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觉察的瞬间
查看话题 >对于接纳的一点体会
杨定一博士曾说,其实我们人并没有什么所谓的自由意志,没有什么可以做的选择,一切都是自动的,假如可以选择的话,那么唯一的选择便是不反抗。我的理解,不反抗这三个字,便是指的接纳、臣服。我们人有没有自由意志,我不晓得,但是接纳与臣服的力量我是深信的。但一直以来,我又总对接纳到底是个怎样的态度有点搞不清楚,有的时候感觉到那一瞬间的体悟,有的时候又觉得道不清说不明。
插播。最近这几个月虽然疏于更新,在觉醒之路上探索却不曾停止,我自认为这是一条不归路,或者正相反,这是一条回家的路,是我今生注定要去走的路。很喜欢豆友杏子用的修行两个字,精准地描述了我在觉醒之路上的日日夜夜与分分秒秒。
回到接纳。接纳与觉醒是什么关系呢,本来我想说是入门,然而我又觉得几乎是全部,假若我习惯性地对我的每个当下接纳与臣服,那么我想象一个觉醒后的世界便如同海市蜃楼自动呈现在我的眼前,我真心理解其虚幻又实实在在体验其真实。所以说接纳与臣服可能是觉醒之路上一个永恒的话题。
突然想先引用豆友杏子就是在修行日记中的一句话:
如果你对一件事有非常强烈的情绪情感,那么这件事一定会再次发生,除非你已经对同样的事情无感,或者已经没有这样的感觉了,那么这种感觉就不会投射出来让你有这样感觉的事情。
(以上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92950874/,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链接去看一下原文。)
我对这句话深有同感。之所以想引用这句话是因为,这句话有个关键词——感(觉)或(情)感,另外有个关键词——无感,还有最后半句话在描述改变。而,所谓的无感,恰恰就是接纳的感觉。
常常和朋友聊天,我们讨论人活一辈子活得到底是什么呢,哪有所谓的事实或事情,只不过是活了一个情绪或者感受而已,从某种程度讲,在这场人生之梦中,如果有所谓的真实或有趣,那就是我们每个当下的情绪和感受。那为什么要觉醒呢,因为觉醒可以带我们去到那个超验的层面(transcendent level)体会到另一个维度的喜悦,这也是一种感受,却不同于我们曾经那些反复循环的体验与情绪。
当我们觉醒,我们变得理性,我们知道那些我们一直抗拒的某些情绪当然也包括其他我们喜欢的情绪,其实也只不过是由我们自己的一些固有念头所造出来的,一切——不论是所谓的情绪、念头、或是事件统统都是我们的内心所制造出来的,有的时候我甚至觉得不用去区分什么是情绪、什么是念头,什么又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件,然而我们终究还是活在梦中,语言还是我们重要的交流工具,如果要借由语言这个媒介来表述内心,这些所谓的概念还是会时不时地出现。
“一切都是我们内心的投射”,假设这是一个终极事实,我们便清楚地知道,要改变外在的体验,必须也只能通过改变内心来实现。那么如何来改变内心呢?事实上,我觉得我们或许无法改变我们的内心,或许这也才是杨定一博士说我们并没有自由意志的原因吧。这个话题有待讨论。我们不改变,所以我们能做的是接纳。如何知道自己是真的接纳了,我有一个方法,大家或许可以尝试。这个方法便是用“我可以。。。”造句,我可以+此刻我们抗拒的事实,或者情绪,或者念头,然后去体会这句话,当你真的觉得我可以的时候,便是真正的接纳了。
举例。
我晚上有心事睡不着的时候,心里很不舒服,我担心第二天状态不好,会搞砸第二天的工作。
于是我对自己说,“我可以睡不着”,
但是我马上警觉起来,说“我不可以睡不着,因为睡不着,明天就没法好好干活”。看到了吧,这个就是所谓的不接纳。
然后我继续说,“我可以明天状态不好,干不了活”,
另一个我好像不死心,继续说“明天的活是很重要的,做不好,可能会错失一个升职的机会”,
我那个接纳的心再说“我可以搞砸我的升职”,
然后我叹了口气“那么你永远也竞争不过你的同学,不知不觉成为一个loser”,
觉醒的我说“我可以成为loser”。。就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会发现在某个点你突然可以接受所有了,也就接纳了睡不着这件事情。
以上是我某天晚上的亲身经历,神奇的是在我平静地接纳了我睡不着、明天头会痛,然后工作会搞砸这些个事情后,我便立刻睡着了。回到杏子就是提到的那句话,便相当于我对睡不着这件事情没有了感觉,所以睡不着这件事便不出现了。
写到这里,突然觉得今天的这篇文章写得过于随意导致文章的逻辑链不是那么清晰,结尾突然有些词穷。在这里我想对自己说:“我可以写一篇杂乱的日记”。
以上。
© 本文版权归 萝丝陈little*2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