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特别党员——罗生特



罗生特,原名雅各布·罗森菲尔德(Jakob Rosenfeld),1903年1月出生,犹太裔奥地利人,毕业于维也纳医学院并获医学博士学位。 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担任医务职务最高的外国友人。
他早年加入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因从事反帝活动多次被捕,继而又因反对希特勒吞并奥地利被投入集中营。关押一年后,判限期出境,终生不准回国。1939年他来到中国,开始了在解放区长达十年的奋斗经历。他先后转战华中、山东和东北解放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在新四军、八路军和东北人民解放军中担任高级卫生工作职务,并历任大军区医学顾问、纵队卫生部部长。 他是唯一获得正规军高级军衔的外国医生,是中国共产党特别党员。
他1939年夏流亡到上海。在沪期间,罗生特参加了外国人学习小组,学习马列著作和共产主义理论。 1941年3月,罗生特辗转来到苏北盐城新四军军部,受到陈毅代军长和刘少奇政委的热烈欢迎。随后,罗生特被安排在新四军总部医院工作并被任命为卫生部顾问。 在新四军期间,罗生特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往返于军部和各部队之间检查卫生工作、培训医护人员、看病问诊、实施手术。根据他的建议和筹划,新四军华中卫生学校成立,罗生特多次亲自授课,学校培养了大批卫生骨干。1942年春,罗生特成为中共特别党员。1943年,他来到八路军山东军区并被任命为卫生顾问,成功稳定住了罗荣桓司令员的肾病。他曾手术抢救了万毅、曾炳华等多位我军高级指挥员。在工作之余,他还采访了刘少奇、陈毅、罗荣桓等我党多位高级领导人,并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的采访札记是研究我党领导抗战的珍贵史料。陈毅在给罗生特的信中写道:“你以反法西斯盟友的资格,远渡重洋,来中国参加抗战,同时更深入敌后参加新四军。新四军的艰苦斗争为你所亲见,所身受。新四军的一切,你永远是一个证明人。” 罗生特后来担任东北野战军一纵卫生部长,直到新中国成立。
1949年11月,罗生特回奥地利。回国前夕,特意去了上海。当他见到已任上海市市长的老友陈毅时,分外激动,陈毅特意为他定做了一套漂亮的西服,作为罗生特回国的赠礼。陈毅在为罗生特饯行的宴会上,高度评价了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称他是“活着的白求恩“,并颁发给他中德文对照的荣誉证书。
1949年11月底,罗生特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母亲已惨死于纳粹集中营的焚尸炉,哥哥因病正在动手术,唯一欣慰的是妹妹与两位哥哥重逢。罗生特回国后没有工作,生活窘迫,但他不为困难所吓倒,他想写一本在中国经历的书,想把中国过去的苦难和顽强告诉给奥地利人民,播撒奥中友谊的种子。但由于当时的欧洲国家对新中国抱有偏见,不允许他出版此书。后去以色列探亲,1952年病逝于特拉维夫。
-
拉蒙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28 07: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