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时节话养生:补冬不如补霜降,穿衣御寒要保暖!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俗话说“霜降杀百草”,霜降起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冬天到来的脚步更加急促,此时饮食起居要顺应节气,切勿受凉,伤风感冒。

霜降至,预防疾病重生
1、心脑血管疾病
霜降时降温引起的冷刺激会使交感神经兴奋,毛细血管收缩,血压增高,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复发。若不注意调节,就有可能引发脑中风、脑血栓等疾病。此时也会诱发老年人下肢血管疾病,一旦出现胸闷、头昏、嗜睡及一侧肢体麻木症状时,就要引起重视了!
2、呼吸系统疾病
“霜降”前后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高峰,加上近几年空气污染加重,呼吸道疾病更易发作,如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上感等。
所以,首先要注意保暖,有哮喘发作史的人尤其要注意添加衣服,外出时可戴口罩,避免寒气对呼吸道的刺激。其次,还要加强体育锻炼,通过锻炼增加抗病能力。
3、防急性肠胃病
老人们常说:霜降多胃病,因为寒冷对肠胃的刺激最明显,如果吃饭时还吃生冷的食物,喝冰镇饮料,就很容易引起肠胃疾病,或加重原本就有的慢性胃病。
其实很多发生在秋季的腹泻,并不是细菌感染腹泻。有些是因为夏季贪凉,体内积累了太多的寒气,到秋季随着外界的气温下降,就会引起腹泻或急性肠炎等情况。
霜降艾灸,预防和解决秋冬疾病
霜降期间坚持利用纯阳艾火长期温灸,可达到补益肾气,健脾和胃,促进脾、肾运化的作用。扶养一身正气,使正气不绝,脾土肥沃,肾水充盈。土沃、水盈、气足便能生长万物,润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人自然会健康长寿了。
1、关元穴区
功效:各种妇科病、泌尿系统疾病、胃肠系统疾病、各种疝气、浮肿、中风脱证、一切虚劳损伤、四肢厥冷等。

2、命门穴区
功效:五劳七伤、虚损腰痛、尿频、遗尿、阳痿、早泄及各种虚寒病症。

3、中脘穴区
功效:主治一切胃肠病症,虚劳百损,四肢乏力等症侯。

4、涌泉穴区
功效:具有补益脾胃、驱寒祛湿、扶正培元、祛邪防病、宁心安神的功效。

艾灸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过程,它需要长期的坚持,我们要相信坚持艾灸不仅能调养百病,更加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以平和的心态,效果会更加理想。
霜降宜进补,补冬不如补霜降
中医认为,霜降应淡补,因此饮食应尽量保持清淡。减少食盐的摄入量,减轻肾脏负担。
1、宜食生津润燥、补气血的食物
霜降时节的秋补会更有效果。补物则逃不过秋天最肥硕的鸭和鲜香的羊肉,煲汤时最好还要加上党参、当归、熟地和黄芪四味中药,补益气,润秋燥。
2、宜食滋润食物,降燥又温补
梨对秋燥有独特功效,清热安神,但生梨不宜多吃,易伤脾胃,可以煮熟吃;银耳补脾开胃,润肺止咳,宜滋补。

穿衣要保暖,早晨莫贪睡
霜降最低气温可达到零摄氏度左右。俗语有“霜降不算冷,霜降变了天”。此时昼夜温差变化增大,以下两点要格外注意。
1、外御寒,内清热
睡前泡热水澡,直至身体微微发热。喝温水,少食凉果蔬。穿过腰衣物,以免腹部着凉。
2、早睡早起,勿贪床
睡眠过长,会降低心肌及全身肌肉收缩力,破坏心脏活动和休息规律,久而久之身体会出现衰弱、肠道蠕动减慢、抵抗力下降等现象。
作为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过后便是冬。小编再次提醒大家,在入冬前,大家一定要调理好脾胃,只有脾胃的消化和运化功能足够强,进补的营养才能真正为人体吸收,否则“虚不受补”。
所以,赶快抓住霜降这个好机会,为自己的身体注入满满的能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