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创始人“大包大揽”,害处多!
公司治理:创始人“大包大揽”,害处多!
前阵子和一个公司市值刚刚过百亿的创始人朋友聊天。
他说:“最近遇到了难题,公司经过飞速发展进入了瓶颈期。部门旁大,各部门交上来的方案总不能让我满意,会议从早上排到晚上。每天都是开会。”
我问“那你是怎么处理的?”
老板朋友耸耸肩膀道:“我把几个部门的负责人叫来集中培训,让他们先领会我的思想,然后再按着我的意思回部门安排工作。”
我追问道:“有效果么?”
他傲娇道:“还不错,他们终于能按着我的意思工作了。我现在准备把所有部门都按着这个思路培训。”表情开心的好像一个刚打胜了一局王者荣耀的小朋友。
我负又问道:“可是你确定你就是对的么?如果你错了,那你就像黑客帝国的病毒一样把整个公司的人都复制成了自己。整个公司的系统就会因为你的一个错误决定崩溃了。”
老板显然没有想到我会问这个问题,愣了一下答道:“我不会错的。”不过语气显然没有那么坚定了。
果不其然,在今年下半年的互联网行业风波中,老板的公司因为前期经营模式过于单一奔放,现金流不足,并且陷入了一波波诉讼中,整个人苦不堪言。而公司员工因为习惯了老板的“一言堂”,在这次危机中完全提不出有效的意见,每个部门都等着已经疲惫不堪的老板发命令做决定,搞得老板苦不堪言,后悔没听我的意见缺悔之晚矣。
......
的确创始人“以我为本”,是创业公司一种特别常见的现象。这种管理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管理效率,但也存在很多隐患,特别是当公司扩大时,如果此时没有搭建完善的管理机制,会严重制约公司的效率,比如:团队缺乏成长动力,老员工跟不上团队节奏,新员工成长缓慢;没有适当的赏罚机制,员工散漫,执行力差;常常是策略一大堆,却始终难以落地。而创始人“一言堂”,以“人治”代替“法治”,会严重阻碍公司的发展,最终让公司管理这件本身很严谨的事务变得死板、无效,甚至当公司出现问题时使公司的管理难以为续。
那么一家公司如何才能长远发展呢?
一家公司想要长远发展,就要以管理为驱动,搭建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一、要做好管理,就做好员工的选、用、育、留;二、选好人并不代表万事大吉,同样一批人,在不同的搭配组合之下,团队表现可能有天壤之别。这就如同阴阳五行,相生相克间通过不同的组合可以造化万物,亦可以毁灭万物。而公司的管理者就是那个能掌握公司阴阳五行的师傅。顺势而为则万物生,逆势而行则万物灭。而顺逆只见不能凭自己的经验和喜好,一定要见和当下形势多听过来人的建议。
那么怎样才能妥善的处理好公司治理的问题呢?
首先,创始人要忘记公司创始时的粗放型管理模式。认识到很多靠着顽固和执拗而等到的行业趋势红利带来的成功,更多是靠创始人的运气,残忍的说和创始人的能力并没有太直接关系;认清自己不是神,不能任性,这点很重要!盲目自大听不进他人的劝诫,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性格固执的企业家,在企业成功后又会因为决策失误不听劝戒,使得企业陷入意想不到的困境的根本原因。正所谓成也风云、败也风云。而戒初戒盛,才是一个企业得以良性发展的根本。
其次,要充分了解当下市场化的公司管理模式,和每位员工的特性;正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了解员工的特性,把他们放到合适的岗位,发挥他们的特性,让他们在喜爱的岗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那么守在对岸的创始人每天的日子自然轻松有趣的多。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然后,结合上述经验结晶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比如文化管理、战略管理、绩效管理等,然后在实际运用中把它变成适合自己公司的模式,让公司可以在正确的趋势中自行运转。当然找个有企业管理运营经验的老师作为企业管理顾问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老师有着自己丰富的企业管理顾问经验,可以根据你的企业现在的一些特质预测到你的未来,从而通过调整当下的“运营模式”以求达到更好的未来预期。
综上所述,那么创始人就可以放下董事长的位置,投身到更多的社会交往活动中,开放自己的眼界,增长自己的能力,为下一次公司的飞速发展做准备。
最后,愿我的这些小小的人生经验可以帮每一位创业者在公司治理的道路上少走弯路,祝大家生意顺利,平安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