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生死较量
所有情绪的背后,最终都会回到对死亡的恐惧,这世间,最难看破的就是死亡,那些选择毫不犹豫就自杀的人,她们是真的觉得自己走投无路了,让她们走到这一步的,也许就是日常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语言、表情、动作以及对他人情绪的忽视及冷漠。
唐多多突然就不愿意上拳击课了,一年级开始,为了她以后能有固定的作息时间来写作业,每天督促她晚上七点到九点学习,这样一来,拳击课就不得不停了,这一停,她就再也不愿意去上了。
昨晚带着她在小区里散步,她说,妈妈你应该来做一下我,体会一下小孩子的难处,我不爱拳击,我爱的是芭蕾,可你们都不喜欢我学芭蕾,非要我去学拳击。不过我现在也不想学芭蕾了,我只想当科学家,你看有什么科学家培训的课,有的话就给我报一个吧。
听到她这这远大的目标,不禁感叹,清远这小小的城市,我上哪去给她找培养科学家的地儿哟。
她如此抗拒,不禁又让我想起广州上课过程中导师提到的关于孩子的对抗问题,导师说,不要认为孩子斤斤计较,孩子每一次的对抗都是生死较量。
我仔细询问了唐多多不想上课的理由,她说太累了,作业要写到那么晚,拳击课又要上两个小时,上完课下来,累到都不想动,还有刘教练和贺教练都不在了,更加不想上。
拳击馆的教练流动性非常大,她的启蒙教练非常好,对她很有耐心,经常鼓励她,因此她喜欢,现在的李教练,比较严肃,训练强度也大,她就适应不了。
我说这些都是外部原因,你自己真正不想上的原因呢?
她答不出来,于她而言,她已经有了趋利避害的心理,没有人愿意吃苦,能不吃苦就不吃苦,她也许需要调整一段时间,先渡过一年级这个适应期,然后再慢慢的考虑上兴趣班的事情。
我始终认为,孩子不要拘在家里,要到广阔的大自然环境中去,窝在家里,其实大人并没有那么多的耐心陪伴孩子,孩子稍稍提些要求,就会引发大人内心深处的反感情绪,觉得孩子实在讨人嫌,怎么那么讨嫌呢?这样的标签下,大人不可能耐心的对待孩子,等待孩子的往往是粗暴的呵斥,更有甚者,会夹杂一顿竹笋炒肉,因此一到周末,我会带她出去玩,先满足她的心愿,玩她喜欢的手工以及夹娃娃,然后一起去书店坐一个小时,她看她的书,我看我的书,这样她开心我也开心。
这是我给她报兴趣班的初衷,有这两个小时的训练时间,她可以不用猫在家里盯着平板看,不用受到我们的斥责,还能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呢?只是现在情况有了变化,她觉得拳击给她带来了生死压力,因此抗拒,那我也得改变观念,尊重她的选择,因为导师也说过,所有情绪的背后,最终都会回到对死亡的恐惧,这世间,最难看破的就是死亡,那些选择毫不犹豫就自杀的人,她们是真的觉得自己走投无路了,让她们走到这一步的,也许就是日常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语言、表情、动作以及对他人情绪的忽视及冷漠。
四四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童言童语 (1人喜欢)
- 一眨眼间 (2人喜欢)
- 为什么一年到头白忙活?原因竟在这里
- 有在夜里痛哭的时间,为什么不起来看几页书呢? (2人喜欢)
- 身体留下的疼痛记忆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