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镜头下的广州
查看话题 >淘金:像个有着故事又不声张的人

在未写淘金之时,我对它的印象,在于从地铁出来后,友谊商店吹出来的冷气,夹杂着香水,让人不由得想起香港。这里有大大小小的银行,汇聚多个国家的美食,绿化与环境都令人感到很舒适。

谈起淘金,自媒体们的语调中,总有一种美人迟暮的怜惜感。这里有多个广州的第一,就如广州第一家麦当劳,广州第一家星巴克,广州第一家奢侈店等等如是。这个曾经承载着万千宠幸于一身的地方,如今受到了一定的“冷落”,可如果当你真正去了解它时,却会发现它比他人笔下的它,要更令人喜欢。
1981年,作为中国领先的超级商场,友谊商店落在了淘金。如果对友谊商店有些兴趣的人,随手一查阅资料时,不难发现,它的诞生有着重大价值。可时过境迁,随着广州中轴线的转移,以及城市辐射性的发展,它的辉煌已不复存在。以往总会感叹,一座城市的兴衰,感叹文化的消亡跟兴起,但如今逐渐能在变化的过程中,去体会到事物发展的规律。当站在友谊商店的门口,看着有着历史的牌匾时,彷佛能看到它曾经的辉煌。
可如果对于它地位变化过于“伤春悲秋”,不免也是一种情绪上的“狭隘”。时代在发展,不再一家独大,而是百花齐放。

要是你从淘金地铁口出来,感觉自己进入了另外一个广州。这一个广州,比正佳太古汇从容,人流量不能与之相比,但也不至于门可罗雀。它比荔湾老城区更新,但是仍保留着一种9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万物更新的现象。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一种复古的风格。

它的绿化跟建筑,有着自带独特的风格。天桥上的五彩的角梅,街道与楼房之间的树,建筑上的脱了漆的牌匾,会给人一种感觉,彷佛你不在广州的街道,而是在香港的中环,在韩国繁华的街道,在新加坡的路上,但走入任意一家店,你就会在瞬间,回到了广州。





下雨的午后,去了白云宾馆旁边的咖啡店,多是附近的居民或居住在酒店的游客。有一桌子上了年纪的老奶奶,穿着得体,花白的头发梳着头发,老姐妹四人围坐一桌,点了咖啡跟糕点,轻声细语说着话。

她们让人想到了韩剧《亲爱的朋友们》中那群可爱的爷爷奶奶们,即使老了,也要帅气的活着。穿过白云宾馆的大厅,场景是90年代的装潢,跟《请回答1988》中,阿泽到中国来比赛居住的酒店那般。两张木凳子高高倚靠在墙,散发着上了年纪,却又雍容的气息。
淘金,有一种缓缓的休闲。在午后三点,可以在咖啡店听主妇们在探讨一块牛扒的煎制,讨论牛奶的香醇,家中小孩打来电话,主妇不慌不忙谈着话聊天。23岁的年轻姑娘,说自己要下个月过了生日,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24岁,她说她喜欢跟陌生人说话,喜欢尝试新的事物,因为自己还年轻。




穿着长筒袜脚趿着肥大黑色拖鞋的店员坐在门口的长凳子上,看着人来人往,像极了日剧里面那些活得明明白白的女主角。一阵风起,门口的树叶落,有顾客推门进来,她要发完一会呆,再跟在顾客身后进店来。

淘金淘金,有着一股当年人们漂洋过海赶着去挖金矿淘金的味道。有人曾夸张形容淘金的金融街,每走几小步,就能见到一家银行。搜索资料时看到2008年的一则新闻,提到“建设银行旁是渣打银行,从渣打银行走两步就到恒生银行,从恒生银行再走三步可以看到即将开张的新加坡星展银行……不到200米的淘金路聚集了境内外15家大名鼎鼎的银行,成为广州银行网点最为密集的金融街。”
实际上,当你散步于之间时,你会发现它没有很浓厚的“铜”味,人来人往,反而觉得它像个有着故事又不声张的人。
这个过程,就像去认识一个人,初见时,你可能被它的外貌所吸引,但是单纯被外貌吸引的话,久了就觉得单调,只有深入去了解时,才觉得跟对方关系亲密了一切,而这也可能就是在一座城市散步的意义,在散步之间,去了解一座城市,慢慢的,一点一滴。
公主号: Citygirl1998
欢迎来玩
你最好看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不要错过罗马的夜晚 (8人喜欢)
- 住在阿尔卑斯山脚的小镇 (6人喜欢)
- 得就得,唔得返顺德 (6人喜欢)
- 当一生与湿气对抗的广东人到了威尼斯 (8人喜欢)
- 在瑞士,第一次看到雪 (1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