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片头字幕的作用
翻译整理:汇点国际电影工作室

许多现代电影都选择不使用片头字幕,以便更快地进入故事。虽然去掉片头字幕并没有什么错,但完全无视艺术形式已经让看电影失去了一些东西。这种倾向正把我们从电影表达,拉向只看故事的体验。

最早的电影片头出现在1897年,当时托马斯·爱迪生在他的一部电影的开头加了字幕防止盗版。然后,在1908年,布朗科·比利·安德森成为第一个名字登上银幕的演员,从此开启了给电影明星署名的传统。
随着长片电影的流行,好莱坞电影业的崛起,以及演员和剧组工会的影响力的增加,一种标准的片头字幕格式设定出现,并开始出现在所有电影之前。
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大多数片头的字幕都很相似。它们的长度不超过一分钟,几个名字和一系列头衔,出现在静态背景上。标题的美学选择会根据故事风格而改变,但总体格式是相同的。

片头标题很无聊,至少可以说,它们被设计成不需要被注意的样子。当灯光变暗时,投影开始在幕布上播放开场字幕,然后幕布才慢慢升起,正片才准备开始放映。经典时期的片头字幕并没有要求观众观看,因为字幕并没有辅助电影的叙事,是一种进场时的过渡作用。虽然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片头,但它们通常被视为影片中无关紧要的部分。
1954年,当奥托·普雷明格(Otto Preminger)请来平面设计师索尔·巴斯(Saul Bass)为他的电影《胭脂虎新传》设计片头时,一切都改变了。
普雷明格和巴斯又合作了《金臂人》。这一次,他们给影院老板写了一封信,要求他们在播放字幕之前就拉开幕布。从那时起,片头字幕就成了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巴斯彻底改变了片头的概念。片头字幕不再无足轻重,而是能够在演员出现在银幕之前揭示电影的总体主题或基调。在整个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各种各样的风格都出现在了片头字幕上,并将他们确立为电影艺术形式。
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开始流行,所以电影院的回应是反击60年代的风格过剩,电影精心制作的片头字幕远离公众视线。

到了70年代中期,工会开始与电影公司谈判,争取让更多的工作人员在电影中得到认可。由于片头字幕太长,大部分的字幕被移到了电影的结尾——片尾字幕在此之前是不存在的。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影将大部分演员和工作人员推到电影的后面,片头字幕开始变短,其艺术知名度开始下降。
虽然仍有许多引人注目的片头片段,但片头设计基本上已经过时了。

据报道,上世纪90年代,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观众普遍不喜欢片头字幕。他们觉得这是为了延长故事,并希望它尽快讲完。
作为回应,在21世纪的许多现代电影中都可以找到一种极简主义的开头手法。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在很大程度上开创了一种完全跳过标题的趋势。这是一种极简主义的方法,可以让观众立即沉浸在电影中,而不会觉得在屏幕上看到名字出现一分钟或更长时间是在浪费时间。
电影的风格是这样的:电影开始时没有片头,然后电影结束时,电影的标题出现在黑色的屏幕上,后面是片头字幕。制作现代大片的常见方法是在影片开头设置一个简短的片名,片名只持续10秒左右,然后在影片结尾设置一个精心制作的动画片名序列。
事实是:观众并不关心电影片头。他们只关心电影的情节,别的什么都不关心。在第一幕开始之前,为什么要坐着看一分钟屏幕上的名字呢?

片头标题可以以隐喻的方式设定电影的基调和故事的主要潜在核心。标题是一种让观众在第一场戏之前处于特定情绪状态的方法。
片头标题就像一个电影的宣传员。它为接下来的电影奠定了基调和元素。它们也可以像《蜘蛛侠2》那样作为上一部电影故事的重述,或者像扎克·斯奈德的《守望者》那样讲述另一段历史。
链接:《守望者》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