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心理学真的能洞察人心吗?
学完四年心理学本科,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变态我没见过?神经病也好,精神病也罢。你们所谓的不正常,在我眼里其实都不违和。
对于心理学专业,外行的人会有一个常见的误区:学习了各种心理规律,就可以轻易猜透别人的心思。
并且很多人对心理学的认知都来自“江湖心理学”,例如星座学、读心术、情感测试等。
其实它们和心理学毫无关系。
但是因为和性格、情绪等搭上一点边,就被打上“心理学”的标签和包装,用一些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泛泛之语,让人情不自禁地对号入座:“哇!好准啊!”
这样很容易让人忘了,心理学是一门会用到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神经学、医学、社会学等多领域知识的跨学科科学。
要我说,人心复杂,影响因素太多。
所谓的心理规律,也只不过是对人们行为背后心理根源的探索和分析总结,并没有那种立竿见影的奇效。
有科学家统计过,心理学研究的平均效应量大概是R=0.2。换句话说,大家平时听到的各种“xx效应”,如果找出原文来看,对于行为的解释力很可能不到5%。
在大样本下,心理学的确可以帮助你们观察到统计上的趋势,甚至理解某个人为什么会这么做的心理原因;但用来预测具体的某个人,就有很大的概率会失误。
当然,我说了没用,这依旧不影响心理学在不少人心中,成了一种玄而又玄的存在。
每当我和咨询者强调“咨询师没那么神,不能帮你预估未来,也不能替你做决定”时,就会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蔡老师,那你学心理学到底有什么用?”
是啊,学心理学成不了算命大师,也不能一秒看透别人的心思,那我学来干嘛?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先分享一个自己的故事。
我曾经有项吃力不讨好的本事——掏心掏肺说真话。
在人际交往中,给我带来了不少麻烦。我先生说我的这本事,说的好听点叫真性情,说的难听点叫自以为是。因此,我说话无意间会得罪人。
在我大四那年,我表妹高中毕业,让我给她今后适合读哪个专业提点意见。当时她让我作为学生家长,去听她们班高考前的班会。
于是班会结束后,我从她的考试成绩,文理科优劣势,兴趣爱好,未来规划等各方面,一共提了十几条意见。在我滔滔不绝时,我丝毫没有看到表妹越发难堪的脸色。
直到她打断我的话,她说“表姐,你这样说让我感觉好受伤”。
我一脸纳闷,你不是让我提意见吗,我认真提了为什么你还不开心。
最后我表妹红着眼眶和我说“表姐,你这是提意见吗,你这叫开批评大会”。
那时的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自己的真诚换来的却是别人的抗拒。
直到我偶然在大一的社会心理学书本上看到这样一个观点:
人际交往的很多矛盾,往往不是沟通技巧的问题,而是和缺乏同理心有关。
所谓同理心,也叫换位思考、共情能力。
它是指能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并可以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简单点说,就是能感同身受,洞察别人真正的需求。
很多人和我一样,在说了令人不舒服的话后,经常会冒出“我只是就事论事,你别急啊”、“你怎么一点也不懂我”的想法。
但事实上,真正的就事论事一般不会引起反感。
从心理学上讲,人的不满情绪被触发,往往是因为他潜意识感受到了攻击。
这时候我才发觉,原来我一直以为的“说实话”,对别人来说是一种“攻击”,并没有共情到对方的情绪和感受,给他们需要的。
那时候我以为对表妹负责,给她提了犀利的建议,但我却没有顾及到她的自尊心和感受。
类似这样“说话不讨人喜欢”“容易得罪人”的事件,还有不少。
心理学家比昂(Bion)提出了“容器理论”的概念,他认为:如果我们能作为一个大的容器去涵容另一个人的情绪,适时接住对方的眼泪,悲伤,无力,甚至是攻击,那会减少很多人际交往中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

当我们能够共情的去理解对方的情绪,承受住他们的情绪带给你的焦虑,而不是抽身离开,或是攻击回去,那么,这对他人来说,就是有建设性的。
即使有时候对方表达出的是攻击,但也许在他暴怒的外表下,隐藏的是无法言说的脆弱,你需要去看到这部分脆弱。
而学心理学,给我带来的最大收益就是获得了共情力。
学了心理学后,我对待别人会更加宽容,体会到人性的脆弱,明白了任何一种看似奇葩的行为,在当事人的心理世界体系里,都可能具有完全的正当性。
这种心态也同样是理解他人的基础。
此时再反观这些人和事,我的第一反应就不再是做道德批判,而是尝试理解对方行为背后的原因。
心理学不会送给你解开他人内心的万能钥匙,但确实可以让你更加理性和宽容地对待自己和他人。
【公众号:恋恋情感说】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无鸡汤不打烊。希望我这个已婚老阿姨多年的咨询及恋爱经验能够给你们一些小小的帮助。可私信或评论来和我聊聊你的情况,看到都会回复。详细咨询可直接加我个人微信:ruilove177,备注豆瓣读者即可。朋友圈以及公号定期更新两性相处或挽回干货,纯围观也欢迎~
有故事的蔡老师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当回避型伴侣说出这些话,说明他对你动情了 (1人喜欢)
- 回避型吃回头草定律
- 回避型依恋是NPD的雏形吗? (1人喜欢)
- 回避型会因为意识到自己是回避型而改变吗?
- 回避型会忍着不联系对方吗?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