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了一个综艺reaction专属豆列,谈谈第一次封闭小组之旅。
豆列传送门 综艺reaction,正常情况下追舞台竞演类综艺,包括国产101系选秀、披哥追哥,街舞、我歌、声临其境(如果还有的话),纯单人solo的音综暂时不考虑。
🍀🍀🍀🍀🍀🍀🍀🍀🍀🍀🍀🍀🍀
最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蛮开心的,以前追综艺只是自己悄悄写个reaction,如今发现和大家一起讨论唠嗑确实更有意思。
说说感悟吧,其实也是在给自己立个flag🚩吧——“以后reaction只在长评区开贴,坚决不加入任何非豆瓣官方小组,再犯剁手”。
披哥专组的体验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有经验也有教训。其中最大的感悟就是,综艺模块确实与影视模块有很大区别,环境风气也不同,这可能就是豆瓣官方组与娱乐私组的区别吧。即使披哥嘉宾的年纪都不小了,观众整体会成熟一些,但披哥专组依然还是摆脱不了娱乐私组的属性。
真人秀还是与电视剧的纸片人角色不同的,观众的艺人立场比剧粉要强势很多,阵营划分与排斥抱团更为明显,也让我意识的自己的这种不肯和稀泥的风格还是会带来诸多麻烦的,尽管更评的过程中已经很悉心的回避降低各种翻车的风险了,但在最终效果上确实没有达到预期。
电视剧专组是开放小组,没有入组门槛,表达观点更为自由,反驳的人也会不计后果,这样容易激化矛盾冲突,却也更容易让我发现矛盾的症结而及时处理。封闭式小组有门槛,组员会为了保护自己的房子而一忍再忍,误会或分歧没有及时沟通,时间长了更容易带着有色眼镜选择屏蔽甚至乱贴标签颠倒黑白。
我不喜欢玩端水式点评,压抑喜好的违心之言不如不说,商业互吹确实可以有效回避争端,但与此同时也失去了人作为思考个体的特性。豆瓣不是超话,虽然随着专组代替讨论区的功能变更,豆瓣确实越来越粉圈化,但我依旧很固执的想开辟一个专楼专贴,至少让楼内可以探讨性交流互换意见,回到多年前豆瓣还是论坛讨论区那时的氛围。虽然这个理想是有点天真,操作起来也颇有难度,但这可能就是我的执念吧,也是我入驻豆瓣开始写国产剧评的初心。
🚩flag,也是提醒我自己,没有热赞且可以删留言撵杠精的长评区更适合我。既然无力改变世界,那么适当妥协就是最佳选择。尝试一次足够了,不会被同一块石头再绊倒。
百里苏苏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一姐真可以啊❗被我刚正面了,滑跪❓❗ (1人喜欢)
- 豆瓣又出鬼故事,短评又被改了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