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打不死我,我总能找到机会打死你
刚刚打完一个游戏。
自得里掺和着一点点心有余悸,拍拍手,指着屏幕里大Boss的尸体说:
“只要你打不死我,我总能找到机会打死你!”
嘛,肯定有爱玩游戏的同学已经想到了。一定不是用华丽的必杀技,跟大Boss硬刚过去的。十有八九是用很猥琐的战术,跑来跑去地不让大Boss打到,或者缩在墙角加防;然后趁大Boss不注意,在背后踹人家一脚。技多血厚,雄壮威武的大Boss,就是这样憋屈地被慢慢耗死了。
虽然没有什么英雄气概,也没有无双割草的快意,这种打法适合很多游戏。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就想到了,学习小组近期比较关注的风险管理。
持有的仓位,能不能获利,交易者不能预知,取决于市场的走势;交易者能够控制的,只有仓位的风险。
在仓位方向不利的时候,管理住了风险;在仓位方向有利的时候,获取收益。
管理住了风险,长期看来,获利能够预期;不过,交易者不能刻意地进行一笔获利的交易。
一场战役,首先要使我方立于不败之地;交易者的主要工作,是管理交易中的风险。
游戏的新手,都习惯于进攻,更是尝试模仿高手们华丽无双的必杀技。交易的新手,通常也有一个误解,认为获利建立在高深的预测或者操控之上。大众媒体也乐得造神,配合基金炒作,时不时地推出当季新款明星基金经理,展示他们超高的业绩表现。
如果有专门的盘口,押注现时明星基金经理明年的表现,可能比炒股本身来钱更快。明星基金经理隔年销声匿迹,是大概率事件;走完一波牛熊循环,更是接近于100%的销声匿迹。好运气过去了,他们已经没有了值得媒体继续炒作的闪亮业绩;上了高杠杆的基金经理,更可能已经在地狱里了。
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通常也会有惊世之作。不过,不会放在心上,因为他们了解,这是并非系统表现的常态。基金的主要业绩,建立在可控风险的持续收益之上。
上面的一段文言文,引自《孙子兵法·形篇》。曹操批注: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不仅仅是赫赫之功,错误也是同理。杰克·施瓦格在《对冲基金怪杰》中,首篇采访科尔姆·奥谢时,写道:
“当我询问科尔姆·奥谢,他曾经犯过什么值得借鉴的错误时,他很费力的想出一个例子——错失了一次赚钱的机会。这并不意味着科尔姆·奥谢不犯错误,他坦承,至少有一半的交易他都做错了。然而,他从来不会让错误大到可以讲一个故事。”
赫赫之功,意味着收益脱离了系统的常态;值得借鉴的错误,意味着风险脱离了交易者的控制。
优秀的交易者,追求的是,风险可控下的,系统常态。
可能有同学会想,我见过高手用华丽的超杀冲阵;也有同学会说,我是练级党,十里坡剑神!
由于游戏现实的局限性,通过了解游戏机制或者背版,不计风险的进攻,是可能的。
真实的世界,是无限的。常态不是游戏中全能的上帝,更像是一张网,网住该网的东西,也会漏掉很多东西——这些漏掉的,就是风险。
如果将常态视为上帝,对常态越有信心,对应的风险也越大。这在交易的世界,是一个公理:
“没有风险管理的前提下,赚得越多,死得越惨。”
这个公理,建立在数不清的市场炮灰和流星对冲基金投资者的累累尸骨之上。
交易的成长之路,能够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风险管理水平的差异。
第二阶段,是正期望程度的差异。
看起来,第一段,像是交易工作的预备期。实际上,在趋势交易策略大行其道,以及全球主流交易市场流动性充裕的当前,仅仅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即能获得远高于其它主流行业的收益。
几百年来,交易行业建立在无数惨痛教训之上的实践,主流交易理论已经从早年关注交易策略的正期望,转为风险管理。当前这个时代的交易者,从一个交易的新手,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交易者,学习的重心,应当放在风险管理之上;而且,只放在风险管理之上,也足矣。
每一个开始交易的人,都希望自己通过交易赚钱。实际上,很多人忽视了一个隐含的期望——持续。用自己的方法,持续不断的赚钱,才是很多市场参与者的真实期望。
风险管理,为正期望进行优势积累,提供了保障。
风险管理和正期望,在实践层面的差异,在于——
风险管理,很大程度上,受控于交易者,而不是市场。
正期望的表现,受控于市场,而不是交易者。
将交易工作的重心,放在自己能够控制的风险管理之上,是更现实的选择。
看高手玩游戏时,新手更喜欢看高手用华丽的超杀攻击,打击感很撩拨情绪;懂游戏的人,则能够看出高手的防御之美。
小时候看别人玩格斗游戏。新手把高手逼到墙角,一通猛打。高手有条不紊地或站防,或蹲防,配合吭吭吭的防守音效,自己觉得比游戏中超杀,更有视觉享受。
新手忙活半天,高手仅掉了一丝丝防守的血。
待对手露出破绽,一个超杀,或者用连续技粘上,重创对手。
这就是,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进攻,本身没有问题,毕竟要打败敌人,必须要进攻。高手和新手的区别在于,高手是在防御优先的前提下,展开进攻。
在金融交易中,只要不被市场打败,总能找到机会打败市场。做好风险管理,等待市场走出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