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所思 /难得写一篇同人文,未完
雨落到夜里,如玉击打竹节,沉沉静静的初秋,薄凉四散。窗台外人声寂寞了,车流也还在,如今世界,总是这样吵闹的。 坐在书案前的人为这雨声吸引了注意,窗帘闭着,不知道外面的具体模样,于是思绪顺着秋雨,想到预备要明天讲课的内容,旧古时代的诗,童年蒙昧时的人。 想到了——那时不是初秋,却是盛夏,这南边的小城里还遗留着一些旧时代的风俗,不知从那时起,似乎也不会终了的样子,这世世代代生活在此地的人,除却雨雪流星的变故而影响生计外,别无其他惧怕,即便世上的皇帝换了几十个姓,衣装服饰变化如何,品行却神奇的保留了下来。永永远远敬畏上天,虽然如今讲科学的教育实行了许多年,旧的人死去了一批,但似乎只是稍加收敛,并未杜绝。 于是大火星南行的季夏,一些过去的活动又以一种热闹的平和的方式上演了。这城中虽有政府主持,但旧日的大家族在民众中的影响力仍是显著,似乎是某家大家长和政府人员有沟通,说到:“别的也就罢了,咱们这地不近海洋,不靠深陵,学不得人家就地取材就有饭吃,还得老老实实种下粮食果蔬,才有个实在的理。不说过去如何祭拜牲尙,四海五山的大神且罢了,南海观世音娘娘总得拜拜,她老大慈大悲,庇护众生,总不是什么歪门邪道吧,那讲科学的外国人还得信个上帝呢……”如此种种,不知还有什么因果,总之,文明新风吹进这古国来十数年,盛天之下又开始了传统的热闹集会。 其实也不一样了,只是个名头罢了,说是集会,和平时一般,稍微隆盛些,满街满人的堆着,卖小吃零食的摊子人声哄杂,如鱼穿水扛着玩意儿的卖货郎到处串,杂耍的,刻石头的,卖草药的,各凭本事。街道上长住的商店酒楼茶馆衣铺,倒是清闲了些,甚至有点礼让的意味,不似平常一般你来我往的使功夫招揽客人了。 闲话扯远了,且住,言而总之,就在这么热热闹闹的节日里,一架由本地最盛名的大家族出资出力,请能工巧匠打造地美轮美奂的一架花车,滚滚驶过长街,车前是数位精壮大汉牵辕,引得车轮缓缓而动,车后是数位小童,穿着纹荷叶的衣袍,随手提着花篮作天女散花。背后那车上独坐着一位稍大些的女童,是请佛道方士就命书长相,从全城适龄儿童里挑选出来的。“十一岁,稍大了些,但是个根骨清净的。”老道士一番评说,大和尚也弥勒佛笑,呆方士人云亦云频频点头,于是就选定了她,东城一户刘姓人家的大女儿,坐上了这花车,来扮观世音。 想到这里时,依然有些好笑,又有些得意,还有些命皆如此的慨然。她刘姝贤,自小孩儿时就是个心里主意大的,只是外表不显山露水,有时放任一点出来,也不过当做小孩儿的性子来看。到后来大些,就不得了,和同龄的人一起处着,总有些不得劲,交流不来。就爱自个儿城里乱串,跟大人混进茶楼听评书故事,去戏园里当不说话的仙童,逢年过节时庙会摆场子,老道士大和尚轮番比赛讲故事,一个比一个兴高,听众们也一个比一个采烈,她不管懂不懂,跟着大笑鼓掌。一开始被她妈揍过,觉得不太像个女孩儿样儿,一点不附她这娴雅姝和的名字,但不管用,于是就摆摆手“罢了罢了,你只记着该正经时候给我装出点样子来。” “妈,装什么样儿是正经的?” 气急一吼,“你不是上戏台扮仙童,就那个样儿!”别小嘴巴巴来气你娘我就行。 “妈,你也看过我扮仙童啊,嘻嘻,太上老君也夸我像模像样呢。” 如今更大一些,被选来扮观音娘娘,也不过比扮仙童多一些费事——得端坐着,一街的人全看着自个儿,不能偷偷哈欠,上场一会儿就下去了。 但有这个经验撑着,有这一张脸挂着,再这一身打扮着,气势微微端出来点模样了。 一街的老人大人,夸道今年的观音娘娘选得好,很有南海紫竹林端坐,不喜不悲的菩萨样儿。一街的小孩儿跟在花车后头追着跑,捡花瓣的又撒开来,闹哄哄一股脑儿叫唤“看,观音娘娘,好漂亮的观音娘娘!” 花车一直由城东走到城西外的观音庙方才停住,她下了车,就被招呼去吃午饭了,和一群善财童子一起走,剩下的,就是大人们的事了。今天领头的是胡家,据说牵线达成的就是胡家老太爷,以他为尊,一群人做着最后的庄重的祭祀典礼。 她吃过午饭也不乐意跟那群小孩玩,也不想去凑热闹看看大人家的活动,一个人从庙旁的竹林里躲清凉走过,到湖边无人的风雨庭里坐着吹凉风。满湖荷叶绿云栽,白玉瓣儿,粉红瓣儿,含苞一点红的各色荷花稳稳当当插入云中,微微随风荡,金箔洒涟漪。 看着看着,无端起了些愁闷,说不清道不明,不甚了了,就像这风起清漪一般。她今天做了件像大人的事,但她还不是个大人,又不算小孩儿了。未来该是什么样子,不明白。到时候又要扮成什么样儿,才算是正经的呢? 发呆想着,没留意天公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荷风送香气的晴天,一下堆上了乌云,轰隆隆大雷炸响,惊了她一跳。醒神时大雨如注落到湖里,风吹雨斜,水汽凉凉触到她脸上,于是起身预备换个位置,方才留意到亭子里多了个小人儿。 大头大眼睛,看着又虎又呆愣,也不说话,也不出声,就朝她眼巴巴直看着。见她发觉,就眨巴眨巴那双亮晶晶的大眼睛,举起手里的大荷叶往这边递,终于了开口,扁扁哑哑的小声音能听出来害羞的,“观音姐姐,给你荷叶,戴到头上就淋不着雨了。” 到底接没接,她有点记不清了,每每想到这里,唯一最深刻的,就是她小孩儿模样,怯生生又意外的一句话,一扇荷叶递过来。 明天要上课,为新学子讲“思”与“怜”,古中国里的情感,旧时代含蓄而隽永的情思,没有选毛诗楚辞,也没有挑乐府唐诗,自然而然的选了首不太闻名的古诗,正经题目也没有的,却切切实实明明白白,像在说天头的雨会落进湖里一样自然的事情。 那湖里遍生清荷,那诗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二零二一年十月四日 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