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寻古20D期】危险房屋(丹火线)
【街坊寻古20D期】危险房屋(丹火线)

【背景音乐】《地老天荒》关淑怡(暂不支持插播,请自己播)
◆◇◆◇◆◇◆◇◆◇◆◇◆◇◆◇◆◇◇◆◇◆
【导读】 留下记忆,便是留住历史……
行走于偏远的乡村,常常会看到同一条村子中,新、旧村落泾渭分明的景象。旧村一派破落,新村欣欣向荣。究其缘由,从居住的舒适度来看,现代钢筋混凝土民房显然更具优势。
古人素有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村落的发展主要是不断往外扩展,建新不拆旧。然而,从村民开始外迁的第一天开始,旧村和老房子就注定难逃丢空、破损、坍塌、消失的宿命。
老房子的衰亡,往往是从屋顶开始。长年的风吹雨打,日晒雨淋,瓦面和檩条最容易损坏,然后便是斗栱、梁架,接着是金柱、青砖墙体,最后倒下的一般是用麻石构筑的门额和门框。
令人忧虑的是,大部分现存祠堂和三间两廊民居集中修建于清末民初年间。这些百岁广府建筑历经沧桑,负重前行,纷纷被打上“危险房屋”的标签,仿佛走到了生命尽头,无力为继,令人伤感。修亦难,留亦难,看不到希望。祠堂拆剩一两间,民居任由它坍塌,这是不少旧村子的真实写照……
让我们走近这些正在消逝的村落,告别那些即将消失的人造危房……
【行程概况】 1、难度:★★★(全程约20公里,活动强度不大)。 2、方式:轻装活动,骑车+徒步 3、报名:仅限18-65岁街坊报名。 4、饮食:中午可吃快餐或者自带干粮。 5、承诺:十二人以下小团,额满即止,绝不增员。 6、行程:领队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微调行程顺序或者取消个别参观点。 7、天气:为避免影响大家的体验感,本活动仅在天气预告多云或者晴天时举办,若天气条件不理想,活动将取消或者延期。 8、风险:请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因涉及旧村改造,请确保在安全范围内行进,切勿擅自进入拆除作业区域和危险楼房。
◆◇◆◇◆◇◆◇◆◇◆◇◆◇◆◇◆◇◇◆◇◆
【行程安排】
第一站,华甫村。华甫村的改造已近尾声,幸存的古建筑无遮无挡,一览无余。村东的四约庙是附近四条自然村共同出资建造的庙宇,比较少见。


第二站,火村。火村是广州市传统村落。两组传统民居建筑群呈“八”字状分布于山岗前的平地,其中以花厅坊的建筑保留最为完整。






第三站,刘村。刘村大体上坐西朝东,有一条南北向的长街贯穿村落,历史上曾保留有不少传统民居建筑。但在旧村改造中,该村仅保留了数座古建筑,其他地方几乎被夷为平地,古村落的面貌荡然无存。



第四站,笔村。笔村的主街由一长一短两条长街组成,东西向的长街沿山岗前方平地向两端延伸,南北向的大道则通往远处的荔枝林。整座村落背山面水,意境深远。






第五站,丹水坑。丹水坑是广州东部一座海拔较高的山岗,也是以前黄埔、萝岗、增城三区的分界线。登高眺望,可见远处东江汇入珠江干流。因风水极佳,历史上成为了道教的洞天福地,也吸引了不少文人到此题诗刻字。


第六站,宏岗村。宏岗村位于丹水坑的东面,原离主干道。本来和丹水坑一样,是一处十分惬意的地方。但随着旧村改造的铺开,这里也不再是净土。


【行程节点】
8:45,地铁六号线香雪站E出口集中。(从公园前地铁站过来大约需要50分钟)
9:00,前往华甫村,参观华甫村历史建筑。
9:30,前往刘村,参观刘村历史建筑。
10:30,前往火村,参观火村历史建筑。
12:30,用午餐。(干粮或者快餐)
13:00,前往笔村,参观笔村历史建筑。
15:00,翻越丹水坑山岗,参观丹水坑历史建筑。
16:30,前往宏岗村,参观宏岗村历史建筑。
17:00,地铁十三号线南岗站解散。
【活动轨迹】

【项目声明】
《街坊寻古》系列乡土历史导赏项目是一个由本地志愿者发起,旨在推介本地乡土历史文化的公益项目。本项目的特点是尝试以户外活动的要求和程式开发和包装数十条主题乡土寻古路线,提供详细方案设计、古迹名片、路线轨迹及领队指导,以期达到降低活动门槛,提高活动专业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的目的。本项目每年四期,一季一期,每期推荐一条主题乡土寻古导赏路线,同步在各类平台展示和推介。
本公益项目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求留美丽路线于坊间。所有图文、路线、轨迹资源完全开放共享,无偿使用。但保留版权和署名权,不接受买断资源,不接受排他性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