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流水账 | 第9日,油腻的年轻人
-
在周边展会的带动下,这几天青旅住进了些形形色色的人群,自然热闹不少。
我坐在大厅中间,耳朵一边是一位20来岁的女生,骂骂咧咧地和友人控诉前男友的没本事,脏话频频,同时各种人间清醒的大道理一堆;另一边是一位30多岁的女士,用各种优雅的商务太极话术,跟电话那头的房东谈房租,为的是压下50美金。
两个方向传来的油腻腻的对话,仿佛从耳朵灌进了胃里,引发我的极度不适。
我原本并不反感油腻这个词,虽然它一直被视为中年人的克星,可我总觉得到哪个年纪,自然会呈现出那个年纪的状态。如果那个状态叫做“油腻”,那便接受油腻好了。
也许是我离开一线城市太久,耳边许久没有这么功利现实的声音了,再次听来,有些不适吧。
我发现,中年人的油腻和年轻人的油腻还是有些许差别的。
中年人的油腻,带着些通透和对人性呈现的复杂表示理解;而年轻人的油腻,带着点初次被生活鞭挞的是戾气,对世界的理解变得简单粗暴,看似变得强大,实则是一种完全臣服(丛林法则)的姿态。
我对城市生活的恐惧或者说抗拒,又多了几分。这个城市似乎有一种无形的神秘力量,让我失去感知。我没办法看书没办法写作没办法看电影、听音乐甚至看综艺,就好像做什么都不对,做什么都没感觉。没有欢喜,也没有痛苦。像一个失味之人,再也品尝不出生活任何滋味。连好不容易习得的用平静之心发现平凡生活中的小感动,也完全不奏效了。
走在北京的胡同里,我感受不到人文市井气息,只有满眼对脏乱差的嫌弃,我好像又被打回原形。我期待在这里遇上的那种气息,始终没有出现,我最害怕的,倒是没有缺席。
昨天一位六七十岁的大爷,两手推着两个小推车,小推车上是蛇皮袋塑料袋打包的一堆行李,背上背着背包,一旁跟着一个约莫四十来岁的男人,他一只手搭在老人的手臂上,走起路上踉踉跄跄,看上去智力或身体好像有点缺陷。
到了地下通道入口,老人问男人能不能扶着楼梯自己下,男人缓缓松开手,倚着楼梯扶手,慢慢地移动着步子。老人则拎着小推车艰难的往下走。
我不知道那时一种怎样的生活,眼前的老人和男人,前两天青旅那位精神有问题的女士,路过天桥时那佝偻着身子的男士……我感觉自己又要被内心的黑洞吞噬。可这不是我自己的选择吗,是我要来这里感受最跌宕起伏的生活的,为什么还是那么想掉眼泪啊。
这世界令人想掉眼泪的理由可太多了,愿我们今后掉眼泪的理由都是温柔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