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白的音乐笔记(二十二)——肖邦夜曲19首
肖邦的夜曲,以前只闻其名,未聆其声。这两天终于全部听完19首,演奏者是肖邦的同乡——鲁宾斯坦。
op9
第一首 降b小调
声响,便入夜。月的清辉流了出来,像蜂浆一样。汹涌地流着。有河水,漫过月色。有情侣诉说衷肠。未必在小船上。河水与月色汇流,渗到屋里。窗前的抽屉里,打开都是溢出来的月色。趟着房间里的河水推门而出,草地上都是搁浅的小船,有一点悲凉的壮观。抬头,月亮越来越近。
第二首 降E大调
太有名的曲调,奇华的香肠是天下无敌。比前一首温婉,只有夜色下的美好,好得抽烟,叹气,两个人无言相对,享受沉默。顺着琴声滑过去,身体变成一片蝉翼。又顺着云朵往上去,又在河里不湿身地游着,感觉体内的血成了河水,清澈的愁。有一些向往多么美好,却还没实现。回到人间吧,有肖邦的夜曲,又有什么关系呢。
第三首 B大调
调皮的夜的精灵,跟动物们开着玩笑,不会伤害任何生灵。但又有一点阴谋正在筹划,别担心,只是又一场恶作剧。精灵很孤单,只能打发无聊的夜晚。他想念他的朋友——白天。可每次相见就是告别。想到这,又安慰又惆怅,他又去捉弄过路的野猫了,一路追赶,直到厌倦。他躺在草地上,梦见白天来了,而自己却并未消失。他与白天拥抱,高兴得快哭了,可白天越来越远。最终,他醒了,依旧是夜。
op15
第四首 F大调
抽着大麻靠在床头,所有浮想联翩都在与现实交错,化作了叫“梦”的玩意儿。突然凶猛如兽,撕咬着夜色无常。又被安抚,继而真的睡去。
第五首 升F大调
轻佻又稳重的夜,夜曲实在是太“夜”了。如羽毛,如榔头。一地的液态水晶。
第六首 g小调
那几次三番的苦闷堵在心头,越来越闷,该怎么解决呢?溜达在夜晚的小路上,无从解决。
op27
第七首 升c小调
这一次的夜很重,沉沉的如锚。慢慢敞开的大门,可是为何还听到敲门声?门渐渐关上。
第八首 降D大调
在晚上听肖邦的夜曲,就像在梦里意识到,自己在做梦,想着,我若跳下去,该醒来了吧,坠啊,坠啊,可还在梦里。
op32
第九首 B大调
一盏盏点亮的烛火,对影成三人,可醉不成欢惨将别,烛火熄灭,终将离开。
第十首 降A大调
两个人在舞会上来回的试探,终于开始跳舞,旋转的华丽大厅,沉醉的忧郁,坎迪听得啜泣。一曲结束,两人就此分别。
op37
第十一首 g小调
远眺着夜色下的海潮,来来回回,哗啦哗啦地鸣着。
第十二首 G大调
有点树林里傍晚的感觉,刺眼而将死的光让人晕眩。月亮早就在那儿了,像约会早来的恋人。入夜了。走出树林的人,看不见来时的路。
op48
第十三首 c小调
挂坠落地的声音,试图挽回可无法避开的阴影,扯断的珍珠项链。突然冲进来的蛮牛,鼻子喷气,东突西撞后跑到庭院里。落雷,有几棵被劈开的树。树慢慢着着火,静静烧着。
第十四首 升f小调
比酒还浓的,是肖邦的夜曲。听完微醺,刚刚好。
op55
第十五首 f小调
怪物般的呕心之调,突然回春,又入深秋。肖邦夜曲变化之多确在半音运用之丰富,但这种情感表现力非得是天才才能做到。每一次重复动机,都有不同的展开。妙啊,雪花绽放,冰晶消融。
第十六首 降E大调
邮轮上的日落,全都是与我无关的回忆,像吃冰淇淋一样,一勺一勺挖着吃下去。
op62
第十七首 B大调
幽深的河水系着一条银丝带,有寞寞而神秘的鱼。游来游去,游走了。
第十八首 e小调
月亮碎成粉末状,刷刷地往下落,像一场月黄色的雨。雨停了,满月下成了弦月。
op72
第十九首 e小调
死在月下,死在夜中,死在肖邦的琴声里,死得无声无息,却又惊天动地。
虽然夜曲这种形式并非肖邦首创,也绝不是只表现夜晚。但听完19首肖邦的夜曲,我真的是一点没听出“白天”。在晚上,尤其是深夜听这19首夜曲,可以体会到真正的,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