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郄晓的母亲愁香——长跪之歌》(第一篇)
(按:手头保留的版本是早期,也即2008-09年郄晓新浪博客上的版本,我还记得初遇他时,还用的是电影学院时代的照片作头像,阳光映在雪山一般的额际,现在这些照片、连同他发的许多短诗、长诗、《韵知长情书》等散文,网上已经很难找到了,很遗憾当初虽然第一眼就认定是神品,只是没有意识到它们的霎生霎灭,只留下了这部光辉史诗——尽管它不屑于此。 作者曾对我亲述,这首诗不是写出来的,更象是从心到笔端汩汩流出来的。我看过一点他的笔迹,字形也如流线型(诗的一部分是在狱中完成的。当时狱友问他在写什么,他笑说,在写黄色小说呢,便即兴编了一个故事)。——这样的全程都进入所谓“心流”状态的创作体验,使流淌的能量贮存于句读中,不再面临斟酌,不再寻求解释,诗读变成唱经,这里的读者是全体,不再是个人。) 《郄晓的母亲愁香——长跪之歌》 郄晓 第一篇——还乡 最初的还乡,是漫长的还乡,走在晨昏线上的还乡。最初的故乡,是母亲的故乡。
母亲的故乡是平原的一个村庄。母亲的母亲,住在那个村庄。思念中安静的村庄中沉默的主人。
我的姥姥刘姓。还乡时,她的面容象寂寞的猜测,有着难言的令童心联想的表情,象是童心第一次领略年老的秘密。当童心庄重的领会年华的沧桑时,童心的等候发掘着直觉的契约,是从命运的玄音中许愿的咒符被细弦拨动。童心第一次领略时间的艰难。我和姥姥早已相识,然而命运的微妙会使得相见迁徙在相识之中。时间的朦胧是对思念的琢磨。思念是由勇气而凝聚为信念的毅志。直觉使得思念中的虚像捉摸母亲心中对于姥姥的印象。盼望有着阳光的烈性,可因时间的冷静而使得思念的烈性化为忧郁的浮躁。而母亲的安危于幻想的约定使浮躁静戒为安眠,对于姥姥的相见是年华的苏醒。
原来思念承载着年华。思念的玄奥是童心的兴趣,古老的兴趣。古老是静寂的,怀着悲悼般的忏悔。忏悔是可知觉的,然而悲悼却象秘语,泛生着崇拜。底蕴为无可知觉的沧桑,因而会有茫然的意外。
姥姥的目光凝静。姥姥的目光象最细渺的乐音,冷静的愁郁从天命中生出。悲情使得愁郁淡薄,达观的知礼是对岁月的知遇。姥姥的目光中隐含着岁月对她的感激。年代在目光中被慈祥所包容。姥姥的目光凝静象是对于超脱的神往以及对于解脱的守候。凝静中的寂寞已化为从容。她的童贞依然在她的瞳目中,透出回忆的美感。回想无时不刻的发生在宁静的目光中,回想象凝止的水音,波韵可以发生在无风的沉静中,而会便[使]风源感到诧异。回想环抱着她的目光,她的老年围拢着梦华。回想的环抱拱隆出虹灵般的钟鸣。我从她的生命中感受到了护佑。从她不易的经历中感受到了她对悲苦的阐释,她情愿承担我未知命运中的苦难,而她对于宿命的体会又知道命运的不可替代,可她的知礼与达观却赐予了我从容。最初看到对于从容的静观,是她目光的默语潜蕴的生命的动荡。动荡成为往昔时使得回想成为活力,对于动荡的安抚却是对于后代的祝福。
姥姥象最简约,最古朴的福音,使我领会到安心。我对母亲的信任在见到姥姥后发生了主见,原来她的母亲同样可信。姥姥的形象象是血缘的古脉的守护者,她提示着亲缘中圣洁的灵光,而血缘中永恒的许愿与祈祷和悔赎感染了浪漫的情怀,便岁月的漫长从命于理智的直觉。生命的灵性深蕴着暗喜,欢乐成为苦难中的悲伤之后的生命基调,苦难与欢乐发生了理性的思辨。而忘记了最初的雕琢者。童心可以体会天意,那是深沉却含着卓越的冒险的探求,象高贵的哀求,怀有呼号的善音,耳听回鸣着细声,从空灵中显韵的音踪,寻迹从天真中回想至天意。
姥姥的慈容上收留着迁徙,路遥在她的神情中被宽容,她象迁徙的护佑者。见到姥姥的时候,千里的迁徙才有了印证。迁徙中母亲的沉思,她的乡愁染忧孩子的心灵,是浪漫的患难,不会应验的幻想,而情愿立意的患想,比幻想忧郁,却似幻想的牵连。母亲对于她的母亲的思绪染于大地、河流、天兰、云白,与晨昏。黄昏的昏黄是夜的幼苗,波动而郁连。昏黄中的冥青从黑色中滤出,却比黑夜更早的现出情绪,遥远的想给思念以幻觉,因思念的古朴而使幻觉得以克制。冥青中的同情拂去了怜意,而使瞬时的悠逝与波荡的隐患中的忧伤询问色形,色形的怜意回旋,辽远,阔大,远饬,悠闷的天地之间的一切眼见的脆弱被敏感。
母亲的沉默的女儿的闻息是童心的兴趣。母亲的表情中印有姥姥的神情,深记的情愿与情感。最小心的观想,最隐秘的同感。思念是最悄然的智慧,最得意的聪明,最深沉的联想,最厚重的奇观,而又是天意降临于灵性的福慧。使母亲的女儿心加冕,使童心对于母恩崇敬。 母亲的母亲的老年神秘而悠远,触摸的愿望发生了失真。触觉被溶化,落翔于空中,空灵的寻根发生了知见。触觉浮化为精灵,精灵与许愿致还愿的波荡汇连。天远的寂静声昧中的梵声隐许静传,波缘的浅处与深沉洪染童心,洪染静沉着微渺,人的形象与神智的默契与守约寄予的伦理。
触摸的愿望被静心可怜。姥姥的目光透出古老的年龄,古老的显象哀伤着苍老,目光的底蕴藏着对于轮回的熟识,微观而浩渺。灵魂的记忆从瞳孔的深处藏住,流露些许的暗示,童心的真切同感,同悲为拯救而韵节。
触摸的心意,清凉的守候,沉静致生辰时兴冕的意志,童身中珍藏胎音,无法吟意的伫铭。怀胎中母亲授密生养的谱思,亲意的环碑饬植于肉体。怀胎十月,暗示十月,细语由母亲的心灵传来,弥合于诞生。
浮想具闪电的意志,却浪漫着云浮的姿容。怀色隐于光明的霞喻,翔诚于兰天,虔漫于昏黄与晨启的鱼白,而纳凉于烈日,劝慰烈火旧迹于静燃,拿深火的手浪迹涌于波涛,发生波澜的激情,激荡着潮汐的理智,回音日月之轮转。
童心的细节一一藏拢,记忆的浑明驻蕴广瞑,清目节律,静耳抚音。
平原的沉静,吐息出苍茫,苍桑情愿是遗忘的仇恨,而无法记忆仇恨的因果。平原的寂静,寻找着遗言,失去主人的遗言。而村庄象是界碑,失去了铭文的界碑。铭文化成了人,人是村庄界碑之上的文字。
村庄在迁徙的路遥中是稀少却广连的。村庄远少于田野,而村庄又是田野的归宿。夜晚的村庄的微茫的灯火显得村庄莫名的陡峭,夜晚使得大地显得悬疑。隐约的灯火忽闪出颤音,令表情回到心灵的弱音。迁徙幻化为静默,而随时间游走的是夜,这使得迁徙的体会怀着优柔的被迫。血缘由父母传说而来,亲情是必须历经的传奇。神经的兴味的经意使思念略略困倦。母亲的故乡是百思,妙想承念着思念的挫折。乡愁是硕想,却寄往寂静。
母亲的村庄是意愿的村庄,迁徙中路遇的村庄象是对于母亲的村庄的慕行与追随,村庄的气质因姥姥的存在呈现出母性的气息,母亲也是女儿,姥姥使母亲回到女儿,儿女又使女儿回到母亲。
田野的落步生出回音,童心可以领会的回音。田野栖息在母亲的童年,童年碰触了母亲的童年,瞬息的感伤激情童心无边的意志。母亲对于她的母亲的孝意伦理于思念,思念是伦理的思玄,思念是孝意的静妙。思念由离别而来,离别是命运于情感的提示。
姥姥的目光中闪烁着哺泽,母亲的婴幼之声被记忆为光韵,内中的格律已修养为空明。姥姥的苍老由未吟声的童谣而记为古老,童谣的灵处和谐母亲婴时的摇篮曲,摇篮的形幻隐于旋律,旋诉与律清和声旋悲与律苦。悲苦的清静是姥姥的善音,记谱于善意,而衡想于女儿,及女儿的儿女。血缘中的哀节即是血缘的忠贞。摇篮的节奏节律于血脉。
(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