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西湖华丽转身:清澈见底,打捞起数千支啤酒瓶


水草丰茂、湖水清澈位于武汉江汉区的西北湖是市民们休闲游玩的好去处谁能想到,6个月前1080P“超清”的武汉西湖水体还是“浊水态” 武汉江汉区西湖和北湖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西北湖但这两湖其实互不连通武汉西湖如何实现“华丽大变身”?10月17日,长江日报探城记者来到武汉西湖边实地感受了一番没想到竟发现了武汉西湖治理的“黄金公式”! 西湖- 数千支啤酒瓶

近三年,武汉市西湖水质虽然稳定在地表水IV类但因水生态系统结构不合理湖内水生植物不足且鱼类品种单一,密度过高鱼类活动经常搅动底泥导致武汉西湖透明度低长期处于“浊水态”市民感观效果较差武汉西湖的治理难点就在于作为中心城区的景观湖没有与外界水体连通交换水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受外界干扰较大 针对这一具体情况4月中旬治理工作开始之初工作人员就决定为武汉西湖做“减法”使用龙吸水设备对武汉西湖进行连续抽排湖泊水位下降90厘米之后,又调用吊车、叉车等装备对武汉西湖岸线裸露砖石等杂物进行清理让人意外的是他们还打捞出数以千计的啤酒瓶与共享单车


长江日报探城记者在现场看见武汉西湖靠近西北湖路一侧有大量餐饮店面因岸坡较陡没有缓冲再加上该地夜晚食客较多导致不少啤酒瓶、共享单车“误入”武汉西湖工作人员表示,现阶段武汉西湖的外源污染已全面截断 西湖﹢50000㎡“水下森林”
为武汉西湖打捞杂物“减负”之后
工作人员再接再厉,做起了“加法”







切断外部因素后还得从湖泊“自身”下手为了符合城市景观湖泊的生态功能需求也为了后期种植的沉水植被能够健康存活武汉西湖在治理初期使用了少量的生物菌剂提升水体透明度 江汉区西湖内的“水下森林”。 水草种植也有“方法论”先以黑藻作为“冲锋”,稳定水质后在深水区种植马来眼子菜它长势较高,适合在深水区存活其他区域则种植根系发达的苦草它抓地力强,能大大降低水生动物活动带来的再悬浮概率 江汉区西湖湖水清澈,能见度高,可以看见湖底的“水下森林”。 目前,武汉西湖种植苦草约4.2万平方米黑藻5000平方米马来眼子菜3000平方米种植挺水植物约300平方米仅仅半年时间现在的武汉西湖已从原来的“浊水态”提升为“清水态”对于城中湖来说,实属不易 江汉区西湖湖面上有小野鸭在嬉戏。 在秋日艳阳的照射下长江日报探城记者看见武汉西湖水清澈见底不远处野鸭自在游动湖中的水草高高低低、郁郁葱葱草丛里还有成群结队的小鱼在其间来回穿梭,怡然自得给人心旷神怡之感 西湖×365天卫生养护 三分治,七分养光有“加减法”还不够唯有坚持日常养护“做乘法”才能将武汉西湖治理效益最大优化目前,武汉西湖仍处于浅水状态水体透明度较以前有明显提升日常卫生养护工作已有固定专班进行管理每天早上6点清捞人员就会驾驶工作船对湖面上的断草、枯叶进行打捞 江汉区西湖养护人员在湖内打捞落叶枯枝。 17日早上6点半天色渐渐明亮长江日报探城记者看到武汉西湖边已有不少市民在围湖散步、晨练养护人员正熟练地操作着工作船在湖内来回巡查船板上积攒着小小一堆刚打捞上来的落叶枯枝 江汉区西湖养护人员正在进行日常维护。 根据计划,明年将对武汉西湖进行生态养护从以往以单一“水质类别”作为评估条件调整为评估“水生动物保有度”“水体植物覆盖度”等10项生态指标并在日常卫生养护的基础上增加定期水草收割定期调整水生动物水质检测、预警等工作待沉水植物群落恢复后将恢复湖泊正常水位工作人员还计划投放掠食性鱼类重建与优化西湖食物网结构
(西湖﹣数千支啤酒瓶﹢50000㎡“水下森林”)×365天卫生养护=六个月实现“浊水态”提升为“清水态”武汉西湖的“华丽大转身”是武汉市166个湖泊保护规划的一个鲜明注脚

环境的改变离不开工作人员的践行与坚守也和我们每个人的日常行动息息相关小伙伴们,下一次去武汉西湖边喝酒聊天啤酒瓶可不要再“误入”湖底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