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人格成长
当你人格成长
你周围的人不可能都认为你变得更好了
不可能都更爱你
由于你身在一个
九成以上的人固着在口、肛欲期的大环境中
不少人对你所谓的好的评价
不过是由于你过去好说话、易退让
会委屈和牺牲自己的感受
围绕他人的意志
界限模糊
容易为他人负不该负的责任
曾是一个讨好者、顺从者或照顾者的角色
曾是一个中国式好人
一个对于他人而言好控制的人
所以,当你在人格成长的过程中
环境很有可能给你不少阻力
当你更倾向于先照顾好自己的内在小孩
难免会有人
站在荼毒人心理健康的儒家文化和犬儒主义的立场
认为你的自爱是自私
评判你能够活出的攻击性是不成熟的表现
会对你挑剔、指责或疏离
让你感到自己新发展出来的更健康的人格表现
在旧环境里是行不通的
或许这些都会使你自我怀疑
你周围会有人
因为自身的内在痛苦和心理需要
用投射性认同的方式
无意识试图把你拉回过去的那个你
能够被他们所绑架和控制的那个你
认同了
你就掉回旧的模式中去了
记住你不是圣母和上帝
不是应该要去照顾和拯救他们
你不是心理咨询师
连心理咨询师在日常生活中
都不会在和朋友的关系中承担咨询师的角色
那是圣父圣母或受虐狂才干的事
在现实生活中
人格成长从来不是一件如童话般花开云散的事
而更有可能是如武侠小说般
有对立、有撕x、有翻船、有相忘于江湖的事
如果一直考虑他人的眼光
你将寸步难移
皮肤细胞每28天更新一次
骨骼细胞每7年完全更新一次
四季轮替,万物更新
连看似亘古不变的山川河流
都在以自己的速度变化着
变化与更新才是世间常态
所以,没有成长不伴随着分离
恐惧分离的成长,那是还不能够成长
发展出更多一层的防御机制而已
在巨婴国
一个一辈子人际关系没什么变化的人
可能是个一辈子人格没有二次发育的人
而你内心是否感觉更自由、更幸福
你是否身心和谐
只和你自己有关
与其他人无关
当你的配得感升高后
你不会再对那些不够好的对待妥协与凑合
不会再忍受
那些爱的心理能力与你的配得感相距太远的人
不会继续道德自恋
打着宽容的幌子,压抑内在小孩的感受去妥协
而潜意识中的筛选
也将为你吸引来更有爱的能力的人
离你最近的几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
将影响你的心理健康水平
你的内在成长
既可能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
也可能在一些更远的关系中
出于因自保和不耗能倾向
对关系和环境重新选择和调整
所以,当你内在成长了
和你有关联的人
要么能够调整自己对你的认识
接纳这个心理更健康更真实的你
并且能和你继续相互滋养
要么,就难免有一些人际关系上的新陈代谢
而这都是正常的
分离不代表糟糕
这不是你的问题
更不是你的失败
不管他人如何试图将负面的自我形象栽赃给你
你都要在内心深深地认可自己
多去寻找更好的镜子
比如心理咨询师
或更多能爱你真实本性的朋友
去帮助你认可自己
在巨婴国
社会适应性常常以牺牲自我同一性为代价
而自我同一性和幸福感和身心健康高度相关
那些能跳出原生家庭魔咒
活得更自由和幸福的人们
常常有着混不吝的勇气
~写于2017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