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育的秘密(听书笔记)
最近走路时听了北京四中徐加胜老师的教育课堂《幸福教育的秘密》,和我的教育想法不谋而合,笔记如下(听的时候把要点记在备忘录里,复制粘贴过来很方便呀):
1.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影响孩子幸福的因素有很多,核心要素:有成就感,有温暖的情感(同周围的人能和谐的相处,有没有好朋友),有兴趣爱好,强健的体魄,幸福的婚姻…
同孩子相处除了学习,还得聊聊人生、爱好
2. 欲速则不达,教育得耐得住性子。不要抢跑,不能只看眼前的情况,要重视支撑分数背后的核心竞争力: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态度,思维品质。好的听课习惯,学会预习,复习和反思(有困境,想办法克服)
3.亲子关系的“癌症”:亲子关系很冷漠,紧张。若孩子觉得即使“我再怎么没出息,我的爸妈妈都爱我”,让孩子觉得父母“无条件”的爱,这样的想法会温暖他一生。培养孩子爱自己,心疼爱他的人。不要让孩子觉得你爱他是因为他给你“长脸”。
4.先做好自己再教育孩子。真正好的教育:表率意识,不要带着情绪教育孩子,在孩子面前要克制,从容
5.负面管教要定量:给孩子提他力所能及的要求,要尊重孩子发育规律
6.定位家长角色:给孩子温和而坚持订规则,讲明白;父母扮演自己擅长的角色,父母教育理念要一致(特别不能当着孩子面分歧)
7.养成习惯:倾听,反思,自立(提出要求不宜过多,但要坚持)
8.关于逆反:逆反这个词本身含有父母本位思想。教育其实是培养孩子自立,独立为目的的,是为分离做决定。“逆反”恰好是独立,自立的开始。尊重孩子自己做主,不要大包大揽。尊重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
9.学习动力不足:首先家长学会反思,他是否有十足的安全感,尊严;促进孩子的成就感,存在感,崇高感,使命感(和周围人和环境建立链接);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乐趣来自于自我超越,自我控制);同孩子设定可以小,近的目标
10.如何同孩子有效交流:不太好的亲子交流是单向的,说教的等,交流应该是双方对等的,尊重彼此的感受,交流的内容要丰富多元。交流的时机很重要,在吃饭的时候不要交流学习情况,特别是不好的学习情况;在孩子遇到困境,需要帮助时,适当的伸出手交流;给予孩子的交流有积极回应;交流在一个真实的世界。多陪孩子,交流就变成自然而然的事情
11.孩子内向不自信怎么办?首先要尊重孩子本来的状态;鼓励孩子发言前帮助做充分的准备。(不能只盲目鼓励)
12.如何养成习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一次要求养成太多的习惯,有重点地培养习惯,面面俱到必会面面不到。家长对习惯有清楚的认识。快速养成的习惯不靠谱,欲速则不达。近距离的接触,深层次的交流,高频率的敦促
13.如何让孩子爱上读书:最重要的是读书环境。可以同孩子共读一本书
14.孩子做事没计划怎么办?引导孩子自己做计划,制定目标,父母提醒。允许孩子犯错,在错误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