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生存报告
查看话题 >成都,一座并不安逸的城市
作者 | 时青言

1
早上上班走到楼下的时候,一位在小区打扫卫生的阿姨用本地话问了我句:“上班啊?”我面露惊诧之色,停顿反应了一会儿,微笑地回了句:“嗯!”
这个阿姨我见过,前天晚上下班后,我在小区门口把拆开的快递纸盒子给了她,她说了句“谢谢”,并问我“吃过晚饭了没”。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呢?如果你听过“近乡情更怯”这句诗,应该能够理解我当时的心情。
其实,我是在异乡,似乎只有在成都买了房子,我才能在情感上说服自己将其称为故乡,在这种语境下,“故乡”一词反倒有点奢侈的意味。阿姨稀松平常的问候在我心里惊起一圈又一圈的波纹,这种感觉很陌生,但又很温暖,温暖到眼泪会夺出眼眶那种。
在我老家,村里人在路上相遇总会隔老远问一句:“吃饭了没?”对面的人总会笑盈盈扯着脖子喊一句:“吃了,吃了!”其实,这两句话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打招呼方式,用以消除乡里乡亲见面不说话的尴尬,并示以友好。
多年以后,在大城市里的我,竟然会像想念故友一样,想念家乡里人与人之间的简单问候,曾经的“土气”倒是成了让我持续怀念的东西。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经在成都生活了四年,四年间,我一共住过五个地方搬了四次家,我觉着自己在这片土地上的切实经历能够让自己写出这个城市的真实厚度。
有人开玩笑说,成都的城市规划像个“棒棒糖”一样,以天府广场为中心形成的几环是棒棒糖上面的糖,而沿着天府大道一路向南的城市规划就像棒棒糖的棒。
城市规划是顶层规划,一个领导一个想法,据说曾有一个领导将指挥棒指向了北边,可见如今显得很颓败的北边也曾辉煌过。后来,新领导提出“向南发展”,这棒棒糖的棒便显现出来了。再后来,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政策背景下,“发展东边”也被提到了几乎同等的高度,这样下去,几年之后,成都的城市脉络应该是个“钥匙型”。
2
我居住的阵地涉及郊区、城中心、城南、二环等,从我的迁徙路线也可以看出来,成都的模样已经刻在了我的心里。总有人说“成都很安逸”,可本地人才知道,安逸的永远是棒棒糖的糖,而不是棒棒糖的棒。老成都的味儿只有在老城区才能寻觅得到,城南是崭新的一座城市,它和成都似乎无关。
来成都读研究生之前,我就暗自下定决心:“去深圳,以后绝不会留在成都。”那时,我稚嫩地将自己定位为“未来的职场女强人”,“职场女强人”应该去的地方是深圳,而不是“少不入蜀,老不出川”的成都。
但没成想,毕业后,我被爱情绊住了腿脚,在成都工作生活了多年。第一份工作的上班位置就在城南,那边聚集了很多年轻人,繁华,也很匆忙。我在夜间下班的时候,就坐在出租车里,安安静静地看着那些依然亮着灯的写字楼,午夜的灯光为我疲倦的脸上涂上了一层华彩。
由于工作原因,我经常会和政府端的客户打交道,从成都的部分领导层来看,他们是极不愿意拿“少不入蜀,老不出川”这句话来宣传成都的安逸去吸引外地的人进来,他们更想打破外地人对成都的固有印象,希望将成都塑造成像深圳一样具有内在拼搏精神的形象。
作为网红城市的成都,一直特别注重对外宣传,但实际的内核却不尽然。像穿了个花衣裳的叫花子,花衣裳只能蒙蔽一时,没有真才实艺如何谈长足发展。成都一直对外宣传的是“好吃的多,好玩的多,美女多……”,而这些词汇原本就同“安逸”划等号。不想宣传“安逸”,但又不得不用“安逸”来宣传城市,这其实也是成都的困局所在。
3
我现在租的房子外观很破,几乎没有小区,位于二环内,建于20世纪90年代。但也真别瞧不起它,这一片区域曾经是成都较早一批的富人区,只是现在许多富人都搬走了,墙壁受岁月侵蚀早已看不出当年的繁华。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这片区域房子的价格并不便宜,人气很旺。大致会有三种人在这里出入,一种是搬不走的老成都人,一种是为了好学区而在此蜗居的富人,还有一种就是像我这样的租客。
楼下的小公园每天都挤满了许多人,但还是老人居多。有人跳广场舞,有人打麻将、有人打牌、有人下象棋、有人散步、有孩子玩耍……好像时间在这里都不敢加快脚步一样,这是老成都所在的位置,安逸也只属于这里。
这座城市想把自己打造成世界文化名城,但论文化积淀,它远不如六朝古都南京深厚,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大概也只有古蜀文化了。但成都这座城市在文化塑造方面却很努力,只要能嗅到一点味道,它就能有底气把这一点味道变成香飘万里。
比如,提到成都让人直接联想到的可能是熊猫,但其实,在中国,野生大熊猫分布的区域还包括陕西和甘肃,可成都能做到让全国人民都以为全世界的熊猫来自成都。
还有来成都必去的两个知名景点,分别是杜甫草堂和武侯祠,杜甫草堂的准确名字应该被称为“杜甫主题公园”,因为这里是大型人造景区,所有摆设陈列都很新,像是一个达官贵人的府邸,根本看不出来杜甫当年的“穷”。再看武侯祠就更有意思了,这景点名字里的“武侯”当然指的是诸葛亮,可诸葛亮实际的葬身之处为陕西汉中市勉县的定军山脚下,成都的武侯祠据说是刘备墓推测的点位之一,刘备墓真正所在地仍然是个谜团。
4
说了这么多,其实也并不是要唱衰成都,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特点,这特点自然包括优点也包括缺点。就比如,成都一年四季光照少,如果你喜欢晴空万里的天气,这里并不适合你。但一切事物都有相对性,好的一面是,这里白天很少下雨,夏天不太热,冬天不太冷,气候比较养人。
在这里,太阳是受人喜爱的,越稀少就越珍贵,尤其在冬天,几乎没有人会选择在太阳出来的天气待在屋子里,冬天的阳光在这里更像是大自然的一种馈赠,你安静地仰着头,它轻轻地抚摸你,那一刻,就很美好。
可城市终归是城市,即便再包容也会有人际间的疏离感,年轻一辈可能很难再去理解“远亲不如近邻”这句俗语的真正意义,城市的格子间到底隔断了什么?
我总是白日梦般地希望自己能过上欧洲小镇里那样的生活,在一个村里,盘下一处房产,把房子里装修的舒适干净,房前房后都有自己的花园或菜地,生活便捷,能够兼顾工作赚钱。我其实在这样的环境生活过,只不过是小时候,房子破旧,园子里种的不是小资情调,而是摆脱贫穷的生计。
确是年纪越大越习惯回忆过往,甚至一句“你吃饭了吗”都能勾起这么多的情愫,以前,我总是在乡村憧憬一座城,现在,我总是在一座城回望被岁月斑驳了的乡村。
上一篇 《经常看黄片的人就是道德败坏吗?》

作者简介: 时青言,方方正正的90后,某知名大学硕士学历,不知名性教育平台“杏乐园”联合创始人。不是风一样的女子,是风也喊不回头的女子。我执笔,陪你买醉。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 时青言(shi_qingyan) ,相关权利为公众号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已获授权方需注明稿件来源,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时青言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宝妈独自带娃,最好的状态应是“大清净,大自在” (1人喜欢)
- 坚持做难且正确的事情,实现更大的价值
- 如果你也很焦虑,不如试试这个有效的方法 (2人喜欢)
- 全职妈妈:世界那么大,可突然觉着自己像个小丑 (1人喜欢)
- 1万多粉丝的公众号彻底消失了,我好难过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