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出你的书影音月度小结
查看话题 >读书笔记(四)
今天立冬,窝在家里把《人类简史》读完,打开手机看看"100 Dots",今年时间进度85%,好像每年都会在这个时候感慨一番“时光飞逝”。
距离上次读书笔记,差不多2个月,这期间最喜欢的书是是枝裕和的《有如走路的速度》。
这本书是在图书馆意外发现的,我们区图书馆有一个书架专门放“后浪“的书,每次去还书,我都很轻车熟路地绕到那里,看看是否到了新书。这本《树下长椅》就是这样遇见的,很久之前就想读它了,因为觉得有点贵,图书馆又一直“查无此书”,只能等待。时间久了,就忘了,很多了不起的小想法可能也就是在这搁置和漫不经心中被遗忘的吧。
故事很简单,主角也就一个,一棵普通大树下的普通长椅,甚至不知道它在哪个国家哪个城市的哪一条路,但这些似乎也不重要。这是长椅的一生,也像极了我们的一生,看见喜怒哀乐,听见你我他的秘密,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来来往往,我们四处张罗。最终长椅结束一生的工作,找到自己最初的命中注定的归宿,而我们也是。
虽然终究是被新的椅子替代,但它曾给人们带来幸福和慰藉不会磨灭,永存彼此的心中。文本很少,读起来也很快,要说好在哪里,却又一时语塞。
荒木经惟的书,一直都是在书店翻阅的,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大胆”、“鬼魅”、“张狂”...所以当我在正规的图书馆里看到他的书时,震惊大于惊喜,不过里面没有什么大尺度的内容,只是平静地在说“秋天的故事”。
当时也正好是初秋,觉得十分应景,便借来读,虽然只是灰色的街道,有些地方甚至杂乱,但看久了精修的图,在看这走走逛逛拍出来的街道,倒有些不真实了,加上日本的街道人烟稀少,更显寂静。突然想起,当秋天刚刚来的时候,那阵子,大楼空调也关了,也不怎么去热热闹闹的游泳馆了,觉得日子变安静了,身边的同事也转过身来问:怎么今天这么安静。这就是秋天的声音吧。
比起照片本身,我更喜欢荒木经惟和妻子阳子的对话,不理解就直接说,不喜欢也表达出来,意见不合倒也没事。但最后的后记真的让人难过,像秋天一样的孤独感…
这本书也是想了很久,然后逐渐淡忘,但又在某一天猛地想起,那就赶紧读起来。
本以为只有文字,谁曾想,书中还藏着很多可爱的小插画,每一幅我都很喜欢,每一幅。
但现在去回想里面的内容,想不出的具体的一篇来,散文里说的都是些小事,内心的一些个人想法,娓娓道来,只觉得亲切、平和,在看《海街日记》般的感觉。
我先偶然发现了一个插画师,然后在她微博偶然看到这本书,不知道为什么,明明不熟悉,二话不说买来读。
读起来真的很快,以至于很多人评价“不值这个价“,我觉得不错。像美食番一样,此类的漫画应该不少,但我觉得每一本都有它的个性,虽然天下美食怎么画都差不多,但每个画画的人不同。《深夜食堂》是缤纷的夜景,《和歌子酒》是温暖的冬日正午,《京天吃什么》有着夏季烈日的蓬勃,里面的画面总让我想起从前一个人生活的日子和心情,作者在拼尽全力地生活下去呀,充满勇气和热爱!
但也有一点点不足:篇幅确实太短了。
这本书已经记不得是哪一天开始读的了,因为实在太久了,久得仿佛智人出现后的这7万年。先是在图书馆借到不准再续借-因为续借多次并且其中一次超期未还,系统不允许我再借,只能自己买,买来后,读到今天才读完。
人类的历史哪怕只是简单说说也是说来话长,整体的叙述逻辑还是很明朗的,世界史其实在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学得滚瓜烂熟了,但是作者总能提出一些反向思考以及一些我们忽略的小问题。读完从前的历史,对人类、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我觉得最精彩的还是结尾的大胆猜测,作者也是想鼓励大家,打开格局、勇敢想象,未来很可能会出现像当初无法预料的智人一般的新人类、新生物。这些问题,不读书,大部分人都不会去想,毕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就已经很费神了。
想起培根那句“读史使人明智”。
期待冬天和新书......
陈豌豆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回顾我的一季度(关于读书的反思)
- 24年读书笔记 PS:25年1月第一周,我终于读上了《猫鱼》 (2人喜欢)
- 2024:更加聚焦,变得柔软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