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物事解疑(一):衣饰之女服
《金瓶梅》对服饰的描述非常详细,但大多是“颜色+款式+面料+衣服种类”,如果读者不了解明代服饰,很难脑补出具体形象来。比如“大红遍地金装花罗袍”,这种描述方式类似“黑色羊毛修身款双排扣正装西服”,字都认得,但到底什么样,无法想象。我翻阅了《大明衣冠》和相关资料后,总算能把图文对应起来。
衣服高档与否,先看用料。作为清河县首富,西门庆带我们认识了许多明代高档布匹。比如:大红紵丝、鹦哥绿潞绸、妆花织金缎子、玄色织金麒麟补子尺头、南京色缎、大红斗牛紵丝、翠蓝云缎、大红绒金豸员领、黑青妆花纻丝员领、南边织造的罗缎尺头、紫闪黄锦缎、松江阔机尖素白绫、汉锦、蜀锦、火浣布、西洋布,等等。
金瓶梅中的服饰描写,大多是为了突出人物身份和地位的。具体到女服,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妆花、遍地金服饰。这种料子的衣服在《金瓶梅》中比比皆是,品种繁多,诸如衣服、袄、衫、裙、膝裤等等。查阅资料后发现,“妆花”“遍地金(锦)”都是云锦的一种。云锦是明清时期皇室用的高档纺织面料,因为状如天上云彩,故名。因为织造费时费力,一个熟练的工匠一天只能织几寸长度,因此有“寸金寸锦”之说,奢华高贵。
还有一种织金服饰。织金又名库金,因织料上的花纹全部用金线织出而得名。用银线织成的则称为库银。库金、库银属于同一品种,统称为织金。据说,明清两代江宁官办织局生产的织金,金银线都是真金、真银制成,极为名贵。
《金瓶梅》中,对服饰往往一笔带过,但是第四十回专门写了西门庆府上妻妾做衣服的情景。“西门庆衙门中回来,开了箱柜,拿出南边织造的罗缎尺头来。每人做件妆花通袖袍儿,一套遍地锦衣服,一套妆花衣服。惟月娘是两套大红通袖遍地锦袍儿,四套妆花衣服。”其中,“李娇儿、孟玉楼、潘金莲、李瓶儿四个都裁了一件大红五彩通袖妆花锦鸡缎子袍儿,两套妆花罗缎衣服。孙雪娥只是两套”,月娘则有“一件大红遍地锦五彩妆花通袖袄,兽朝麒麟补子缎袍儿;一件玄色五彩金遍边葫芦样鸾凤穿花罗袍;一套大红缎子遍地金通麒麟补子袄儿,翠蓝宽拖遍地金裙;一套沉香色妆花补子遍地锦罗祆儿,大红金枝绿叶百花拖泥裙”。西门府主仆皆贵。第四十一回写西门庆为春梅等大丫头做衣服,“西门庆于是拿钥匙开楼门,拣了五套缎子衣服、两套遍地锦比甲儿,一匹白绫裁了两件白绫对衿袄儿。惟大姐和春梅是大红遍地锦比甲儿,迎春、玉箫、兰香,都是蓝绿颜色;衣服都是大红缎子织金对衿袄,翠蓝边拖裙,共十七件。一面叫了赵裁来,都裁剪停当。又要一匹黄纱做裙腰,贴里一色都是杭州绢儿。”
我对明代服饰没有细致研究的兴趣,知其大概即可。把书中女服简单做了一下分类,抄录如下:
1.衣服
织金云绢衣服;织金重绢衣服;重绡绒金衣服;遍地锦衣服;妆花罗缎衣服;上色段子织金衣服。
2.袄子
鹦哥绿纻丝衲袄;白绫袄;大红妆花通袖袄;大红璐绸对衿袄;葱白绫袄;大红遍地锦五彩妆花通袖袄;大红缎子遍地金通麒麟补子袄;沉香色妆花补子遍地锦罗祆;紫潞绸袄;玄色披袄;青杭绢女袄;鹅黄绫袄子;大红缎遍地锦袄;烟里火回纹锦对衿袄;白绫宽绸袄;白绫对衿袄;翠盖缎子袄;紫绸袄;青绡丝披袄;沉香遍地金妆花补子袄;绿遍地锦妆花袄;翠蓝段袄。
3.皮袄
貂鼠皮袄(月娘);大红遍地金貂鼠皮袄(蓝氏);
4.袍
大红五彩通袖罗袍;大红妆花缎子袍;大红通袖遍地锦袍;兽朝麒麟补子缎袍;玄色五彩金遍边葫芦样鸾凤穿花罗袍;大红五彩通袖妆花锦鸡缎子袍;大红妆花袍;大红通袖五彩妆花四兽麒麟袍;大红通袖袍(玉楼嫁衣)。
5.衫
扣身衫;毛青布大袖衫;白纱衫;藕丝对衿衫(李瓶儿)、沉香色水纬罗对襟衫;大红遍地金对襟罗衫;绿闪红缎子对衿衫;白银条纱衫。
6.比甲
大红焦布比甲;蓝纱比甲;银红比甲;云绢比甲;沉香色遍地金比甲;绿遍地金比甲;大红遍地金比甲;紫绫袄儿玄色缎金比甲;玄色段子妆花比甲。
7.裙
裙子是女装中最有代表性的,所以在此略详述一二。以下是我搜集的资料:
明代的女裙姿彩纷呈、出奇更新,近300年中,究竟有多少种式样实在难以计数。仅就大体而言,从质料上分有绫裙、绵裙、罗裙、绢裙、绸裙、丝裙、纱裙、布裙、麻裙、葛裙等;从工艺上分有画裙、插绣裙、堆纱裙、蹙金裙、细褶裙、合欢裙、凤尾裙等;从色泽上分有茜裙、郁金裙、绿裙、桃裙、紫裙、间色裙、月华裙、青裙、蓝裙、素白裙等,除了诏令严禁的明黄、鸦青和朱红外,裙色尽可随意。在美不胜收的明代女裙中,最能代表明人裁制工艺和审美情趣的当数凤尾裙和月华裙。凤尾裙用各色绸缎刺绣镶缝而成,制造时需将不同色彩的料子剪成大小规则的长条,每条分别精工绣制图案,然后在条幅两侧镶绣金线,碎逗缝合后,裙摆五彩缤纷,精致富丽犹如凤尾。月华裙则是一种手绘彩裙,用料十幅,每幅色泽不同,都采用含水分较多的浅淡颜色,或粉或白,或嫩绿或鹅黄,先在每幅上轻描淡绘,再缝合一起,腰部打裥,每裥一色,微风吹过,裙裾飘拂,色如月之光华,清新淡雅,格调脱俗,有着较高的审美欣赏价值。
明代妇女非常注重裙子长短宽窄以及与上衣的搭配,追求时尚,讲究美观,其千变万化令人目不暇接:弘治年间流行上短下长,衣衫仅掩裙腰,富者用罗缎纱绢,两袖布满金绣,裙则用金彩膝,长垂至足;正德年间,上衣渐大,裙褶渐多;嘉靖初衣衫已长至膝下,去地仅五寸,袖阔四尺余,仅露裙二、三寸;同时还流行插绣、堆纱和画裙;万历末年又流行大红地绣绿花裙;至崇祯时,裙色转而趋向淡雅,专用素白纱绢裁制,只在下摆一、二寸处刺绣精致花边作压脚;崇祯末年又流行细褶长裙,追求一种动如水纹的韵致。万历时期的顾起元曾经这样描述南京妇女的装扮:“留都妇女衣饰,在三十年前犹十年一变。迩年以来,不及二、三岁,而首髻之大小高低,衣袂之宽狭修短,花钿之样式,渲染之颜色,鬓发之饰,履綦之工,无不变易。说明江南城镇妇女衣饰的流行周期很短,乃至二、三年一变,”这种现象在以因循守旧为特征的封建社会里是极为罕见的,明代民间服饰的生命力之旺盛,流变性之突出由此可见一斑。
《金瓶梅》中的裙:挑线裙子;白纱挑线镶边裙;蓝织金裙;娇绿段裙;白碾光绢挑线裙;翠盖拖泥妆花罗裙;金枝线叶沙绿百花裙;软黄裙子;白挑线裙子;密合色纱挑线缕金拖泥裙子;桃红裙子;蜜褐色桃绣裙子;翠蓝缎子裙;翠蓝宽拖遍地金裙;大红金枝绿叶百花拖泥裙;白挑线绢裙子;玉色线掐羊皮挑的金油鹅黄银条纱裙子;绿绸裙子;紫绡翠纹裙;柳黄遍地锦裙;翠蓝宽拖子裙;纱绿潞绸裙;羊皮金滚边、鹅黄杭绢点翠缕金裙;大红宫锦宽[衤阑]裙子;玄锦百花裙;黄绵绸裙子;纱绿遍地金裙;玉色绡裙子;翠兰缕金宽斓裙子;翠蓝十样锦百花裙;紫丁香色遍地金裙。
8.裤
《金瓶梅》中女装中的“裤”主要是“膝裤”。如果单纯理解为短裤,有点困惑,这是什么潮流风尚呢?所以也查阅了资料,抄录如下。
由于明代裙长和裤长较短(嘉靖时期女性的裙子更是短至小腿肚),虽无裙摆沾染污迹、裙襕磨损的顾虑,但外露的袜子实在太煞风景,因此还会在裤外套一双膝裤。膝裤不仅可以遮住过于简朴的袜子,或许还有使得三寸金莲看上去更为娇小玲珑的功用。为数不多的版画则展示出膝裤的穿着方式:膝裤上端钉两根扎带,用扎带把膝裤绑在小腿上。
《金瓶梅》中的膝裤:红纱膝裤;装花膝裤;大红纱裤;妆花膝裤;蓝潞绸绵裤;妆花膝裤。
9.内衣
抹胸(红纱抹胸、红绡抹胸、红绫抹胸、);扣身衫子;裙裥儿;小衣;底衣;裩裤;薄纩短襦。
10.鞋
老鸦缎子鞋(金莲);大红遍地金云头白绫高低鞋(孟玉楼);大红段子白绫高低鞋(金莲);大红四季花缎子白绫平底绣花鞋,绿提根儿,蓝口金儿(宋惠莲);绿绸子睡鞋,大红提根儿(金莲);大红鞋素缎子白绫平底鞋儿,鞋尖上扣绣鹦鹉摘桃(金莲);玄色缎子鞋(玉楼);青潞绸衲脸小履鞋;大红平底睡鞋;红鸳凤嘴鞋;大红遍地金高底鞋;紫罗遍地金高底鞋;墨青素缎鞋;大红凤嘴鞋(六十八回);老鹳白绫高底鞋;拨船样四个眼的剪绒鞋。
在此有必要专门说一说“睡鞋”。睡鞋是古代妇女睡觉时穿的一种鞋子。徐柯《清稗类钞》:“睡鞋,缠足妇女所著以就寝者。盖非此,则行缠必弛,且藉以使恶臭不外泄也。”又叫“尘香履,因鞋内散有香料而得名。唐冯贽《南部烟花记》谓:“陈宫人卧履,皆以薄玉花为饰,内散以龙脑诸香屑,谓之尘香。”说的就是这种鞋。《金瓶梅》里常言及睡鞋,如二十三回:“惠莲道:‘娘的睡鞋裹脚,我卷了收了罢?”第二十九回“西门庆见他(潘金莲)身体雪白,穿着新做的两只大红睡鞋。”
11.袜
罗袜;白绫小袜;淡黄软袜。
12.汗巾
通花汗巾;杭州白绉纱汗巾(金莲);银红撮穗的落花流水汗巾(李桂姐);闪色手帕;销金汗巾;红销金汗巾;紫绫闪色销金汗巾;细撮穗白绫挑线莺莺烧夜香汗巾;通花汗巾;回纹锦同心方胜桃红绫汗巾儿;老黄销金点翠穿花凤汗巾(金莲);银红绫销江牙海水嵌八宝汗巾、闪色芝麻花销金汗巾(瓶儿);玉色绫琐子地儿销金汗巾、紫葡萄颜色四川绫汗巾(金莲);回纹锦同心方胜桃红绫汗巾;紫绉纱汗巾;红绫织锦回纹汗巾。
13.其他
大红遍地金鹤袖;貂鼠围脖儿;貂鼠披风; 貂鼠卧兔 。
14.整体描写
以上堆砌了一堆名词,终究无趣。抄录几段整体服饰描写,大家领略一下明代时尚吧。
潘金莲出场:头上戴着黑油油头发鬏髻,一迳里踅出香云,周围小簪儿齐插。斜戴一朵并头花,排草梳儿后押。难描画,柳叶眉衬着两朵桃花。玲珑坠儿最堪夸,露来酥玉胸无价。毛青布大袖衫儿,又短衬湘裙碾绢纱。通花汗巾儿袖口儿边搭剌。香袋儿身边低挂。抹胸儿重重纽扣香喉下。往下看尖翘翘金莲小脚,云头巧缉山鸦。鞋儿白绫高底,步香尘偏衬登踏。红纱膝裤扣莺花,行坐处风吹裙裤。(第二回)
孟玉楼出场:不多时,只闻环佩叮咚,兰麝馥郁,薛嫂忙掀开帘子,妇人出来。西门庆睁眼观那妇人,但见:月画烟描,粉妆玉琢。俊庞儿不肥不瘦,俏身材难减难增。素额逗几点微麻,天然美丽;缃裙露一双小脚,周正堪怜。行过处花香细生,坐下时淹然百媚。(第七回)
李瓶儿:他(花子虚)浑家李瓶儿,夏月间戴着银丝鬏髻,金镶紫瑛坠子,藕丝对衿衫,白纱挑线镶边裙,裙边露一对红鸳凤嘴尖尖趫趫小脚,立在二门里台基上。(第十三回)
吴月娘:月娘是西门府上大娘,穿戴自不一般。有时穿“大红路绸对衿袄儿,软黄裙子;头上戴着貂鼠卧兔儿”,有时又“头戴银丝髻,周围金累丝钗梳,珠翠堆满,上着藕丝衣裳,下着翠绫裙,尖尖趫趫一对红鸳,粉面贴着三个翠面花儿”等。第二十四回,西门与众妻妾正月十六阖家欢乐饮酒,“西门庆与吴月娘居上,其余李娇儿、孟玉楼、潘金莲、李瓶儿、孙雪娥、西门大姐都在两边同坐,都穿着锦绣衣裳,白绫袄儿,蓝裙子。惟吴月娘穿着大红遍地通袖袍儿,貂鼠皮袄,下着百花裙”。
春梅:春梅先是大房吴月娘的丫鬟,后成了宠妾潘金莲的丫鬟,被西门庆收用,再以后又成陈经济的情人,最后则成了周守备的夫人。因此,春梅的服饰前后有极大的变化。做丫鬟时,“头戴银丝云髻儿,白线挑衫儿,桃红裙子,蓝纱比甲儿”(第二十九回)。到了守备夫人时,春梅的服饰是“打扮的粉妆玉琢,头上戴着冠儿,珠翠堆满,凤钗半卸,上穿大红妆花袄,下着翠兰缕金宽斓裙子,带着丁当禁步,比昔不同许多”(第八十九回)。“戴着满头珠翠金凤头面钗梳,胡珠环子。身穿大红通袖、四兽朝麒麟袍儿,翠蓝十样锦百花裙,玉玎当禁步,束着金带。”(第九十六回)。春梅的服饰变化,体现着身份、地位的变化。
第四十三回,皇亲乔五太太到西门庆家做客。“众堂客簇拥着乔五太太进来。生的五短身材,约七旬年纪,戴着叠翠宝珠冠,身穿大红宫绣袍儿,近面视之,鬓发皆白。” 第六十九回,林太太“妇人头上戴着金丝翠叶冠儿,身穿白绫宽绸袄儿,沉香色遍地金妆花缎子鹤氅,大红宫锦宽襕裙子,老鹳白绫高底鞋儿。”戴冠,表明乔五太太的“皇亲”、林氏“命妇”身份。第七十八回,何千户夫人蓝氏“头上珠翠堆满,凤翘双插,身穿大红通袖五彩妆花四兽麒麟袍儿,系着金镶碧玉带,下衬着花锦蓝裙,两边禁步叮咚,麝兰扑鼻”则是官员夫人的装扮。
娼妓数人。李桂姐“众人看见他头戴银丝鬏髻,周围金累丝钗梳,珠翠堆满,上着藕丝衣裳,下着翠绫裙,尖尖趫趫一对红鸳,粉面贴着三个翠面花儿。一阵异香喷鼻,朝上席不端不正只磕了一个头。就用洒金扇儿掩面,佯羞整翠,立在西门庆面前”;吴银儿“头上戴着白绉纱髻、珠子箍儿、翠云钿儿,周围撇一溜小簪儿。上穿白绫对衿袄儿,妆花眉子,下着纱绿潞绸裙,羊皮金滚边。脚上墨青素缎鞋儿”;郑爱月儿“新妆打扮出来,上着烟里火回纹锦对衿袄儿、鹅黄杭绢点翠缕金裙、妆花膝裤、大红凤嘴鞋儿,灯下海獭卧兔儿”。
《金瓶梅》中佳人、娇娃众多,服饰描写一来点明其身份,二来烘托增色。当然,要谨记作者教诲: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