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晋:致命太子(一)韬光养晦
晋惠帝司马衷一即位就确定了司马遹皇太子的地位。
这一年司马遹十二岁。
为了让太子健康成长,当时为太子配备了最好的教师班底,王戎为太傅,张华为少傅,何劭为太师,裴楷为少师,杨济为太保,和峤为少保……

但再好的老师也比不过现实教育,短短一年之内先后两任辅政大臣被杀,鲜血把洛阳城洗了两次,让这个十三四的少年很快就意识到了生存的不容易,而那些老师能教他什么东西呢,无非是诗书礼仪那些儒家的大道理,什么要修身养性拉,什么虚怀若谷啦,什么树立高尚品德啦,这些东西听起来好听,太平日子坐下来互侃可能有点作用,但太子更像知道怎么样破解当前的局面,怎样和贾家相处,怎样获得宗室的支持,这些没有人能拿出来主意。
史书上说是司马遹这时候做事荒唐,再也没有了小时候的灵气。他生活豪奢,挥金如土,东宫每月预算五十万钱,他每月实际支出一百万都不够。他竟然在东宫开设了菜市场,向洛阳市民出手蔬菜、鸡鸭等,有时候他还亲自展示自己的本领,随手一拎就知道几斤几两,上称一看,分毫不差。这还不算,他不信孔孟信鬼神,专门结交那些巫术卜卦之人。
手下人各种逆耳忠言要么不听,要么还要打击报复,太子舍人杜锡说得多了,他竟然在杜锡的坐上放置钢针,扎得杜锡满屁股是血。
《晋书》上把这些归因于贾南风的教唆,贾南风就是要毁掉太子的名声,好找机会废除了他。
但是或许有这个因素,但恐怕更多的是太子为了自保的措施。太子知道,自己越贤能就越容易遭到贾南风嫉妒,越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还不如装疯卖傻韬光养晦呢。

从一件事上可以看出司马遹头脑的清醒。
他虽然做事荒唐,但极力讨好南风母亲郭槐,通过这个老太太就是为了向贾南风示好。
郭槐也很喜欢这个孩子,为了巩固太子的地位,她一度打算贾午和韩寿的女儿(贾谧的妹妹,贾谧应该叫韩谧,因为继承自己姥爷贾充的爵位改姓了贾)许配给司马遹,司马遹自然也很高兴,这是保命的婚姻啊,没想到贾午和韩寿竟然不同意,贾南风也不支持。
他们为司马遹挑选了王衍的女儿,王衍就王衍吧,琅琊王家也是大族,司马遹就认了,再说王衍的大女儿长得十分美貌,司马遹也心满意足了。但是贾家诚心要踩皇太子尊严,他们为贾谧选了王衍的长女,为司马遹挑选了王衍的小女王惠风。
这个事让司马遹也真正看清了贾家其他人对自己的真实态度,他们是铁了心要和自己为敌的,他对贾谧的态度也很冷淡,只要他来东宫,司马遹就不理他,自己玩自己的。
随着老太太郭槐的死去,司马遹就越发感到寒气逼人了,虽然老太太临死之前对贾南风一再叮咛:“不要被韩寿贾午他们家里的人摆布了,否则必然招来祸害。”但既然她都能看出来贾谧的动向,这事已经不可挽回了。
那么贾南风是什么态度呢?
贾南风不喜欢太子因为这不是自己的孩子,担心太子登基,自己被清算,所以废太子是早晚的事。但废一个就要立一个,但是自己的老公晋惠帝司马衷就这么一个儿子,没有其他选项,那怎么办?
所以贾南风只好等,一面等一面和傻丈夫司马衷努力耕耘,也算成功吧,贾南风先后生了四胎,但可惜都是女儿。
一直等到公元300年,太子二十三岁了,
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启动备选方案。
早在为晋武帝司马炎守丧期间,贾南风就曾让官员准备过生产用具,理论上守孝期间夫妻之间是不能有夫妻生活的,准备这些东西就很奇怪,贾南风什么也不说,众人也只能暗自猜度,看来傻皇帝还是没忍住啊。这都是备选方案的一部分,现在贾南风推出了一个孩子,说:“这就是我当年生的。”官方一查,恍然大悟,这一切都对上了。
其实这个孩子是他妹妹贾午和韩寿的,名叫韩慰祖,这会抬出来,不过是图穷匕见罢了。
贾午之所以不同意把女儿嫁给司马遹,是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姐姐早就为废除太子做准备了,她怎么能让亲生骨肉嫁给一个要死在自己姐姐手下的太子?
这个时候洛阳城的小孩都开始传唱一首童谣:“南风起兮吹白沙,遥望鲁国郁嵯峨,千岁髑髅生齿牙。”
南风自然是贾南风,白沙是因为太子小名沙门,所谓鲁国则是指其外甥贾谧,因其承袭贾充鲁郡公的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