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学生
这学期因为接手的是分过科的文科班,女生居多,男生只有11个。所以管理压力相对高一来说小了很多,起码没有喜欢“搞事”的男生让我生气了,我的脾气相对去年带高一也温和了很多,不会经常发火教训人了。
但是文科班也有个特殊现象,班级氛围相对沉闷。上课没有人和你回应,有时候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听懂,问了几遍懂了吗也没有人回应,对于我这种有时候脾气暴躁的人来说,有时候也有点无奈。
文科班还有个现象,就是抑郁症爆发集中地。截至目前,我们班有四个心理抑郁的,还有几个休学了还没回来,加上没回来的大概共有七八个。因为班主任是第一责任人,和这部分抑郁的学生相处也是一门艺术。我也渐渐学会了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和他们沟通。比如有个心理抑郁的,性格相对内向,我一般温柔和她说话,经常鼓励她,平常批改作业也会写一些表扬的句子。另外一个性格外向活泼,喜欢化妆和追星,我就会偶尔和她开开玩笑,赞美她可爱漂亮,甚至问问她用的化妆品首饰等等拉近彼此的距离。开学前都有和他们的家长、学校的心理老师沟通见过面,对于他们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或多或少都有点了解。这部分抑郁的同学,有些是轻微生病,有些则是重度抑郁,需要吃药加上定期治疗。原来只是听过抑郁症,但是近距离的接触却是当了班主任后。他们生病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学习压力,有的是因为学校同学人际关系处不好,有些是亲子关系恶劣等等。我们常人总会觉得也许这些压力并不算什么,但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某句话某件事也许就成为了压倒他们最后的一根稻草。
私下我也和心理老师沟通说,为什么他们有的人要以休学来暂时中断学业,心理老师给的反馈是休学是一种个人的选择。心理老师在我眼里一直是位和蔼、优雅的女士,最近和她沟通接触的比较多,有时候她会给我一种疏离、冷漠的感觉,比如我向她沟通最近班里某个心理问题的学生时,她仿佛在陈述一种客观事实,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去分析某个学生。可能这是心理咨询工作者和医务工作人员的特征,他们接触的多,见多了心理问题和生离死别,自然心态平和了吧。对于我这样感情相对热烈的人来说,偶尔还会觉得有点不习惯。
晚上有个家长微信和我说,孩子提出了明天不来上学,要办理休学的事情。这位学生一直坚持吃药,之前断断续续经常请假。据我的观察和科任老师给的反馈,她学习不认真,上课也经常睡觉或者走神。第一次段考她害怕考试结果,就临时以身体原因请假没来考试。只要不谈学习的事,她就表现得非常好,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校运会也参与跳舞。刚开始我对这个学生其实也有点看法,觉得她仿佛意志力薄弱,不够坚强,有时候会拿着抑郁症的旗号逃避一些学习的事情,私下我也找她谈了好几次话。她的父母对她非常关心,尤其是她的妈妈,让我觉得父母满满的爱意,母亲说起动情处,会当着我的面流泪无可奈何。有时候我也不知道学生究竟是不敢直面困难的一种逃避心理,还是抑郁带来这种的巨大心理压力。但是心理问题就像心理老师说的,有的人严重起来早上起床的动力都没有,甚至连出门都恐惧,有的人就像感冒发烧一样,只需要一阵子就可以恢复常态。我也不敢给学生压力,有的人抗压能力大一些,可以直面人生的困难,在逆境中飞翔。有的人能量相对少一些,也许对他们来说需要一个缓冲期,比如通过休学这种手段。
或许还对有些人来说,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走高考这条路,只要他们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无怨无悔,让他们去发展自己的爱好长处也未必是坏事。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有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