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赔实录 | 杠杆百倍的百万医疗,不再面对灵魂拷问

近日咨询购买线上百万医疗要怎么理赔的人有点多,集中以我自己家的案例分享一下。
就医及治疗过程
2018年初我给我妈买一份百万医疗,等待期30天,有社保,选择的社保版,保费1436元/年。
2018年秋天,我妈跟我提起自己左乳有肿块,因为她身体一直都非常健康,比我的状态好多了,我根本就没想过会是癌症。安慰她就是增生,很多人都有。且当时我已经给她买了慈铭的体检套餐,就说做体检的时候看看,又拖了拖。
2018年11月去体检,除了B超还包括肿瘤标志物的检查。体检时还特地问了做B超的大夫,对方很确定的说肯定不是,后来肿瘤标志物的数值也很正常,也就没有在意。
2018年12月底的时候我妈说变得很大,而且不像原来是会可以推动的,感觉和皮肤粘在一起了。我摸了一下非常硬,那种触感我一个非从医人员都可以判断绝对不是正常的身体组织。我们先去了人少的中医附属检查,B超单出来,直径3cm多,边缘不清晰,内部有丰富血流信号,分级是4C,恶性的可能性非常大。
再到肿瘤医院请专家诊断,确诊就是恶性肿瘤。听完我们在体检中心的过程,医生说如果有怀疑一定要到医院专科问诊,体检中心不是医院。
这一点也希望大家可以吸取教训,如果我们更早一点到医院而不是等体检,体检之后又被误导,耽误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后期治疗的时候会更顺利一些。
治疗费用和理赔
整个治疗过程进行了很多项检查,6次化疗,左乳全切手术。没有淋巴转移,还属于相对比较早期,也不是比较为危险的三阴性乳腺癌,所以治疗相对是比较低的。
一共花费16万多,在医院治疗的费用大约5万,医保大约报销了3万左右,其他2万通过买的医疗保险100%报销了,其中最大的一笔单笔支出,是PET-CT,也叫派特CT,这一个检查花了1万,PET-CT可以更加精确的检查到全身其他部位是否有转移,对于医生的手术安排、治疗方案都非常有指导意义。
剩下的11万多百万医疗报了60%,自费了4万多。这些钱是院外购买的化疗药费,加上化疗后升白细胞的升白针及止吐针的费用。为了减少副作用,我们选择的是进口药,而这些社保不能报销,医院也没有这些药。只能在医院外面的专业药店购买,按照百万医疗的条款,没有经过社保结算,报销60%。
整个理赔的过程很顺利,我总结的主要有几点原因:
01健康时投保
我妈妈虽然接近60才买了医疗险,但是她身体一直非常健康,除了感冒发烧,基本没什么检查异常和就医记录。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没有这一点,后面的一切都没有意义。
02了解理赔规则
我对保险比较熟悉,理赔过程从报案到和医生的沟通都会注意符合理赔要求。
比如第一时间报案,越早报案,保险公司可以尽早开始调查,加快理赔时效。比如当时询问健康情况,我妈在买了保险半年后查出高血压,会跟医生强调说写清楚什么时候发现有高血压,而不是让医生简单写一句有高血压史,否则理赔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因为有既往史不符合健康告知的纠纷。
03产品线上理赔便捷
我选择产品线上理赔的方式比较便捷,按照要求整理好资料和材料线上提交理赔,同时寄送到保险公司,之后根据线上理赔进度就可以实时了解进度即可。
大半年的治疗我分了4次提交理赔,快的大约三四天到账(快递材料签收后),慢的两周左右。因为每次提交的都是过万的理赔,这个时间我觉得是OK的,完全可以接受。
04产品理赔后仍可续保
我们买的产品条款里有不会因为被保险人的健康发生变化或者发生理赔就不再续保。所以我们在第一次理赔完了以后,顺利的续保了第二年的保险,后续的理赔也都正常理赔了。
05包含外购药责任
市场上的百万医疗不是所有都包含外购药责任,而我们选择的百万医疗是包含外购药责任的,不然这11万都要我们自己支付。
别让自己和家人面对灵魂拷问
虽然报销完,我们还是自己负担了40%的外购药费用,但是选择进口药真的很有必要。第一次化疗,有一些脱发,但是食欲体能下降还不是很明显,后面几次化疗人一次比一次虚弱后面根本吃不下饭,如果是副作用更大的药,老人真的太受罪。
还有升白针,这个做化疗基本都要打的,进口的升白针出院的时候打一针就行,可以坚持到28天到下个疗程。国产的隔天就得来打,要来好几次,不仅折腾病人,大部分儿女的工作也很难协调。
6次化疗遇到了很多一起治疗的阿姨,有的家庭条件比较困难,只能用国产药。我记得有个也是外省的阿姨,第8次化疗,说实在受不了,能不能换个药,医生说这最后一次了,不能坚持坚持吗?阿姨说想起来就害怕,真的受不了再受一次那样的罪。医生说,那我给你换吧,社保不能报,费用是多少多少,阿姨没有说话,照顾她的丈夫也没有说话。沉默了一会,医生安慰说,再考虑考虑,最后一次咱们坚持坚持。
在医院,每天都会听到这样问话:“用进口的还是国产的?”,对于需要从自己积蓄里支出而积蓄又不多,还有房贷车贷,孩子要上学的家庭,真的是灵魂拷问。
希望每一个家庭,都不必遇到这样的灵魂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