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两个咨询失败的案例
做心理咨询以来,每次和对方聊到最后,听他们说一声“恍然大悟”“真的很感谢你”“认识到很多之前没有意识到的问题”等等类似的话,真的很欣慰,很高兴。
一般来讲,在咨询开始前,我就能分辩出对方是不是真的有困惑,对于真心来寻求解决方法的,我会说先聊天,聊完觉得有用再付钱即可,也是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因为有“信”在先,能更好的让对方打开心扉,让我的思维深入到他们的深层逻辑中,把已经形成的难以分辩的错误的思维惯性拉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可以这样理解,把思维当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如果没有瘀滞,就像血液一样是畅通的,一些坏情绪产生了也会像毒素一样被带走,排出体外,但如果钻进了牛角尖,长期出不来,思维就会不通,时间一久,成了心结,坏情绪无法自己化解,最后积劳成疾。
比较无奈的是,有的人来,先说了自己的情况,然后说觉得活着没有意义问我怎么办,其实在我看来都是很简单的问题,思维一变就能好起来,但是一听收费,对方就说算了,觉得没有必要。。。好吧。。。呵呵。。。
但是要分享的其实是咨询中的两个失败的案例。
第一个案例,对方是一个事业很成功的人,原生家庭条件不太好,但自己的事业一路走来相当顺利,在行业里做得很不错,物质和名气都有了,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巨大的愧疚感,因为自己太顺利了,小时的玩伴还在家乡吃苦受穷,某种意义上觉得自己获得的和付出不成正比。这种愧疚感让他时常产生一种“把自己拥有的一切都舍弃掉”的念头。其他具体细节不赘述,单分析失败的原因。我发现,在他阐述自己的痛苦时,带着一种使命感和自豪感,虽说他在不断的找解脱的方法,但实事上,他更愿意沉浸在这种痛苦里,和我聊天的一个深层次的需要其实是渴望我对他这种痛苦的认可和支持。在我发现这个问题后,他便以“要开会”为由中断了咨询,随后大方的付了咨询费,对我后来的留言也没有再回应了。
以上的案例对于普通人的一个启示是,很多人以为自己的不幸和焦虑来源于物质。可事实上是,你每达到一个新的目标,实现一个新的愿望,同时也会产生新的痛苦,远远没有你以为的那样幸福快乐。
第二个案例,一个刚毕业三年的男孩,非常聪明有能力,加上机缘巧合,在他读大学到毕业的7年里,把别人可能要花上几十年的经历走了一轮。轻松挣来的上百万,种种原因“千金散尽”,特殊的经历和巨大的落差在心里无法排解,在他找到我时就很明白的和我说自己很孤独想找人聊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几乎插不进话。第一天我和他说你的问题我看很明白了,但是今天太晚了,我们明天分析。但第二天,我依然插不上话。我让他跟上我的思路,并试着给他开一些脑洞,依然收效甚微。我有些遗憾跟他说你还那么年轻,又那么聪明。他说没人能帮得了他。我也坦然了,他真的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他只对我张开了嘴,并没有对我打开心。他需要的只是有人倾听,他并没有期待和信任我可以帮他。
最后,希望所有人都能在自己的余生中过得更加轻松一些,人生依然很苦,不论是物质还是感情都不会让人获得永恒的幸福,那些被误解的“简单的人生”恰恰是最“奢侈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