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打卡——VR新闻
VR新闻
一、定义
虚拟现实技术(简称 VR)最早是美国 VPL 公司创始人、互联网理论家杰伦·拉尼尔在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的概念。VR 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生成一个逼真的三维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自然地对虚拟世界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产生临场感”。其突出特点和优势被概括为“3I”,即沉浸感、交互性和想象力。
它的特点有:
①交互性。参与者可以借助专用的三维交互设备与虚拟环境之间以自然的方式进行互动;
②沉浸性。可将用户置身于虚拟环境中,成为虚拟环境中的一员;
③想象性。在虚拟环境中,用户可以根据所获取的多种信息和自身在系统中的行为进行想象。
虽然 VR 技术备受青睐,但其缺点同样不可小觑,“其所刻意营造的‘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具有强烈的疏离感。同时,VR 技术也没有能够提供沟通两个‘世界’的有效手段”
二、VR技术在新闻业的应用
(一)VR技术助推媒体客观真实的报道
1、新闻由叙述转向客观呈现
虚拟现实技术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对于虚拟世界的模拟,通过计算机画面缝合技术和画面的真实采集等相关的工作,来构建一个真实世界中本就存在的物理存在,让使用者在这种三维环境中体验到真实的代入感和临场感。在以往的媒介报道中,记者只能用文字或者图片来叙述新闻的发生过程,但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其真实场景的物理存在都将新闻的报道转向了客观呈现,更加符合新闻真实性的要求。例如在2018年深圳市山体滑坡的灾难报道中,财新网联合乐视在经过多种现场信息的采集中用VR技术还原了事故发生时的真实存在,还原了难以复现的现场画面,为受众提供了具有新闻真实性的新闻报道。
同时,虚拟现实技术的信息采集方式采用的是环绕式拍摄,360度无死角进行现场信息的搜集,记者或者拍摄人员无法将自己的主观性情感等因素加入进去。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同样保证了新闻的客观性的呈现。
2、受众由旁观者转为参与者
在以往的媒介报道中,由于受众没有办法直接参与到现场中,只能根据记者提供的报道来了解事件发生的情况。而即使是训练有素的专业记者,在新闻报道时也会多多少少的将个人主观情感倾向加入其中,这也同样违背了新闻客观性和真实性原则。但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受众由旁观者转为参与者能够亲临现场观看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做出属于自己的没有记者主观倾向的客观判断。
(二)VR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1、还原真实≠再现真实
受众沉浸在VR新闻中,设身处地的感受新闻现场,在获得信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虚拟环境所带来的身体器官的触动,但是也会给人带来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尽管在上述的深圳灾难报道中所呈现的场景、声音、影像和图片都来自实地录制或者拍摄,但制作者却可以根据个人的主观意识对体验者的观看位置和现场发生的情景有选择、有目的的加工以突出灾难报道的主题。
因此对于虚拟的互动性新闻场景来说,观看者只能固定在拍摄者或者制作者所设定的位置,不能根据个人的意愿随意走动,任意切换某一场景的距离,进行更加深入的观察。从这个角度来看,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原则仍然不能有效保证。
2、第一人称的在场感诱发片面情绪化滋生
VR新闻聚焦时间发生现场的新闻信息,缺少事件相关双方自己背景的交代,即使是VR技术能够让受众亲身体验那些与众不同的场景,但对于规定场景下的信息仍处于不对等的状态。很多时候受众会以直接感官体验代替头脑理性思考,诱发情绪化的舆论,长期处在VR新闻信息环境下,甚至会对人的认知和行为造成情绪化、冲动等不良反应。受众所接触的信息没有专业媒介从业人员的把关,仅凭着受众的主观体验去评判新闻,在一定程度上也违背了新闻的客观性原则。
三、VR新闻建构新兴媒介环境
1.新闻生产方式:制作流程的重塑
作为一种新的新闻形态,VR新闻打破原有的传媒生产方式产业链,从编剧、导演、摄影到后期制作都提出了与传统制作方法截然不同的要求。 随着VR新闻的普及,成立VR工作室、组建VR团队,使用VR拍摄与制作设备则成为必须。在这里,为新闻生产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除了传统新闻工作者所需的采写、编辑、摄录等方面的能力外,还要学习、掌握VR新闻的拍摄、制作流程。
2.新闻呈现方式:从浅层叙事到多维呈现
传统的新闻叙事通常是一种线性表达,呈现语言多是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语言符号。VR新闻不再局限于对新闻的简单陈述,而是营造出上下、左右各360°的情境,让用户置身“新闻现场”,多形式、多维度的呈现新闻内容。VR新闻的呈现方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用户沉浸于一个“仿真”的新闻场景中,也为真实、全面、客观表达新闻提供了更多可能。如灾难型的VR新闻报道中,虚拟现实能够真实重现灾难发生前后的情境,使人身处其中,这不仅比任何其他形式的报道都更具冲击力,而且能为用户营造一个更逼真的新闻现场。 诚如The Media Briefing资深记者Chris Sutcliffe所说:“当VR寻找一个恰当的叙事时,他所带来的体验感和冲击无法被任何媒介替代。”
3.新闻传受关系:间接接受与直接参与
VR新闻叙事方式的改变,随之也带来新闻生产者、接受者和新闻当事人之间关系的改变。VR新闻的用户不再是“局外人”,而是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甚至可能成为新闻事件的“中心”。在传统新闻中,用户获取信息多是间接、被动的。如在传统新闻视频中,用户根据制作者的引导来决定什么时候看、向何处看、看什么。然而,VR新闻打破了第三人称的叙事方式,以用户为第一视角,用户视野范围更广,选择性更多,体验也更好。如在纽约时报VR新闻作品《流离失所》中,用户能够直视新闻故事中的人物,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并跟随他们的脚步探索新闻故事发生的地理环境,或者通过操纵改变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方向,主动获取各种信息。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不仅是在简单地阅读新闻报道,同时也是在对信息进行主动选择。
四、VR新闻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1.制作成本大、盈利模式模糊
从当前新闻机构推出的VR新闻来看,其产品存在生产周期长、制作成本大等现象。如得梅因纪事报的VR新闻《丰收的变化》,其农场采访、录制的时间超过320小时,整个项目共有22人参与,制作总花费接近5万美元。6 与此同时,VR新闻如何盈利,迄今尚未有一个成熟的盈利模式。 从近年来传媒业经营情况来看,传统媒体曾经的广告盈利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行业的发展。从投资角度来说,“一次投入、多次消费”的内容似乎是VR发展的方向。但由于新闻的公共属性,且生命周期短,很容易成为旧闻,VR新闻目前存在投入和产出的失衡。对于大多数传统媒体来说,VR居高不下的制作成本和尚不清晰的盈利模式,无疑让有的传统媒体较难大面积采用VR技术来实现转型突破。
2.真实与客观,用户难以判断
VR的目标是“在场”(Presence)。“在场”是一个行业术语,用来描述一种VR体验,即让大脑认为自己正处于所见到或正在互动的环境或场景中。VR新闻营造了一个超真实的“拟态环境”,但毕竟不是真正的客观现实。 VR新闻再现新闻发生的情境,用户用一种类似游戏探索的形式来获知新闻。在此过程中,用户虽然拥有了更多的主观选择性,但毕竟处在开发者设定的“游戏”中。然而,随着VR技术和AR(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用户易于投入于一个超真实的“拟像”中而不自知,虚拟和现实的界限逐渐模糊,新闻真实与否难以区分,诚如鲍德里亚后现代主义中的“内爆”预言。 从批判的视角来分析,VR新闻是促进公众主动参与热点事件和公共事务讨论的引擎,还是操控公众的认知和舆论的工具?现实中,新闻常常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由于VR技术上的特点,VR新闻的控制或许将变得更加容易。如沉浸在VR新闻中的用户易被高科技营造的片面超真实所遮蔽,轻易相信“眼见为实”的判断,一旦内容生产者主观意图明显,容易让用户形成不客观、不全面的认知。 Oculus公司的创始人帕尔默·拉吉(Palmer Luckey)便说:“除非我们找到可以完美捕获并再现真实战争前线的技术,否则任何相关的模拟呈现都有可能存在严重的偏见。”
3.有价值信息的遗失
新闻是事实的叙述。VR新闻打破了以往的新闻叙事手法,但缺少记者、把关人对信息的“强制”选择、引导,一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有可能被遗失。 在VR新闻中,虽然可以设置一些类似于提示的功能,方便用户更全面、高效地获取信息。但是,当用户沉浸在大场景中,具有比以往更多的主动选择性,用户会因个人的喜好等因素,对某些信息过度聚焦,导致在全方位、大场景的“新闻现场”中消耗了过多的精力,或遗漏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此外,VR新闻是否容易提升用户的时空紧张感,是否会挤压用户现实交流的时空,是否会在新闻伦理等方面造成冲击?这些都是VR新闻需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喻国明,张文豪.VR新闻:对新闻传媒业态的重构[J].新闻与写作,2016(12):47-50.
[2潘晓婷.VR新闻中的真实边界:符号重组与现实建构[J].当代传播,2019(02):40-43.
【历年真题】
【名词解释】
VR新闻(2018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MJC 334)VR新闻(2019西北大学学硕814)VR新闻(2017•上海大学mjc440)VR新闻(2018湖南师范大学学硕831)虚拟现实报道(2017•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专硕334)
【简答题】
VR对新闻传播学的影响(2019•西安交通大学MJC334)
新媒体视听发展特征意义。(2017•北京大学传播学617)
谈谈对VR的理解及其应用(2017•北京师范大学MJC 334)
根据体验参与者形式的不同,指出虚拟现实系统的产品模式。(2018北京印刷学院MJC334)
VR,AR,MR 的特点(2019•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学学硕 745)
【论述题】
2016年被称为中国虚拟现实(VR)元年,VR技术开始向诸多行业领域渗透,加速了其向消费者(C端)迈进的步伐。国内外很多媒体对VR+新闻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请结合新闻真实性与客观性原则,谈谈你对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新闻报道的认识。(2017•辽宁大学新闻学学硕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