤害,本就无法穿越时空伤害到现在的你,伤害你的一直是你脑中的想象和回忆而已。
如果我们一辈子都在执着于家庭、父母带来的精神性伤害,那我们就无法开始自己的人生。

有的人将原生家庭比作黑洞,一旦陷入了黑洞就会丧失抗衡的能力。
但可怕的不是黑洞本身,而是来源于我们对黑洞的恐惧,原生家庭也是如此。
“
从前的经历是我们没办法改变的,但未来掌握在我们手里,我们现在的举动决定着我们的未来,我们可以尝试着去改变、去打破束缚,活出最真实的自我。
”
【原生家庭咨询】
走出家庭阴影
改善和父母的关系
认识更全面的自己
化解内心的冲突,塑造自我
打破原生家庭的枷锁,活出自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