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读书笔记
这本书的作者是塔勒布,他最有名的书可能是《黑天鹅》。我喜欢作者提出的很多观点,相当的有意思,当然,这同时是本很啰嗦的书,也许是翻译的问题,整个篇章和结构有点乱乱的,真的是三次弃读,但终归是读完了,不容易。
反脆弱指的是事物在遇到波动性、压力、错误时反而能够更加强韧,比如神话故事里砍掉一个头能长出两个头的妖女,完美诠释那些杀不死我的将使我更加强大这件事。压力也是一种信息,反脆弱的系统在长期缺乏压力的状态下会削弱,在遭遇压力时会变强。反脆弱的系统并不花时间去精准预测,关键在与把系统构建得反脆弱,而不是事前精准的预测,靠预测行事的人往往承担更多风险,预测者在预测误差面前是脆弱的。
懂风险比懂知识更重要。作者发现了一个很大的谬误,就是每当发生黑天鹅事件,反思的时候都会说要怎么提高预测能力,但这并不合理。因为很多政治经济事件并不能像打扑克牌似的,精确计算出概率。几乎所有决策都产生不对称的收益,决策的影响超越逻辑,决策的标准在于行动取得的回报或风险,而不在于事件本身,你从中受益或受害永远是最重要的事,很多时候概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带来的影响,况且,一些小小条件的变化,就会大大提高事件发生的概率,与其去计算这飘渺的概率,想法设法提高预测能力,不如控制好事件的风险,调整好风险敞口,事件即使发生,影响也可控。
了解某个事件并不等于能够从中赚钱。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东西。一个北美最大的绿色木材商人,一直以为绿色木材是在木头上刷绿漆,但不了解基本的知识并不妨碍他从中赚钱,他懂得的是木材供需那一类的商业实践。
反脆弱的武器1:选择权。选择权可以替换知识。选择权=不对称性+理性,我们以为靠我们的技能成就的许多东西其实大多来自选择权,而且是被妥善运用的选择权。长期来看,反脆弱的事物是具有凸性的,可以让我们获得比随机均值更好的结果,拥有可选择性的事物将具有长期优势。选择权同时也是了解自己的手段,除非我们面临各种选择和选择权,否则我们永远不会了解自己和自己的真正喜好。就如同实践中的试错法,它是一种选择权,错误能给我们提供信息,让我们更了解自己。
反脆弱的武器2:杠铃策略,用于驯服不确定性。在投资中,选择90%投入低收益低风险货币基金,10%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策略的组合,风险小于100%投入中风险证券。生活中,有张有弛的生活好过一直平淡无波澜伏的日子。
反脆弱的武器3:随机性。生活中的核心错误是认为随机性是有风险的,应当清除,只要消除了随机性,风险就消除了。就像有趣的旅行一定要在行程中加入随机性,我们需要在生活中加入一些随机的、混乱的、自我发现式的东西来让生活变得有意义,而不是整日像机器人一样生活中各种计划表里,甚至连休息的时间都要仔细计算。
财富带来的麻烦。当你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赚100万带来的快乐将少于损失100万带来的痛苦,拥有财富居然也变成了一件脆弱的事。也许以后在缓解财富带来的并发症上付出的努力比追求财富所花的努力还要多。
信息带来的麻烦。从量上看,信息爆炸造成了我们每天摄入过量的信息,从时间维度上看,信息多是即时的变化,并不在于对全局的把握,更能满足大脑偷懒的性格,从重要性来看,存在时间越短的信息,其重要程度和可欣赏程度越低。因此,主题阅读、认真筛选、重视存续时间更长的作品才是更好的选择,普通资讯需要控制每天的摄入量。
拖延的本质。拖延可以让事情自行其是的发展,行使其反脆弱的本能。只在有写作欲望时写,写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以拖延的方式来等待内心的召唤。为拖延正名。
冗余的价值。无论是交通还是个人,以满负荷运行,不留冗余似乎是最高效的方式,然而,这只是一个静态的瞬间。以系统的方式来看,要保持系统的长久高效,必须给予一定的冗余和闲置容量,否则,交通量稍有增加,整个路面就会瘫痪;人所在的环境稍有变化,就会扰乱个人的节奏和效率。一个看似高效的系统,却是一个脆弱的系统,只能应对单一的环境而无法面对真实的世界。
先实践后理论。除数学和物理外,伟大的发现和真实问题解决的一般途径都是先实践后理论。先提出问题,再提出方案解决了,最后才是构建理论。现实生活中的学习很多时候都像是教鸟儿飞行,先学习书本理论和虚构事例,然后到真实世界里去找问题,问题的条件要是不符,就削足适履给改到跟书本条件相同,再行解决问题,着实荒谬。听着是不是尤其像经济学的学习。好学的人一般不善于与人周旋,因为他们需要一个明确的任务,或许这也是多年的学校教育模式驯化的。
驯化情绪,把情绪当作一个信息源。化恐惧为谨慎,化痛苦为信息,化错误为启示,将欲望转为事业。
英雄主义。如果你勇于承担风险,那你做什么都不会贬低你自己,如果你不承担风险,那你做什么都不会使你自己伟大。由你自己承担风险的事情,尽管去做,由别人承担风险的事情,就不要大放厥词。每个人终究是对自己负责。
气泡小沐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解决小问题
- 珍惜当下,树立内心标准:探索生活的美好与遗憾 (1人喜欢)
- 旅行的意义-打破生活旧模式 (1人喜欢)
- 形式与实质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