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要生存下去
睡前因为工作压力泛上心头,想起学生的期待,害怕被学生催。学生一催,心情万分暴躁,烦闷,又想人家是顾客,到底付了钱,我们要提供服务的。但是这里的矛盾不在于我们不为学生提供服务,而是在于公司在短期为我们分配超额任务,导致我们没法一一应对学生。
想起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我若对学生较负责,我的工作进度会慢,工作时间会增加,累着自己,搞得一副丧气疲惫样子。一件事情若想做好,可不得多花时间。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目前观察情况来看,能在这个公司继续生存下去,是保证一定速度。同事间,上层主管,不在乎质量,只听大家互相讲谁效率特别高,工作量特别高。现实的情况逼迫我做取舍,况且这份工作需赶着申请季,在一定时间内疯狂大量输出。
在得知另一位新人疯狂的速度后,一月内便被老板钦点转正是正式工资了。我发现公司导向是以速度,而非质量,她在小群里抱怨工资低时候,我还好笑地以为人家跟我一样拿2个月试用期薪水,哪里知道人家一月内便被老板钦点转正,已拿正式工资了。被区别对待,很容易难受,怀疑自己能力。我小心翼翼克制住自己泛起的嫉妒心理,那种弱者的恶意揣测,她肯定完成质量不咋好吧,ps 按简历来写吧。实际上,我们相处甚欢,我们同事间的工作不存在交叉。这个妹妹情商也极高。
然而我发现,人和人之间,就是欺软怕硬,想想我也是这样被他人对待的。那么些学生中,好说话的学生,会相对少些关注,反馈材料会慢些。难搞的学生,会优先加快速度。但在这些学生中,若实力在,也会优先处理。想想社会生存,比的难道是谁心狠吧。不用对学生花太多心思,他们只是顾客。不用对工作,花费太多时间,这只是工作呢。那这之间的矛盾呢。学生要质量,缠着修改,我也期待能够交出满意文书。而实际公司安排的工作量,根本无法好好写,我发现抛弃所谓责任心,过多想法,我也能加快点速度,不用占用自己过多时间。自工作以来,我几乎没有生活,全是工作。一毕业,就匆匆工作,来不及休息。
我也反思我自己的能力问题。工作效率低,是我的能力问题吗,还是部分方法有待改进。应该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
想起刚开始时候,主管说我速度慢。我回答我在学校里也是这样。应该一开始就明白,公司的导向是速度快。然而个人性格特点影响着,我谨慎惯了,甚至有些害怕。一开始时候,什么事情都要请示mentor,导致沟通时间加长。而我发现,一旦我表现出弱势,他人对我则是轻视,有时有些傲慢。
计划工作一年。接着读博吧,可能接受国内读博,BW也能接受。甚至想了想个人陈述这段经历,该怎么写。首先基于我擅长写作的能力,帮助很多学生进去到英美名校。学生们的期待,激发我增加时间和心思去打磨一篇篇生动个性的陈述。学生个性不一,专业不一,他们帮助我去了解了更多学科的魅力,也增加了对各行各业的了解。但是在这期间,我也发现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公司考核以工作量,速度为导向,而非质量。由于一时有较多学生,工作又需在规定时间完成。导致有些文书质量一般,仅是完成状态。起初,我良心难安,随后我慢慢适应这样的工作节奏。
适应规则,生存下去,要长久生存,终归还是实力。要向优秀,多面的人学习,而非小人之心嫉妒,排外。吸取长处,让自己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