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记
查看话题 >解密真正的“叙利亚风”——“叙”写传奇: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

叙利亚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十字路口,它所在的地区有着人类最古老文明之一,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冲刷出丰饶的“美索不达米亚”。最早的城邦在此建立,最早的文字在此刻下,天文星象、数学、律法、艺术、建筑……文明之光在两河流域之上激荡,影响和启发了无数世代的人类不断向前。

而如今的叙利亚却经历着多年战乱,其中无数人在战争中死亡、流离失所、苦苦挣扎。不仅叙利亚,阿富汗、伊拉克……千年古文明也在战争中被摧毁:随着人们的命运在炮火中陷落,帕尔米拉的神庙轰然倒塌,大量文物被贩卖和毁坏,古城、清真寺、叙利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六大遗址,无一幸免。


与此同时这几年的装修设计行业却悄然盛行着一种“叙利亚风”:颓垣败瓦的废墟感,破败裸露的结构,就像毛坯房工业风的破罐破摔版。这种建立在别人悲剧的命运之上的所谓“风格”实在不敢苟同,还不说其实这里面对叙利亚有个天大的误会:古代叙利亚人的精致超乎你的想象。

这次南山博物馆的展览《“叙”写传奇: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是叙利亚文物首次来中国进行的大型展览,它们穿越千年时光,穿越战场火线,历经曲折才来到大家的面前,只为让世人来认识真正的叙利亚。
- 𐎁 岁月如歌 -
那首朗朗上口的《爱在西元前》里描述了一个发生在博物馆里的爱情故事(杰伦教你如何看展览谈恋爱),而恰巧里面描述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就有许多跟这次展出的文物契合的部分,可以说是自带BGM的一次展览了。我们在这每一句“暗藏玄机”的歌词里,解读尘封千年的传奇故事:
“ 祭司 神殿 征战 弓箭 是谁的从前 ”"># “ 祭司 神殿 征战 弓箭 是谁的从前 ”
对于叙利亚来说,征战仍在,神殿湮灭,但是通过文物我们仍然能看到,两河流域文明中祭司所拥有的崇高地位,在某些时期祭司的身份就是王的象征,可以说掌握了和神灵沟通的渠道就掌握了统治权,到了后期甚至有国王自封为“神的代言人”来宣示自己不可取代的“天职”。
下面这些出土于马里古城的身着传统苏美尔人服饰的祭拜者们,代表着当时社会的统治阶层和富裕阶层,对神灵的无限虔诚。

在动荡不安充满征战和权力更替的时代,对于祭司来说,占卜是无比重要的工作。问卜的内容大至军国大事决策和统治者血统,小至生活起居,疾病和贸易等。通常的占卜形式有我们比较熟悉的“梦卜”和“星卜”,粗略说就是托梦和占星。
下面这件镶嵌画在马里古城的沙玛什(太阳神)神庙中被发现,我们可以看到右边4个人都面向左边的推测是祭司的女性作询问状,可能是记录了当时向祭司问卜的情形。

还有一种古老又奇特的“肝脏占卜”,两河流域的人们认为“血”是生命机能的输送者,进而认为藏血的器官——“肝脏”蕴含了天地玄机。祭司通过研究祭祀动物(牲羊居多,但也有活人)的肝脏,并从其形状、颜色、特质、纹理走向、水分含量、清晰度、弯曲程度,用定位和标号来辨别差异以得出不同的含义。
左边的这个就是肝脏的“模版”,通过比对这个模版的每个位置对应的含义,就可以得出占卜的结论。两河流域人们认为肝脏右叶变大或异常时,预示着兴旺和成功;肝脏左叶变大或异常则是衰弱、失败、患病的先兆。

肝卜还被用来治病,医师(祭司)要求病人对羊的鼻孔吐气后,将羊剖开“读取”肝脏的信息来预测病情的发展。虽然听起来有点“离谱”,但也由此推动了医学的发展,比如解剖学,对器官的深入理解和实践等等。

而在另一个展品:阿塔尔加提斯的石雕中,可以看到手持灵蛇权杖的形象,这一标志性符号在希腊神话中变成了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象征,而灵蛇缠绕的“阿斯克勒庇俄斯之杖”成了很多医学和医疗机构的标志:像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卫生部,一些医院都是使用这个形象作为会徽。如果出国游玩不幸感到不适,就去找到画有灵蛇权杖或者灵蛇高脚杯的地方,都能得到医疗帮助。

“经过苏美女神身边"># “经过苏美女神身边
我以女神之名许愿
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
苏美尔文明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核心和基础,在崇拜多神的苏美尔,最浓墨重彩的便是这位:伊南娜(Inanna)/伊什塔尔(Ishtar)女神- 她是天神的女儿,是掌管动物、爱情、生育和战争的女神。

苏美尔文明中伊什塔尔女神拥有至高无上的威权,是爱与美、丰饶和生产的象征。她对后来的希腊神话乃至整个希腊文明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是后世延伸出来的各种女神的母版。展览中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伊什塔尔女神化身成不同的样子,有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女神甚至被做成了面包进贡给王室贵族,作为献给神灵的吉祥图案。近东地区都有裸体女神崇拜的信仰,在出土的大量女神形象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渴望通过女神的神秘“力量”来驯服自然界的动物,繁衍壮大。

“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 “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
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
那已风化千年的誓言一切又重演 ”
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或骨棒、木棒当笔,在潮湿的黏土制作的泥板上写字,然后把泥板晾干或者用火烤干来保存。字形自然形成楔形,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楔形文字是苏美尔文明的独创和最具代表性的符号。

被称为“叙利亚考古遗迹中的明珠”的乌伽里特遗址(Ugarit,位于今叙利亚西北部拉塔基亚省的Ras Shamra地区)中出土了许多楔形字母文字泥板。乌伽里特借用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书写方式,创建了很可能世界上最古老的字母——乌伽里特字母。对于腓尼基字母、以及古波斯字母,甚至阿拉伯字母都有影响,被认为是“字母之源头”。
展览中我们看到的这件乌伽里特的泥板文书,里面记载了人们对乌伽里特主要神灵,如雨与雷之神和大地之神,以祈求免受毒蛇和疾病的侵害。

除了书写的楔形文字泥板,我们还能在下面的泥板上看到有印章的痕迹。以前的人们精通商贸,讲究信誉和承诺,而印章就是个人或国家信用的象征。
因此许多出土的泥板中,从国与国之间的通信,到买卖计数的单据,都能看到“印章”的身影。这个传统从几千年前延伸到了当今社会,现在在签订合同时必须要加盖印章,仍然是国际主流的“信用机制”。

这些出土的印章中有滚印有戳印,承载的内容各不相同。但作为当时最重要的个人信用凭证,它们都被打上了圆孔方便穿绳挂在身上随身携带,是当时人们最重要的贴身之物。

- 𐎂 看见未知 -
在被称为“眼庙(Eye Temple)”的布拉克丘(Tell Brak)遗址出土了数千件大小不一的人偶雕件。这些颇为“卡通”的雕件代表着不同的涵义,有单眼,有两个并排的眼睛,有四个并排的眼睛(可能象征一个家庭或家族),有一个大眼睛像肚子里还有一个小眼睛(可能象征着怀孕),有夫妻一起的(男的头上戴帽子或角,女的不戴),高矮胖瘦各异……

这些大眼睛雕件虽然用途不明,有人说是眼睛巫术的“法器”或者护身符,甚至有人认为这一切是不是外星人来过的证明(毕竟长得确实挺像的),虽然还没有官方确凿的说法,但至少显示出了一个重要的线索:眼睛崇拜。

眼睛崇拜存在于从史前时期直到新亚述时期的整个古代西亚地区的文化中,无独有偶,世界各地比如我国著名的三星堆遗址,也出现了大量眼睛崇拜的形象。对远古人类而言,眼睛是通往心灵的窗口,也是与神明沟通的手段,更是对未知的渴望。

不仅眼庙里的雕像,我们在其他的不同时期的展品中同样能发现一个共同点:眼睛超!级!大!不仅眼睛大,还画有比埃及艳后还早很多的同款眼线,展览甚至还展示了画眼线的工具。可以说,眼睛对两河流域先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精神图腾。


- 𐎃 精致生活 -
两河流域通达四方,因此苏美尔人非常精通商贸和对外交流,苏美尔人通过陆路和海路,将当地生产的粮食和鱼肉与别的地区交换稀缺的木材、珍贵石料和金属矿产,同时也输出了苏美尔人的文化和信仰。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富裕的贵族阶级和现在一样,所使用的都是顶级的“进口奢侈品”。


青金石、绿松石、红玉髓、贝壳、水晶……这些在当地并无出产的珍贵原料,通过美索不达米亚广阔发达的贸易网络汇聚,制成种类繁多的珠宝配饰。
从上面的精致项链我们可以看出古代的工匠已经熟练掌握加工宝石的精湛技艺,而从下面这个帕尔米拉古城的墓葬雕像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男女老少都大量佩戴各种首饰,手镯戒指项链耳饰头饰应有尽有,样式丰富。

展览里的珠宝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实际上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珠宝是非常重要的装饰品和护身符,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在乌尔王陵出土的普阿比女王(Pu-abi nin)甚至穿了一整套的金银珠宝在身上,这些大量且惊人的首饰包裹着她,从她生前到死后,成为普阿比女王的精神象征和灵魂依托。

除了华丽精美的珠宝首饰,还有落在剧院的香水瓶、从中国“进口”的丝绸、瓷器……通过繁荣的商贸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交流,古代叙利亚人的生活有多精致,和我们现在并无不同。几千年来各个政权在两河流域间轮番登场,留下的却是人类最珍贵的艺术和文明。



2015年,ISIS残忍杀害了82岁的被誉为“帕尔米拉先生”的考古学泰斗哈立德•阿萨德(Khaled al-Asaad),只因这名德高望重的学者被俘虏后拒绝将珍贵文物的藏匿点告诉ISIS。正是有许多像哈立德•阿萨德这样的考古工作者的生命接力,这些美丽的文物才能得以留存,展示在我们的眼前。

或许我们无法定义文明,但经历了残暴的杀戮和毁灭,那些历史长河里人性光辉依然闪耀的时刻,那些跨越时空始终隽永的艺术之美,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文明与和平的珍贵。
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有泥土伴随, 那是永恒的相会; 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有时光伴随, 那是永恒的离别。
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 《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 𐎄展览信息 -

“叙”写传奇: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
展览时间:2021.08.04-2021.11.07
展览地点:南山博物馆二层二号专题展厅
定点讲解时间:每个开馆日下午15:20
温馨提示:在南山博物馆官网的全景导览中仍能欣赏到“耀世遗珍”阿富汗国家博物馆藏珍宝展
特别鸣谢:南山博物馆志愿者刘老师的精彩讲解与指导
注:文中资料与部分图文(无水印)源自网络及官网
欢迎关注视集,并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至后台联系授权
Art Light up your Life.
艺术/设计/展览/文创/旅行/访谈/电影/音乐
微博/豆瓣/MONO搜索:视集ADS
-
_HNHnhNhn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5-23 00:37:52
-
高小碗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4-11 13:44:07
-
大宝天天见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17 18:22:36
-
尤婧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19 23:35:37
-
青金石幻想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2-30 16:43:43
-
我是DQ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31 18:06:54
-
松绻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24 22:30:40
-
木心炎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02 12:21:56
-
ningxindian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4 23:50:54
-
carly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05 22:40:40
-
唐宋ed微夏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18 13:44:10
-
豆友201673489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22 08:45:01
-
红泥小火炉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23 16:13:14
-
yylam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11 22:00:19
-
酩酊大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11 12:53:39
-
视集ADS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10 14: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