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子
究竟什么人,会拿本子当作礼物呢?
眼前的这个本子,是身材不大的Hobo一年手帐本。这个品牌原我也是听过,是属于价格本身不贵,但作为一个本子来说,却又可以算是小小的奢侈一本了。封皮和内页是分离的。麻布制成的书衣,黑色的实线勾勒着一只黄色的小狗,和叉着腰的蓝色小猫,似是在击掌,也像在牵手,周围各有一个红蓝黄相间的皮球,还有许多看不懂的英文字母,大抵是艺术家的名字。两侧层层叠叠的卡裆,细节处也很是妥帖。翻开内页,顺滑,轻薄。两指摸到纸张,短时间内可以隔着片幅感受到指尖的温度。我在网上搜索,该名为「巴川纸」。虽纤弱,却有着神奇的承载力,一般水墨很难将其染透。细密的方格,恰到好处地适配各种字号的书写。除去每日一张的份额外,还配有日程、衣食住行的记录页。在纸质的选择上毫不吝惜,更在布局的巧思上用尽了心思,也算是物有所值。
我该怎么把这一本写完呢?这应该算是第三个属于我的手帐本。第一本是5年前。19岁的我,从一段不怎么体面的感情中脱身。开始反思自己是否过于轻易与人恋爱,又如同垃圾一般将其丢弃。我怀疑自己是否有用心生活,于是购入一无名小本记录生活。空白的纸张上,我写写画画,贴纸、胶带一样不少。那一本记录了我2017年的全部生活,从认真生活直到遇见另外一个人,表白、热恋、争吵…直到满满当当地写完全部。
那一本的生活,在最后一个字落笔后结束。当时陪我的那个人,买了新的手帐本给我,这一次有所进步,因为此本也算是出身名门——Midori。上帝知道,我对文具本就一窍不通。Midori的本子到现在也成为我的首选,实在是美好的感情深入人心,让我爱屋及乌。至于为什么我唯一的小猫也叫Midori,那得去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里找答案。言归正传,那一本,我很珍惜,因为它比起上一本来说,真的贵不少,而且又是来自日本的洋货,就算没那么喜爱,我也勉强自己务必爱不释手,当心使用。也记录了些什么罢,我猜。毕竟后来送本子的人去了日本,其中也载入过我的思念和等待,抄写过《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这样宿命般的短篇小说。但终究这一本,是和我与上一人的感情一般,潦草荒废,无疾而终了。
在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我试图搞懂为什么会有人送我本子。就上一人而言,我认为是有想把自己喜欢的价值观通过物品的方式传递给对方吧。他送过我百乐的钢笔、midori的本子、CdG的裙子,我也曾一度认为这也是我所欣赏的。直到他去了日本,并了杳无音讯地留在那里,我才明白,我只是曾经路过过别人的梦想,并承载过他的希冀而已。至于我喜不喜欢,其实并不重要,在那段时间里,与他步伐一致地向前奔赴,就是这一本的全部意义。
有点可惜,写了4年,还差二十几页就快写完的第二本手帐,在2020年1月12日后,就再也没有记录过任何生活了,20个月之后,这本手帐也有了新的继任者。
回到开头的问题,究竟什么人,会拿本子当作礼物呢? Hobo男孩并不是一个爱送礼物的人,上次送还是我生日,就是现在敲字的电脑。送我的时候,他说「用这个电脑,想出好创意当上CD吧」,众所周知我的梦想就是当上senior copywriter,安安稳稳地过活,不过director,听上去到底是让人欢喜。与Hobo男孩的大部分相处的时间,我自认我是清醒的,是独立的。工作中的恋爱,大都带着分寸感和距离感,在对方身上花费一星半点的时间、一条社交动态,都值得细细斟酌。他送我电脑,送我乐高,都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合适礼物。在我看到一支绿色的,小小地篆刻着我名字的钢笔,还有这一个,有猫有狗的厚实小本子时,一种熟悉的柔软,在横竖格纹间发酵。虽然纸上无字可寻,但真情实感又处处流露。好像有关学生时代寄托在纸张上的纯情,在尘封许久后又被风吹起,似乎可以不必太胆小,也不必怕写不完而自我保留不去开始动笔,可以适当地,小心翼翼地,在笔尖释放一些轻柔的爱意。
我会用它来写什么呢?写我除了封皮上的这一只,还想要一只狗狗,写写人间无闲事挂心头的好时节,还有爱的混沌与崩溃,和有时忽明忽暗的希望。
生活总归是要告别前一页,放下前一本,同时翻着看向下一页,运气好了还可以写完下一本。只是对送我一个本子,一本日记的人怀有原始的感激。真的谢谢啦,让我的生活,有故事可以写。
-
豆友228795247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0 11: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