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记
查看话题 >期盼之乐:等待马丁·马吉拉
马丁·马吉拉已经吿别时尚界十几年了,他也许真如某些人所说彻底颠覆了这圈子的小宇宙,但我却清楚地记得自己对于他80、90年代作品的强烈好奇。 期待着让我们好奇的事物是种很有意思的感觉。它的酝酿有时很漫长,几乎肯定远离现实,但本身有其生命。这就是发生在我身上的经验,那是第一次去纽约。

当得知马丁·马吉拉Martin Margiela作为视觉艺术家的作品,将于今年秋天举办展览时,我尝试更深入了解。这位脑洞无限的服装设计师已经吿别时尚界十几年了,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我不知道他真是否(如某些人所说)彻底颠覆了这圈子的小宇宙,然而我却清清楚楚地记得自己对于他80、90年代作品的强烈好奇,那些创作远远超出了时装设计。

设计师在关于”观看与注视”的作品中,毫不犹豫地玩弄着悬缺或神隐(走秀时蒙面的模特儿,衣服上出名的空白标签,他对于玩媒体游戏的抗拒……)再加上他几乎总能自成系统地、机智精巧地运用转化和挪用,我们自然而然会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索他在视觉艺术领域的创作。就这次展览而言,一如继往,马吉拉只让人们聚焦他的作品,而非他本人。所以,在等待揭幕同时,几乎没有任何相关讯息透露,只有些许视觉效果仅供展览线索,而展出作品将在开幕前保秘。
因此,我们将不得不等待。
▼

期待着让我们好奇(或渴望)的事物是种很有意思的感觉。很难不殷殷盼望着那些在预料中将发生的乐事。再说,期待,本身就是乐趣。一种让想像力驰骋以创造出无限可能的乐趣。瞧瞧这个例子:假期。出行前的雀跃总在于期待。
有了旅游指南或地图,我们便已经能想象自己身处某个携来攘往的街区,位在一方仍全然未知的城市之中;在某个山村,它是一段长长的徒步旅行的起点;或某座小岛上,我们读到在此的浪花于冲浪堪比完美。我们开始想象那个地方,我们将在那儿做些什么、我们可能会相遇的对象、我们绝对要尝上一口的特色菜肴。指南上几段只言片语,网上搜出的一些照片、市街图上的路名、或地图上所表示的地点,浇灌滋养了我们的想象力,创造了一个假想的未来(因为所有这些都仍不过是些片段,来自一个尚属未知的现实)同时令当下兴高采烈。
这种憧憬未来的幸福是旅行体验的一部分。如果现实与我们想象中的大相径庭,那又如何?没关系,因为这问题从来不在于猜不猜得准,而某程度上,只在于造梦。

这个期待的酝酿有时很漫长,足以令脑海中的画面发展得细微入里,几乎肯定远离现实,但它本身有其生命,就像编造出一个替代现实。这就是发生在我身上的经验,在第一次去纽约之前。这个20世纪下半的艺术首都,在通俗文化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其城市意象的累积,横亘我青少年时期以及后来的年岁中,层层叠叠形成了一座梦想之城。
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的20年代纽约街头,与伍迪·艾伦Woody Allen在70年代后期的电影《曼哈顿Manhattan》的街道融为一体,配乐则是“蓝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作为主题曲。一股意识流之风将我从作家约翰·多斯·帕索斯John Dos Passos所描述的20世纪早期城市,带到70年代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电影《穷街陋巷Mean streets》镜头下的小意大利,然后跟随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在80年代的小说《玻璃之城Cité de verre》中主角奎因Quinn的长长漫游,我快步走过“马戏团Le Cirque”餐厅(1986年至1992年的那家),因为害怕在那里遇到布雷特·伊斯顿·埃利斯Bret Easton Ellis笔下《美国精神病American psycho》中那个骇人的角色。我穿过中央公园(总出现在浪漫喜剧中的那个,不管哪部),最终回到哈莱姆区,在50年代的阿波罗剧院Apollo theater听场塞隆尼斯·蒙克Thelonious Monk的演奏会。
时代、背景、画面、真人真事和捏造杜撰……在洛克菲勒中心的溜冰场,肮脏的下东区以及充满活力的格林威治村,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拜访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工作室,才谈到实验性的滴流技法,电影《当哈利遇到莎莉》里头发生在卡茨熟食店Katz's Delicatessen的搞笑一幕,鲍厄里Bowery街上放着野兽男孩Beastie Boys嘻哈乐正热火朝天的铁马球比赛…所有的一切全都扎堆成团,经过挤压和浓缩,最终形成了一座虚构的城市。
所有这些画面(还有其他更多)都是对这次旅程期待的结果,它们盘旋在我脑海中,直到当我踏入这座城市。那一瞬间,我知道这座城市已经变了,她失去了很多传奇光环。但我也知道她是所有这一切的产物。出发前的丰富时光与旅行本身同样值得,因为它是现实的一部分,更在于感官的经历。体验和期待当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乐趣,但它们相辅相成。

马丁·马吉拉的展览也唤起了类似的心境。在他无声而响亮地离去的十年间,他始终保持沉默。2018年在巴黎加列拉宫Galliera举行的回顾展,以及2019年一部追溯他职业生涯的纪录片(天衣无戒:马丁·马吉拉Martin Margiela: In His Own Words)使我时不时想起他。
每次我告诉自己,他不可能停下来,而且他肯定会继续用别种方式表达他的创造力,我想知道他的探索。今年秋天,这个机会总算给了我。
▼
展览将在老佛爷基金会艺术中心LafayetteAnticipations(顺道一提基金会名字的有趣巧合,Anticipations意指期待)举行,其基金会源于巴黎百货公司集团,支持当代艺术创作。
座落巴黎玛黑区,该中心于2018年落成,位在一座1891年的历史建筑之中,由雷姆·库哈斯RemKoolhaas与其建筑事务所OMA所翻修。这是本位荷兰建筑师在巴黎的第一件作品,他在2010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因其成就颁获金狮奖(由日本建筑师妹岛和世KazuyoSejima授与⣿也读读莎玛丽丹百货--SANNA重新带回的一片巴黎梦⣿),并在2000年获得了普利兹克奖。
选择这位建筑师在位于巴黎历史遗产区域中,为一栋受保护建筑工作,这令人惊讶。雷姆·库哈斯热衷于激进的现代性,他的建物很少能被视而不”见”:北京的中央电视台总部(俗称大裤衩),波尔图音乐厅CasadaMúsica,台北的表演艺术中心。迄今为止,这种风格一直难以融入巴黎建筑:他为法国国家图书馆(1988)或巴黎大堂lesHalles(2004)⣿也读读散策的艺术壹-一座城市之美⣿ 的设计项目被认为过于大胆,纷遭否决。对于老佛爷基金会艺术中心的展览空间,库哈斯表示,他成功地“抗拒了夺人眼球的冲动”。
外部,建筑已经被完美地修复(石头、铸铁柱以及玻璃屋顶)。内部,空间粗犷而整洁。建筑师设计了一座20米高的玻璃钢铁塔,恰如其分地镶嵌在建筑的中庭。这座塔除了为这个相对较小的地方提供更多空间外,还藉由四个移动平台提供了49种不同的布局,使空间灵活而且可重新配置。基金会还负责作品制造,因此在地下室有一个400平方米的车间。


尽管起用建筑明星几已成了一个美术馆的业内标准(弗兰克盖里FrankGehry之于路易威登基金会,安藤忠雄之于商业交易所),但在开幕式时,老佛爷基金会执行长所强调的支持与促进艺术品制作的愿景,仍在巴黎众多的其他基金会中显得独树一帜。
他把这个新地方比作一个“工具箱”,而不是“收藏家金主的首饰盒”。基金会的宗旨是向公众展示艺术家的工作过程,以及他们的成果。

马吉拉将如何使用这台“策展机器”?即将展示的部分作品将在现场制作。艺术家可任意部署整个展览空间(我们已知它灵便机动)为了自己的场面调度。这种手法是一项越来越流传开的艺术实践,安妮·伊姆霍夫AnneImhof今年在东京宫PalaisdeTokyo做得相当精彩⣿也读读东京宫的骷髅与地下迷宫⣿。让我们来看看一个完全不同的艺术家和场所会产生什么结果。无独有偶的是,马丁·马吉拉在展现作品的舞台方面已经显示出过人的天赋。
他喜欢称自己的走秀为表演行为。例如,1989年10月的那次是在巴黎20区的废弃儿童游戏场(后来变成小混混与游民徘徊的都市暗角)里举行。当时,中产阶级化并未影响到巴黎东北部,贝尔维尔Belleville还没有当代艺术画廊涉足⣿也读读巴黎小众艺术地图⣿,这个特别贫穷的地区声名狼藉。
夜幕降临,天气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走秀在巨大的白色布幕底下进行,背景则是朋克音乐和冷酷粗暴的白色灯光。然而,活动也不乏热度,偷窜进来的街坊小孩们很高兴在盛会中凑到热闹,最后全禁不住与模特们打成一片。在来宾中,有人大赞这种远离传统的非典型走秀,有人则深恶痛绝,但没有人无动于衷。最重要的是,他们都对展出作品目不转睛。
马丁·马吉拉知道如何抓住注意力,并将其集中在他的设计上。且独独对于自己的作品,他低调安静,甚至仿佛不存在:设计师没有在走秀结束时出来迎接观众,也没有与记者交涉对谈,依然故我。这种有意识的匿名性对于保护自己来说是必要的,他说。因此,媒体在没有选择之下,只能评论他的时空和他的衣服,并且要付出积极的努力去从它们自身去理解。


与爱马仕Hermès合作,由马吉拉出任女装成衣系列的艺术总监,这个宣布起初似乎不太协调。很难想象这两个世界并置,一个是纯化的、革新的、乐于挑衅的比利时设计师,另个则是历史悠久的奢侈品牌,更加保守以及色彩繁复(例如那些丝巾的图案)。然而这无损他们的共同热情--其对时尚和奢侈品来说至关重要--完美剪裁、精雕细琢和匠人工艺。在这六年的冒险期间(1997-2003),无论从美学还是商业角度来看,它都是一个完美的成功。
▼
马丁·马吉拉的作品,不管是透过他的服装创作,通过它们的展出呈现,还是通过为他的品牌创造的宇宙,都揭示了一位观念艺术家。一位对造型与媒材充满热情的艺术家,对他来说,每个季度的系列都是一个可供发展的想法。在时尚圈发展并不是迫于无奈的选择,而是他从小就对时尚设计充满热情。他的愿望--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发挥自己独特的视野和创造力--这在我看来是很自然的,不言而喻。
他是否能够在视觉艺术上留下专属的天才印记,就像他在时尚界所做的那样?我们还得再等一会儿,10月20日,我们会有答案。


© 本文版权归 PT express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