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十六国纪之后秦
●●三世(苌 兴 泓)姚苌以孝武太元九年立,至泓三世,以安帝义熙十三年而灭,凡三十二(32)年。
●384年(白雀元年)
春,前秦主坚伐晋,大败而还,北地长史慕容泓起兵华阴。坚遣兵讨之。
夏四月,泓闻秦兵且至,惧,帅众将奔关东。秦巨鹿公睿欲邀之,司马姚苌谏之,不从,睿为泓所杀。苌遣龙骧长史赵都、参军姜协诣坚谢罪。坚怒,杀之。苌惧,奔于渭北,遂如马牧。西州豪族尹详、赵曜、王钦卢、牛双、狄广、张乾等率五万余家,咸推苌为盟主。
苌字景茂,南安赤亭羌人也。少聪哲,多权略,廓落任率,不修行业,诸兄皆奇之。随兄襄征伐,每参大谋。襄死,仕秦历郡守、刺史,封益都侯。
初,苌随杨安伐蜀,尝昼寝水旁,上有神光焕然,左右咸异之。及坚南伐,以苌为龙骧将军、督益梁二州诸军事,谓苌曰:"朕本以龙骧建业,龙骧之号未曾假人,今特以相授,山南之事一以委卿。"左将军窦冲进曰:"王者无戏言,此将不祥之征也,惟陛下察之。"坚默然。至是遂如冲言。
苌遂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大赦,改元白雀,称制行事。以天水尹详、南安庞演为左、右长史,南安姚晃及尹纬为左、右司马,天水狄伯支、焦虔、梁希、庞魏、任谦为从事中郎,羌(姜)训、阎遵为掾属,王据、焦世、蒋秀、尹延年、牛双、张乾为参军,王钦卢、姚方成、王破虏、杨难、尹嵩、裴骑、赵曜、狄广、党删为将帅。
时鲜卑慕容冲与坚相攻,众甚盛。王将西上,恐冲遏之,乃遣使通和,以子崇为质于冲,进屯北地,厉兵积粟,以观时变。坚先徙晋人李祥等数千户于敷陆,五月,祥及北地、新平、安定羌胡降者十余万户。
六月,坚自帅步骑二万来伐,王拒战败绩,弟镇军尹买死之。王复击坚于赵氏坞,大破之,获坚将杨璧、徐成、毛盛、齐午等将吏数十人,皆礼而遣之。
冬十月,前秦宁朔宋方率骑三千从云中将赴长安,王自贰县要破之,方单马奔免,其司马田晃率众降。
王闻容慕冲攻长安,议进趋之计,群下咸曰:"宜先据咸阳以制天下。"苌曰:"燕因怀旧之士而起兵,若功成事捷,咸有东归之思,安能久固秦川!吾欲移兵岭北,广收资实,须秦弊燕回,然后垂拱取之。兵不血刃,坐定天下,此卞庄得二(虎)之义也。"于是留长子兴守北地,使宁北姚穆守同官川,自将众攻新平,前秦太守苟辅拒破之,死者万馀人。
●385年(二年)
春正月,王留诸将攻新平,自略地至安定,擒前秦将苻珍,岭北诸城尽降之。
夏四月,诸将攻克新平,斩苟辅。
秋七月,王自故县如新平。
坚弃长安,奔五将山。坚司隶校尉权翼、尚书赵迁、大鸿胪皇甫覆、光禄大夫薛赞、扶风太守段铿等文武数百人来奔。王遣骁骑吴忠率骑围五将山,执坚而还。
八月,王求传国玺于坚,坚不与,辛丑,王遣人缢坚于新平佛寺。谥坚曰壮烈天王。【此真卞庄之刺二虎】
是岁,西燕主冲遣其车骑大将军高盖率众五万来伐,战于新平南,大破之,盖率麾下数千人来降,拜散骑常侍。
●386年(三年→建初元年)
春正月,王如安定。
西燕主冲率众东下,长安空虚。卢水郝奴称帝于长安,渭北尽应之。扶风王驎有众数千,保据马嵬(堡)。奴遣弟多攻驎。夏四月,王伐驎,破之,驎走汉中。王执多而进攻奴,奴降,王遂如长安。
夏五月,陇西鲜卑匹兰执前秦将王广来送。
王即皇帝位于长安,大赦,改元曰建初,国号大秦,改长安曰常安。追尊父弋仲为景元皇帝,立妻虵(she二声)氏为皇后,子兴为皇太子。置百官。自谓以火德承苻氏木行,服色如汉氏承周故事。
徙安定五千馀户于长安。
秋七月,前秦平凉太守金熙、安定都尉没弈干(于)与左将军姚方成战于孙丘谷,方成败绩。帝以弟征虏绪为司隶校尉,镇长安;自将如安定击熙等,大破之,遂如秦州。帝弟硕德自称征西将军,聚众于冀城以应之,与前秦秦州刺史王统相持。帝自安定引兵会硕德攻统,天水屠各、略阳羌应者一(二)万馀户,前秦略阳太守王皮以城降。
九月,王统以秦州降。因飨将士于上邽,以硕德为使持节、都督陇右诸军事、征西将军、秦州刺史、领护东羌校尉,镇上邽。
前秦主丕为西燕主永所杀。
冬十月,帝还安定,修德政,布惠化,省非急之费,以救时弊,闾阎之士有豪介之善者,皆显异之(闾阎,指平民)。
十一月,前秦南安王登即尊号于枹罕。登攻克南安,遂攻硕德于上邽,帝自往救之。与登战于胡奴阜,帝中箭,走还上邽,使硕德统众。以太子兴镇长安,自拒登于瓦亭。
●387年(二年)
春正月,徙秦州豪杰三万户于安定。
夏四月,登大将军杨定攻姚硕德,硕德下陇过泾阳,为登太师苻纂所败。帝自阴密救之,纂退屯敷陆。
秋七月,帝攻彭沛谷堡,陷之,沛谷奔杏城。帝还阴密,以太子兴镇长安。
八月,西燕攻前秦冯翊太守兰椟(犊),椟遣使请救。帝将赴救,尚书令姚旻、左仆射尹纬等言于帝曰:"苻登近在瓦亭,陛下未宜轻举。"帝曰:"登迟重少决,每失时机,闻吾自行,正当广集兵资,必不能轻军深入。两月之间,足可克此三竖,吾事必矣。"九月,遂师次于渥源,前秦将苻师奴率众来距,大战,败之,尽俘其众。屠各董成等皆降。
冬十月,帝进击西燕主永于河西,走之。兰椟复列兵拒守,帝攻之,十二月,擒椟,遂如杏城。
左将军姚方成攻前秦雍州刺史徐嵩垒,拔之,斩嵩。西燕征西王宣率其众来降。
●388年(三年)
春二月,登军朝那,帝军武都以拒之。遂相持自春至秋七月,屡战,互有胜负,至是各解归。初,关西雄杰以苻氏既终,帝雄略命世,天下之事可一旦而定。帝既与登相持积年,数为登所败,远近咸怀去就之计,唯征虏齐难、冠军徐洛生、辅国刘郭单、冠威弥姐婆触、龙骧赵恶地、镇北梁国儿等守忠不贰,并留子弟守营,供继军粮,身将精卒,随帝征伐。时诸营既多,故号帝军为大营,大营之号自此始也。
冬十月,帝还安定。登就食新平,帅众万馀围帝营,四面大哭,帝命营中哭以应之,登乃退。
是岁,大雪。帝下书深自责罚,散后宫文绮珍宝以供戎事,身食一味,妻不重彩。将帅死王事者,加秩二等,士卒战没,皆有褒赠。立太学,礼先贤之后。
●389年(四年)
春三月,登留辎重于大界,自将轻骑万馀攻安定。夏五月,帝帅众救之,屡战不利。乃遣中军姚崇袭大界,登败崇于安丘。
秋七月,登攻右将军吴忠等于平凉,陷之,八月,遂据苟头原以逼安定,诸将劝帝决战,帝曰:"与穷寇竞胜,兵家之下。吾将以计取之。"(平凉,十六国前秦置平凉郡,并于今城区西北筑平凉城。苻坚欲讨平前凉,故名平凉)。帝留尚书令姚旻守安定,夜帅骑三万袭登辎重于大界,克之。诸将或欲因登骇乱击之,帝曰:"登众虽乱,怒气犹盛,未可轻也。"遂止。登收馀众退屯胡空堡。帝以安定地狭,且逼于登,使硕德镇安定,徙安定千馀家于阴密,遣弟征南靖镇之。
九月,登之东(西)也,帝使姚硕德置秦州守宰,以从弟常戍陇城,邢奴戍冀城,姚详戍略阳。杨定攻陇、冀,克之,斩常,执邢奴,详奔阴密。【秦州算是杨定地盘了】
冬十二月,帝使东门任瓫诈遣使招登,许开门纳之。登不应。登将雷恶地率众来降,以为镇军(东)将军。
是岁,立社稷于长安。百姓年七十有德行者,拜为中大夫,岁赐牛酒。
●390年(五年)
春三月,帝攻登扶风太守齐益男于新罗堡,克之。登攻天水太守张业生于陇东,帝救之,登引去。【大界之战后苻登战力明显削弱了】
夏四月,前秦镇东魏揭(褐)飞自称大将军、冲天王,帅氐、胡攻安北姚当成(城)于杏城,镇军雷恶地叛应之,攻镇东姚汉得于李润。帝潜引精兵一千六百赴之。褐飞等尽众来攻,帝固垒不应,遣中军姚崇帅骑数百出其后,大破之,斩褐飞等万余级。恶地请降。
帝命将军当成于营处一栅孔中莳(shi四声)树一根,以旌战功(莳,种植)。岁余,问之,当成曰:"营所至小,已广之矣。"帝曰:"少来斗战无如此快,以千六百人破三万众,国之事业,由此克举。小乃为奇,大何足贵!"
贰城胡(匈奴)曹寅、王达献马三千匹。以寅为镇北将军、并州刺史,达镇远将军、金城太守。
南羌窦鸯率户五千来降,拜安西将军。
秋七月,冯诩人郭质起兵于广乡以应登。郑县人苟曜聚众数千来降,帝以曜为豫州刺史,遣讨郭质。冬十二月,曜击质于郑东,败之,质奔洛阳。
●391年(六年)
春三月,登自雍攻安东金荣于范氏堡,克之。遂渡渭水,攻京兆太守韦范于段氏堡,不克,进据曲牢。
帝下书,有复私仇者,皆诛之。将吏亡灭者,各随所亲以立后,振给长育之。
夏四月,豫州刺史苟曜密召登。登自曲牢向繁川,军于马头原。五月,帝引兵逆战,为登所败,右将军吴忠死之。姚硕德谓诸将曰:"上慎于轻战,每欲以计取之。今战既失利,而更逼贼者,必有由也。"帝闻而谓硕德曰:"登用兵迟缓,不识虚实,今轻兵直进,迳据吾东,必苟曜竖子与之连结也。事久变成,其祸难测。所以速战者,欲使竖子谋之未就,好之未深,散败其事耳。"进战,大败之,登退屯于郿。
登兖州刺史(强)金槌以新平降。帝轻将数百骑入槌营。群下谏之,帝曰:"槌既去苻登,复欲图我,将安所归!且怀德初附,推款委质,吾复以不信待之,何以御物乎!"群氐果有异谋,槌不从而止。
秋七月,登攻新平,帝救之,登引去。冬十二月,登又攻安定,帝如阴密以拒之,战于城东,败之,登退据路承堡。帝置酒高会,诸将咸曰:"若值魏武王(即姚襄),不令此贼至今,陛下将牢太过耳。"帝笑曰:"吾不如亡兄有四:身长八尺五寸,臂垂过膝,人望而畏之,一也;当十万之众,与天下争衡,望麾而进,前无横阵,二也;温古知今,讲论道艺,驾驭英雄,收罗隽异,三也;董率大众,履险若夷,上下咸允,人尽死力,四也。所以得建立功业,策任群贤者,正望算略中一片耳。"群臣咸称万岁。
帝下书令留台诸镇各置学官,勿有所废,考试优劣,随才擢叙。
●392年(七年)
春二月,登骠骑没弈干(于)帅户六千来降,以为使持节、车骑将军、高平公。
夏六月,帝寝疾,命姚硕德镇李润,尹纬守长安,召太子兴诣行营。征南姚方成言于兴曰:"今寇贼未灭,上复寝疾,王统、苻胤等皆有部曲,终为人害,宜尽除之。"兴于是诛苻胤、王统、王广、徐成、毛盛,乃赴召。兴至,帝怒曰:"王统兄弟是吾州里,无他远志,徐成等昔在秦朝,并为名将。天下小定,吾方任之,奈何辄便诛害,令人丧气!"
秋七月,登闻帝疾病,进逼安定,去城九十馀里。八月,帝疾小瘳,出拒之,登遂还雍,帝亦还安定。
是岁,帝下书,兵吏从征伐,户在大营者,世世复其家,无所豫。
●393年(八年)
夏五月,登右丞相窦冲叛,六月,冲自称秦王,改元元光。秋七月,登攻冲于野人堡,冲遣使求救。帝议击之,尹纬言曰:"太子纯厚之称,著于遐迩,将领英略,未为远近所知。宜遣太子亲行,可以渐广威武,防窥窬之原。"帝从之,戒兴曰:"贼徒知汝转近,必相驱入堡,聚而掩之,无不克矣。"兴军至胡空堡,登闻之,引还,兴因袭平凉,大获而归,咸如帝策。使兴还镇长安。
帝下书除妖谤之言及赦前奸秽,有相劾举者,皆以其罪罪之。
晋平远将军、护氐校尉杨佛嵩率胡蜀三千余户来降,晋将杨佺期、赵睦追之,九月丙戌,败佛嵩于潼关。遣姚崇赴救,大败晋兵,斩赵睦。以佛嵩为镇东将军。
冬十月,帝疾甚,还长安。帝如长安,至于新支堡,疾笃,舆疾而进。梦苻坚将天官使者、鬼兵数百突入营中,帝惧,走入宫,宫人迎帝刺鬼,误中帝阴,鬼相谓曰:"正中死处。"拔矛,出血石余。寤而惊悸,遂患阴肿,医刺之,出血如梦。帝遂狂言,或称"臣苌,杀陛下者兄襄,非臣之罪,愿不枉臣。"
十二月己亥,帝至长安,召太尉姚旻、尚书左仆射尹纬、右仆射姚晃、尚书狄伯支及将军姚大目入禁中,受遗诏辅政。谓太子兴曰:"有毁此诸公者,慎勿受之。汝抚骨肉以恩,接大臣以礼,待物以信,遇民以仁,四者不失,吾无忧矣。"姚晃垂涕问取苻登之策,帝曰:"今大业垂成,兴才智足办,奚所复问!"【就是姚苌也不知道该拿苻登怎么办】
庚子,帝崩,时年六十四,在位八年。兴秘不发丧,以叔父绪镇安定,硕德镇阴密,弟崇守长安。兴自称大将军,以尹纬为长史,狄伯支为司马,帅众伐登。
兴字子略,帝之长子也。苻坚时为太子舍人。帝之在马牧,兴自长安冒难来奔,立为皇太子。帝出征讨,常留统后事。及镇长安,甚有威惠。与中舍人梁喜、洗马范勖等讲论经籍,不以兵难废业,时人咸化之。
●394年(九年→皇初元年)
春正月,登闻帝崩,尽众而东,二月,攻屠各姚奴、帛蒲二堡,克之。咸阳太守刘忌奴据避世堡以叛,兴袭忌奴,擒之。
夏四月,登自六陌趣废桥,始平太守姚详据马嵬堡以拒之。兴遣尹纬将兵救详,纬据废桥以待登,登急攻纬。与战,大破之。其夜,登众溃,单骑奔雍,复奔平凉,收集遗众,入马毛山。
五月,兴始发丧行服,即皇帝位于槐里,大赦,改元皇初,遂如安定。谥先帝苌曰武昭皇帝,庙号太祖。
登请救于河南王乾归,乾归遣骑一万救之,秋七月,登引兵出迎乾归兵。帝自安定如泾阳,与登战于山南,斩登。散其部众,归复农业。徙阴密三万户于长安,分大营户为四,置四军以领之。以登后李氏赐姚晃。
安南强熙、镇远杨多叛,推窦冲为主。帝自将讨之,军至武功,多兄子良国杀多而降,熙奔秦州,冲奔汧川,汧川氐仇高执送之。冲从弟统率其众来降。
冬十二月,帝遣使与后燕结好,并送燕太子宝子敏于燕。【那边慕容垂连并兖都打下来了,这边才刚刚干掉苻登,看着真累】
●395年(二年)
秋九月,燕太子宝率众伐魏,帝遣杨佛嵩将兵救魏。
是岁,封叔父绪为晋王,硕德为陇西王,弟崇为齐公,显为常山公,征南靖及功臣尹纬、齐难、杨佛嵩等并为公侯,其余封爵各有差。
魏攻鲜卑薛勃于贰城,勃遣使请救,使齐公崇赴之。魏师既还,勃复叛,崇伐而执之,大收其士马而还。
追尊庶母孙氏为皇太后,配飨太庙。
杨盛保仇池,遣使请命,拜使持节、镇南将军、仇池公。
●396年(三年)
是岁,鲜卑越质诘归帅户二万叛西秦来降,帝处之成纪,拜镇西将军、平襄公。
遣陇西王硕德讨平凉胡金豹于洛城,克之。进讨天水姜乳于上邽,乳帅众降。以硕德为秦州牧,镇上邽。征乳为尚书。强熙及休官权千成帅众三万共围上邽,硕德击破之,熙南奔仇池,遂归晋。硕德西击千成于略阳,千成降。
令郡国各岁贡清行孝廉一人。
遣晋王绪攻河东,克之,西燕故河东太守柳恭降。以绪为并、冀二州牧,镇蒲阪。徙新平、安定新户六千于蒲坂。
●397年(四年)
是岁,太后虵氏卒。帝哀毁过礼,不亲庶政。
鲜卑薛勃叛,帝自将讨之。勃败,奔没弈干,没弈干执送之。
泫氏男姚买得谋弑帝,不克而死。
帝下书禁百姓造锦绣及淫祀。
帝出潼关攻湖城,晋弘农太守陶仲山、华山太守董迈皆降。遂至陕城,进逼上洛,拔之。遣齐公崇向洛阳,晋河南太守夏侯宗之固守金墉,崇攻之不克,乃陷柏谷,徙流人西河严彦、河东裴岐、韩袭等二万余户而还。
帝下书,令士卒战亡者守宰所在埋藏之,求其近亲为之立后。
武都氐屠飞、啖铁等杀陇东太守姚回,略三千余家,据方山以叛。遣姚绍等讨之,斩飞、铁。遣狄伯支迎流人曹会、牛寿万余户于汉中。
帝留心政事,苞容广纳,一言之善,咸见礼异。京兆杜瑾、冯翊吉默、始平周宝等上陈时事,皆擢处美官。天水姜龛、东平淳于岐、冯翊郭高等皆耆儒硕德,经明行修,各门徒数百,教授长安,诸生自远而至者万数千人。帝每于听政之暇,引龛等于东堂,讲论道艺,错综名理。凉州胡辩,苻坚之末,东徙洛阳,讲授弟子千有余人,关中后进多赴之请业。帝敕关尉曰:"诸生谘访道艺,修己厉身,往来出入,勿拘常限。"于是学者咸劝,儒风盛焉。给事黄门侍郎古成诜、中书侍郎王尚、尚书郎马岱等,以文章雅正,参管机密。
长水校尉姚珍奔西秦。
●399年(六年→弘始元年)
秋七月,遣齐公崇、镇东杨佛嵩攻洛阳,晋河南太守陇西辛恭靖婴城固守。晋雍州刺史杨佺期遣使求救于魏,八月,魏遣太尉穆崇将六万骑往救之。
帝班命郡国,百姓因荒自卖为奴婢者,悉免为良人。
九月,帝以灾异屡见,降号称王,下诏令群公、卿士、将牧、守宰各降一等。大赦,改元弘始。存问孤贫,举拔贤俊,简省法令,清察狱讼,守令之有政迹者赏之,贪残者诛之,始平太守周班、槐里令李青彡(靓)皆以黩货诛,于是郡国肃然矣。
冬十月,齐公崇攻陷洛阳,自淮、汉已北诸城,多请降送任。
是岁,王下书听祖父母昆弟得相容隐。晋王绪、陇西王硕德以王降号,固让王爵,弗许。
京兆韦华、谯郡夏侯轨、始平庞眺等率襄阳流人一万叛晋来奔。
王如河东。时晋王绪镇河东,王待以家人之礼。
下书封先朝旧臣姚驴硙、赵恶地、王平、马万载、黄世等子为五等子男。命百僚举殊才异行之士,刑政有不便于时者,皆除之。
兵部郎金城边熙上陈军令烦苛,宜遵简约。王览而善之,乃依孙吴誓众之法以损益之。
立律学于长安,召郡县散吏以授之。其通明者还之郡县,论决刑狱。若州郡县所不能决者,谳(yan四声)之廷尉(谳:审判定案)。王常临谘议堂听断疑狱,于时号无冤滞。
晋王绪、陇西王硕德固让王爵,许之。绪、硕德威权日盛,王恐奸佞小人沮惑之,乃简清正君子为之辅佐。
以司隶校尉郭抚、扶风太守强超、长安令鱼佩、槐里令彭明、仓部郎王年等清勤贞白,下书褒美,增抚邑一百户,赐超爵关内侯,佩等进位一级。
●400年(二年)
夏五月,遣征西大将军、陇西公硕德率陇右诸军伐西秦,秋七月,王潜军赴之,大败西秦王乾归,降其部众三万六千,收铠马六万匹。军无私掠,百姓怀之。王如枹罕,班赐王公以下,遍于卒伍。
九月,后凉征东吕方来降,广武民三千馀户奔南凉。
冬十月,乞伏乾归以穷蹙来降,拜镇远将军、河州刺史、归义侯。
王下书,将帅遭大丧,非在疆埸险要之所,皆听奔赴,及期,乃从王役。临戎遭丧,听假百日。若身为边将,家有大变,交代未至,敢辄去者,以擅去官罪罪之。
遣晋将刘嵩等二百三十七人归于建邺。
●401年(三年)
春二月,使镇远乞伏乾归还镇苑川,尽以其故部众配之。
夏五月,遣陇西公硕德帅姚穆等步骑六万伐后凉,镇远乞伏乾归帅骑七千从之。秋七月,硕德自金城济河,直趣广武,南凉摄广武守军避之。军至姑臧,后凉王隆遣其辅国大将军超、龙骧将军邈等逆战,硕德大破之,生擒邈,俘斩万计。隆婴城固守,其将吕佗帅东苑之众二万五千降。西凉公暠、南凉王利鹿孤、北凉王蒙逊各遣使奉表入贡。
隆将姜纪来奔,表纪为武威太守,配兵二千,屯晏然。
王闻杨桓之贤而征,南凉不敢留而遣之。
硕德围姑臧累月,不下,遂抚纳夷、夏,分置守宰,节食聚粟。为持久之计。九月,隆遣使请降。硕德表隆为镇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建康公。隆遣子弟及文武旧臣慕容筑、杨颖等五十馀家入质于长安。
蒙逊遣其弟建忠挐、牧府长史张潜见硕德于姑臧,请帅其众东迁,拜潜张掖太守,挐建康太守。蒙逊寻悔之。
●402年(四年)
春正月,王与魏绝。
二月癸丑,魏人袭高平公没奕于,于弃部众,率数千骑与薛勃奔于秦州。魏军进次瓦亭,长安大震,诸城闭门固守。魏平阳太守贰尘入侵河东。王于是练兵讲武,大阅于城西,于勇壮异者召入殿中。引见群臣于东堂,大议伐魏。
立子泓为太子,大赦,赐男子为父后者爵一级。
夏四月,镇远乞伏乾归遣子炽磐入朝,以炽磐为兴晋太守。
五月,王大发诸军,遣义阳公平、尚书右仆射狄伯支等将步骑四万伐魏,平等军次河东,王遣光远党娥、立节雷星、建忠王多等率杏城及岭北突骑自和宁赴援,越骑校尉唐小方、积弩姚良国率关中劲卒为平后继,晋公绪统河东见兵为前军节度,东平公绍率洛东之兵,征虏姚详率朔方见骑,并集平望,以会于王。
使没奕于权镇上邽,中军、广陵公敛权镇洛阳,常山公显及尚书令姚晃辅太子泓,入直西宫。
义阳公平攻魏乾壁六十馀日,拔之。秋七月,魏兵大至,八月,围平于柴壁,截汾水以守之。王将兵四万七千救之,将据天渡运粮以馈平,军至蒲阪,惮而不进。
冬十月,义阳公平粮竭矢尽,将麾下三十骑赴汾水而死,狄伯支等十将四万余人,皆为魏所擒。兴下书,军士战没者,皆厚加褒赠。魏军乘胜进攻蒲坂,齐公绪固守不战,魏乃引还。
徙河西豪右万余户于长安。
十二月,晋太尉桓玄谋篡,辅国袁虔之、宁朔刘寿、冠军高长庆、龙骧郭恭等贰于玄,惧而来奔。王临东堂引见,谓虔之等曰:"桓玄虽名晋臣,其实晋贼,其才度定何如父也?能办成大事以不?"虔之曰:"玄籍世资,雄据荆、楚,属晋朝失政,遂偷窃宰衡。安忍无亲,多忌好杀,位不才授,爵以爱加,无公平之度,不如其父远矣。今既握朝权,必行篡夺,既非命世之才,正可为他人驱除耳。此天以机便授之陛下,愿速加经略,廓清吴、楚。"王大悦,以虔之为大司农,余皆有拜授。虔之固让,请疆埸自效,改授假节、宁南将军、广州刺史。
是岁,立昭仪张氏为皇后,封子懿、弼、洸、宣、谌、愔、璞、质、逵、裕、国儿皆为公,遣使拜南凉王傉檀为车骑将军、广武公,北凉王蒙逊为镇西将军、沙州刺史、西海侯,西凉公暠为安西将军、高昌候。
遣镇远赵曜帅众二万西屯金城,建节王松匆(忿)帅骑助后凉王隆守姑臧。松匆至魏安,为傉檀弟文真所围,众溃,执松匆,送于傉檀。傉檀大怒,送松匆还长安,归罪文真,深自陈谢。
王下书,录马嵬战时将吏,尽擢叙之,其堡户给复二十年。
王性俭约,车马无金玉之饰,自下化之,莫不敦尚清素。然好游田,颇损农要。
京兆杜挻(shan一声)以仆射齐难无匡辅之益,著《丰草诗》以箴(zhen一声)之,冯翊相云作《德猎赋》以讽焉。王皆览而善之,赐以金帛,然终弗能改。
晋顺阳太守彭泉以郡降,遣杨佛嵩率骑五千,与荆州刺史赵曜迎之,遂陷南乡,擒建威刘嵩,略地至于梁国而归。
●403年(五年)
秋七月,群臣咸言于王曰:"吕隆藉先世之资,专制河外,今虽饥窘,尚能自支,若将来丰赡,终不为吾有。凉州险绝,土田饶沃,不如因其危而取之。"乃遣兼散骑常侍席确诣凉州,征后凉王隆弟超入侍,隆遣之。
隆惧南凉及北凉之逼,表请内徙。遣尚书左仆射齐难及镇西姚诘、左王乞伏乾归、镇远赵曜等步骑四万,迎隆于河西,南凉王傉檀摄昌松、魏安二戍以避之。
八月,难至姑臧,以其司马王尚行凉州刺史,以将军阎松为仓松太守,郭将为番禾太守,分戍二城,徙隆及其宗室僚属于长安,以隆为散骑常侍,超为安定太守,自馀文武随才擢叙。使者至姑臧,授蒙逊官爵,蒙逊遣弟如子贡其方物。【此为巅峰时刻,从此下坡】
●404年(六年)
春三月,南凉王傉檀畏秦之强,乃去年号,罢尚书丞郎官,遣参军关尚来使。傉檀求领凉州,王不许。
是岁,遣陇西公硕德率姚敛成、姚寿都等众三万,伐杨盛于仇池。寿都等入自宕昌,敛成从下辩而进。盛遣其弟寿距成,从子斌距都。都逆击擒斌,尽俘其众。杨寿等惧,率众请降。硕德还师。
晋汝南太守赵策委守来奔。
●405年(七年)
春正月,以鸠摩罗什为国师。
夏六月,复使陇西公硕德及冠军徐洛生等伐仇池,又遣建武赵琨自宕昌而进,别遣将军敛俱攻汉中。硕德等频败杨盛兵,秋七月,盛惧,请降,遣子难当及僚佐子弟数十人为质,硕德等引还。署盛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益、宁二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开府、益州牧、武都侯。敛俱陷城固,徙汉中流人郭陶等三千余家于关中。
刘裕诛桓玄,求南乡诸郡,王许之。群臣咸谏以为不可,王曰:"天下之善一也,刘裕拔萃起微,匡辅晋室,吾何惜数郡而不成其美乎!"遂割南乡、顺阳、新野、舞阴等十二郡归于晋。
●406年(八年)
夏六月,王大阅,自杜邮至于羊牧。陇西公硕德自上邽入朝,王为之大赦,及归,送之至雍乃还。
秋九月,南燕司徒、北地王钟,右仆射、济阳王嶷,高都公始,皆来奔。以钟为始平太守,凝为侍中。
秋十一月,征虏乞伏乾归入朝。
是岁,南凉王傉檀献马三千匹,羊三万头。王以为忠于己,乃署傉檀为凉州刺史,征凉州刺史王尚还长安。
是岁,华山郡地涌沸,广袤百余步,烧生物皆熟,历五月乃止。
●407年(九年)
春正月,王以乞伏乾归浸强难制,留为主客尚书,以其世子炽磐行西夷校尉,督其部众。
夏四月,氐王杨盛以其将苻宣为梁州督护,将兵入汉中,梁州别驾吕莹(营)、汉中徐逸、席难等起兵应宣。南梁州刺史王敏攻之,莹等求援于盛,盛遣军临浕口,敏退屯武兴。盛复通于晋。
五月,以勃勃为安北将军、五原公,配以三交五部鲜卑及杂虏二万馀落,镇朔方。
王复与魏通和,魏放狄伯支、姚伯禽、唐小方、姚良国、康宦还长安,皆复其爵位。
勃勃杀高平公没奕于,收其众据朔方叛。勃勃遂称夏。
六月,以太子泓录尚书事。
秋九月,成都王谯纵遣使称蕃。
冬十月,河州刺史彭奚念叛,降于南凉,以乞伏炽磐行河州刺史。
夏王勃勃攻鲜卑薛干等三部,破之,进攻三城以北诸戍,将军杨丕、姚石生死之。
●408年(十年)
夏五月,谯纵上表请桓谦,欲与之共击刘裕。遣之。
遣子中军广平公弼、后军敛成、镇远乞伏乾归帅步骑三万袭南凉王傉檀,左仆射齐难帅骑二万讨夏王勃勃。
弼进拔昌松,长驱至姑臧。傉檀婴城固守,出其兵击败弼,弼退据西苑。秋七月,王又遣卫大将军姚显率骑二万,为诸军节度。至高平,闻弼败绩,兼道赴之,抚慰河外,率众而还。傉檀遣使人徐宿诣王谢罪。
齐难兵败,为勃勃所擒,于是岭北夷、夏附于勃勃者以万数。
●409年(十一年)
春正月,遣弟平北冲、征虏狄伯支、辅国敛曼嵬、镇东杨佛嵩等帅骑四万击勃勃。冲至岭北,谋还袭长安,伯支不从而止,因鸩杀伯支以灭口。
二月,乞伏炽磐入见太原公懿于上邽,彭奚念乘虚伐之。炽磐还击奚念,破之,遂围枹罕。乞伏乾归从王如平凉。炽磐克枹罕,遣人告乾归,乾归逃还苑川。
冯翊人刘厥(jue二声)聚众数千,据万年作乱,太子泓遣镇军彭白狼帅东宫禁兵讨之,斩厥,赦其馀党。诸将咸劝泓曰:"殿下神算电发,荡平丑逆,宜露布表言,广其首级,以慰远近之情。"泓曰:"主上委吾后事,使式遏寇逆。吾绥御失和,以长奸寇,方当引咎责躬,归罪行间,安敢过自矜诞,以重罪责乎!"右仆射韦华闻而谓河南太守慕容筑曰:"皇太子实有恭惠之德,社稷之福也。"
王自平凉如朝那,闻姚冲之谋,赐冲死。
谯纵为晋人所败,乞师于王,遣平西姚赏、南梁州刺史王敏率众二万救之,晋军引还。纵遣使拜师,仍贡其方物。王遣兼司徒韦华持节策拜纵为大都督、相国、蜀王,加九锡,备物典策一如魏、晋故事,承制封拜悉如王者之仪。
秋七月,乞伏乾归如枹罕,遂自称秦王。
勃勃帅骑二万来攻,掠取平凉杂胡七千馀户,进屯依力川。
九月,王自将伐夏,至贰城,遣安远姚详及敛曼嵬、镇军彭白狼分督租运。勃勃乘虚奄至,王与勃勃战,不利,将军姚榆生为勃勃所擒。复遣左将军姚文宗率禁兵拒战,中垒齐莫统氐兵以继之,勃勃乃退。留禁兵五千配姚详守贰城,兴还长安。勃勃复攻敕奇堡、黄石固、我罗城,皆拔之,徙七千馀家而还 。
是岁,王以国用不足,增关津之税,盐竹山木皆有赋焉。群臣咸谏,以为天殖品物以养群生,王者子育万邦,不宜节约以夺其利。王曰:"能逾关梁通利于山水者,皆豪富之家。吾损有余以裨不足,有何不可!"乃遂行之。
王从朝门游于文武苑,及昏而还,将自平朔门入。前驱既至,城门校尉王满聪被甲持杖,闭门距之,曰:"今已昏暗,奸良不辨,有死而已,门不可开。"王乃回从朝门而入。旦而召满聪,进位二等。
●410年(十二年)
春三月,西秦王乾归攻陷金城,执太守任兰。兰厉色责乾归以背恩违义,乾归怒而囚之,兰遂不食而死。
勃勃遣其将朝金纂攻平凉。王救平凉,击金纂,杀之。勃勃又遣兄子罗提攻拔定阳,坑将士四千馀人。将军曹炽、曹云、王肆佛等各将数千亡内徙,王处之湟山及陈仓。勃勃寇陇右,破白崖堡,遂趣清水,略阳太守姚寿都弃城走,勃勃徙其民万六千户而退。王自安定追之,至寿渠川,不及而还。
夏六月,晋河间王子国璠、章武王子叔道来奔,王谓之曰:"刘裕匡复晋室,卿等何故来也?"国璠等曰:"裕与不逞之徒削弱王室,宗门能自修立者莫不害之。是避之来,实非诚款,所以避死耳。"王嘉之,以国璠为建义将军、扬州刺史,叔道为平南将军、兖(交)州刺史,赐以甲第。
秋八月,谯纵遣其侍中谯良、太常杨轨来朝,请兵以大举伐晋。遣前将军苟林帅骑兵会之。
九月,西秦王乾归攻略阳、南安、陇西诸郡,皆陷之,徙民二万五千户而还。【这是被大夏、西秦轮番吊打了】
谯纵遣其侍中谯良、太常杨轨朝于兴,请大举以寇江东。遣其荆州刺史桓谦、梁州刺史谯道福率众二万东寇江陵。兴乃遣前将军苟林率骑会之。谦屯枝江,林屯江津。谦,江左贵族,部曲遍于荆、楚,晋之将士皆有叛心。荆州刺史刘道规大惧,婴城固守。雍州刺史鲁宗之率襄阳之众救之,道规乃留宗之守江陵,率军逆战。谦等舟师大盛,兼列步骑以待之。大战枝江,谦败绩,乘轻舸奔就苟林,晋人获而斩之。苟林惧而引归。
●411年(十三年)
春正月,徵雍州刺史、广平公弼为尚书令、侍中、大将军。以太常索棱为太尉、领陇西内史,使招抚西秦。西秦王乾归遣使送所掠守宰,谢罪请降。遣鸿胪拜乾归都督陇西、岭北、匈奴、杂胡诸军事、征西大将军、河州牧、单于、河南王,太子炽磐为镇西将军、左贤王、平昌公。
勃勃攻于姚详杏城,详南奔大苏,勃勃追斩之,尽俘其众。勃勃南攻安定,尚书杨佛嵩败绩于青石北原。勃勃进攻东乡,陷之,徙三千馀户于贰城。镇北参军王买德奔夏。王遣卫大将军常山公显迎姚详,弗及,遂屯杏城,因令显都督安定岭北二镇事。
秋九月,西秦王乾归攻略阳太守姚在于柏阳堡,陷之。冬十一月,进攻南平太守王憬于水洛城,又陷之,徙民三千馀户而还。
●412年(十四年)
夏六月,乾归卒,诸将请伐之,王曰:"乾归先已返善,吾方当怀抚,因丧伐之,非朕本志也。"
时客星入东井,所在地震,前后一百五十六。公卿抗表请罪,王曰:"灾谴之来,咎在元首;近代或归罪三公,甚无谓也。公等其悉冠履复位。"
冬十月,仇池公杨盛叛,侵扰祁山。遣建威赵琨率骑五千为前锋,立节姚(杨)伯寿统步卒继之,前将军姚恢、左将军姚文宗入自鹫峡,秦州刺史姚嵩入羊头峡(陕),右卫胡翼度从阴密出自汧城,以讨盛。王将轻骑五千,自雍赴之,与诸将会于陇口。
盛帅众与琨相持,伯寿畏懦不进,琨众寡不敌,为盛所败。王斩伯寿而还。
以杨佛嵩为雍州刺史,帅岭北见兵以击夏。佛嵩败绩,为夏所擒。
立昭仪齐氏为王后。又下书以故丞相姚绪、太宰姚硕德、太傅姚旻、大司马姚崇、司徒尹纬等二十四人配飨于苌庙。王以大臣屡丧,令所司更详临赴之制。所司白,依故事东堂发哀。王不从,每大臣死,皆亲临之。
●413年(十五年)
春三月,太尉索棱以陇西降西秦,西秦以棱为太傅。
冬十一月,魏遣使请婚于王,王许之。
●414年(十六年)
夏五月,后将军敛成讨叛羌,为羌所败,惧罪,出奔夏。
王寝疾,妖贼李弘反于贰原,贰原氐仇常起兵应弘。王舆疾讨之,斩常,执弘而还,徙常部人五百余户于许昌。
王疾笃,太子泓屯兵于东华门,侍疾于谘议堂。东平公弼谋反,车骑将军姚裕告诸重镇,于是姚懿起蒲坂、姚洸起洛阳、姚谌起雍城。会王免弼尚书令,以将军、公就第。诸镇皆罢兵。
广平公弼诬左将军姚文宗,王怒,赐文宗死。
秋九月,魏遣使来聘,且请婚。王许之。
是岁,太子詹事王周虚襟引士,树党东宫,东平公弼恶之,每规陷害周。周抗志确然,不为之屈。王嘉其守正,以为中书监。
王如三原,顾谓群臣曰:"古人有言,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三秦饶俊异,汝颍多奇士。吾应天明命,跨据中原,自流沙已东,淮、汉已北,未尝不倾己招求,冀匡不逮。然明不照下,弗感悬鱼。至于智效一官,行著一善,吾历级而进之,不使有后门之叹。卿等宜明扬仄陋,助吾举之。"梁喜对曰:"奉旨求贤,弗曾休倦,未见儒亮大才王佐之器,可谓世之乏贤。"兴曰:"自古霸王之起也,莫不将则韩、吴,相兼萧、邓,终不采将于往贤,求相于后哲。卿自识拔不明,求之不至,奈何厚诬四海乎!"群臣咸悦。
●415年(十七年)
春三月,收秦州刺史姚宣下狱,使广平公弼将三万人出镇秦州。勃勃攻杏城,遣弼救之,至冠泉而杏城陷。王如北地,弼次于三树。遣弼及敛曼嵬向新平,王还长安。
晋荆州刺史司马休之据江陵,雍州刺史鲁宗之据襄阳,与刘裕相攻,遣使求援。遣姚成都(王)、司马国璠率骑八千赴之。
夏五月,姚成都至于南阳,司马休之等为刘裕所败,引归。休之、宗之等与谯王文思,新蔡王道赐,宁朔将军、梁州刺史马敬,辅国将军、竟陵太守鲁轨,宁朔将军、南阳太守鲁范来奔。以休之为扬州刺史,使还攻襄阳。
秋九月,勃勃攻彭双方于石堡,别遣其将赫连建率众寇贰县,数千骑入平凉。齐公恢与建战于五井,恢军败绩,平凉太守姚兴都为建所获,遂入新平。广平公弼讨之,战于龙尾堡,大破之,擒建,送于长安。勃勃引归。、
扬武、安乡侯康宦驱略白鹿原氐胡数百家奔上洛,太守宋林拒之。商洛人黄金等起义兵以掎宦,宦乃率众归罪。王赦之,复其爵位。
王药动。广平公弼称疾不朝,聚兵于第。王怒,收其党唐盛、孙玄等,皆杀之,囚弼,将杀之,太子泓为请情乃止。灵台令张泉又言于王曰:"荧惑入东井,旬纪而返,未余月,复来守心。王者恶之,宜修仁虚己,以答天谴。"王纳之。
冬十月壬子,使散骑常侍姚敞等,送女西平公主于魏,魏以后礼纳之。铸金人不成,乃以为夫人,而宠甚。
●416年(十八年→永和元年)
春正月,正旦,王朝群臣于太极前殿,沙门贺僧恸泣不能自胜,众咸怪焉。贺僧者,莫知其所从来也,言事皆有效验,王甚神礼之,常与隐士数人预于宴会。
使鲁宗之将兵攻襄阳,未至而卒。复以宗之子轨代之,晋雍州刺史赵伦之击败之。
王如华阴,使太子泓监国,入居西宫。王疾笃,还长安。泓将出迎,宫臣谏曰:"主上疾笃,奸臣在侧,殿下今出,进不得见主上,退有不测之祸。"泓曰:"臣子闻君父疾笃而端居不出,何以自安!"对曰:"全身以安社稷,孝之大者也。"泓乃止。王入宫,命泓录尚书事,使姚绍、胡翼度典兵禁中,防制内外,遣敛曼嵬收弼第中甲杖,内之武库。
王疾转笃,南阳公歆反,王率禁兵击破之,愔逃于骊山。王引东平公绍及姚赞、梁喜、尹昭、敛曼嵬入内寝,受遗诏辅政。
明日,王崩,时年五十一,在位二十二年。太子泓字元子,王之长子也。孝友宽和,而无经世之用,又多疾病,王将以为嗣而疑焉。久之,乃立为太子。王每征伐巡游,常留总后事。博学善谈论,尤好诗咏。尚书王尚、黄门郎段章、尚书郎富允文以儒术侍讲,胡义周、夏侯稚以文章游集。时尚书王敏、右丞郭播以刑政过宽,议欲峻制,泓曰:"人情挫辱,则壮厉之心生;政教烦苛,则苟免之行立。上之化下,如风靡草。君等参赞朝化,弘昭政轨,不务仁恕之道,惟欲严法酷刑,岂是安上驭下之理乎!"敏等遂止。泓受经于博士淳于岐。岐病,泓亲诣省疾,拜于床下。自是公侯见师傅皆拜焉。
王既崩,泓秘不发丧,捕南阳公愔及其党吕隆、尹冲等,皆诛之。乃发丧,即皇帝位,大赦,改元永和,庐于谘议堂。既葬,乃亲庶政,内外百僚增位一等,令文武各尽直言,政有不便于时,事有光益宗庙者,极言勿有所讳。
帝命齐公恢杀安定太守吕超。葬先帝兴于偶陵,谥曰文桓皇帝,庙号高祖。
李闰羌酋党容据安定三千户叛,遣抚军姚赞讨降之,徙其酋豪于长安,馀遣还李闰;北地太守毛雍据赵氏坞以叛,东平公绍讨禽之。陈留公宣自李闰南据邢望,李闰诸羌复叛,绍进讨破之。遂诛陈留公宣。
王下书,士卒死王事,赠以爵位,永复其家。
夏四月,西秦将乞伏昙达等击秦州刺史姚艾于上邽,破之,徙其民五千馀户而还。
六月,并州胡数万落叛,入于平阳,推匈奴曹弘为大单于,攻立义姚成都于匈奴堡。征东姚懿自蒲阪讨之,执弘,送长安,徙其豪右万五千落于雍州。
氐王杨盛攻祁山,陷之,进逼上邽。后将军姚平都救之,盛引兵退,上邽守将姚嵩追之。夏王勃勃帅骑四万袭上邽,未至,嵩与盛战于竹岭,嵩败,死之。
勃勃攻上邽二旬,陷之,秦州刺史姚平都死之。进攻阴密,雍州刺史姚良子死之。征北将军、北雍州刺史、齐公恢弃安定,奔还长安,安定人胡俨等帅户五万据城降于勃勃,立节弥姐成(地)、建武裴岐为俨所杀。勃勃进攻雍城,镇西姚谌委镇东走。勃勃进掠郿城。东平公绍帅步骑五万讨勃勃,军次横水,勃勃退保安定,胡俨闭门拒之,杀鲜卑数千人,据安定以降。绍进兵蹑勃勃,战于马鞍坂,败之,追至朝那,不及而还。
杨盛遣兄子倦入寇长蛇。平阳氐苟渴聚众千余,据五丈原以应盛,遣镇远姚万、恢武姚难讨之,为渴所败。复遣姚谌讨渴,擒之。使辅国敛曼嵬、前将军姚光儿讨杨倦于陈仓,倦还于散关。勃勃遣其兄子提南侵池阳,车骑姚裕拒却之。
秋八月丁巳,晋太尉刘裕发建康,次于彭城,遣其将檀道济、王镇恶入自淮、肥,攻漆丘、项城,沈林子自汴入河,攻仓垣。青州刺史王苟生以漆丘降镇恶,徐州刺史姚掌以项城降道济,晋兵遂入颍口,所至多降服。惟新蔡太守董遵固守不降,道济攻破之,缚遵而致诸军门。遵厉色曰:"古之王者伐国,待士以礼。君奈何以不义行师,待国土以非礼乎。"道济怒杀之。道济进克许昌,获颍川太守姚垣及其大将杨业。
沈林子攻陷仓垣,兖州刺史韦华降之。【即攻克后秦青徐兖三州】
冬十月,阳城、荥阳二城皆降,晋兵进至成皋。陈留公洸镇洛阳,遣使求救于长安。帝遣越骑校尉阎生帅骑三千救之,武卫姚益男将步卒一万助守洛阳,又遣太原公懿南屯陕津,为之声援。
洸遣征虏赵玄将兵千馀南守柏谷坞,广武石无讳东戍巩城。檀道济进击,皆克之,无讳奔还,玄力战,死之。甲子,道济进逼洛阳。丙寅,洸出降。阎生至新安,益男至湖城,闻洛阳已没,遂留屯不进。
西秦王炽磐使其将王松寿镇马头,以逼姚艾于上邽。
十一月,太原公懿据蒲坂反。左常侍张敞、侍郎左雅切谏,懿怒,杀之。
遣姚赞及冠军司马国璠、建义虵玄屯陕津,武卫姚驴屯潼关。东平公绍入蒲阪,执懿,诛其司马孙畅等。
●417年(二年)
春正月,帝以内外离叛,晋兵渐逼,朝群臣于前殿,凄然流涕,群臣皆泣。
齐公恢反于安定,建节将军、雍州刺史彭完都弃阴密还长安。恢南攻陷郿城,东平公绍与姚赞犄击恢,大败,斩之。
王镇恶至宜阳,遣其将毛德祖攻弘农太守尹雅于蠡(吾)城,擒雅。镇恶引兵径前,抵潼关。雅寻逃还。
檀道济、沈林子攻拔襄邑堡,河北太守薛帛奔河东。道济白陕北渡,攻并州刺史尹昭于蒲阪,别遣其将苟卓攻宁东姚成都于匈奴堡,并不克。帝遣姚驴救蒲坂,胡翼度据潼关。
进东平公绍为太宰、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改封鲁公,使督武卫姚鸾等步骑五万守潼关。
姚驴与尹昭为表里之势,夹攻道济。三月,道济、林子南向潼关。姚赞率禁兵七千,自渭北而东,进据蒲津。刘裕复遣沈田子、傅弘之率众万余人入上洛,所在多委城镇奔长安,田子等进及青泥。
鲁公绍引兵出战,为道济等所败,退屯定城,据险拒守,遣姚鸾屯大路以绝道济粮道。鸾遣尹雅将兵与道济将徐琰战于潼关南,为琰所获。
裕别将姚珍入自子午(谷),窦霸入自洛谷,众各数千人。帝遣姚万拒霸,姚彊拒珍。
丙子夜,沈林子将锐卒袭姚鸾营,鸾败,死之。绍又遣东平公赞屯河上以断水道,沈林子击之,赞败还定城。薛帛据河曲降晋。
帝遣使请救于魏,魏遣娥清、阿薄干将步骑十万屯河北岸。夏四月,阿薄干为晋兵所杀,魏人退还畔城。
鲁公绍遣(左)长史姚洽、宁朔安鸾、护军姚墨蠡、河东太守唐小方帅众三千屯河北之九原,阻河为固,欲以绝檀道济粮援。沈林子邀击,破之,斩洽、黑蠡、小方,杀获殆尽。绍闻洽等死,愤恚,发病呕血,以兵属东平公赞而卒。赞引兵袭林子,赞又败绩。
秋七月,刘裕次于陕城,遣沈林子率精兵万余,越山开道,会沈田子等于青泥,将攻尧柳。田子及傅弘之入武关,武关戍将皆委城走。田子等进屯青泥,帝使给事黄门侍郎姚和都屯峣柳(堆)以拒之。
刘裕至闅乡,沈田子等将攻峣柳。帝使姚裕率步骑八千,奄至青泥,欲袭田子,自躬将步骑数万继发。田子等奋击,裕军大败,帝退次灞上。关中郡县多潜通于田子。
辛丑,刘裕至潼关,遣其将朱超石、徐猗之会薛帛于河北,以攻蒲坂。平原公璞与姚和都共击破之,斩猗之,超石奔还潼关。东平公赞遣司马国璠引魏兵以蹑裕后。
姚难镇香城,闻王镇恶自河入渭,乃引兵而西,镇恶追之。帝自灞上还屯石桥以为之援,镇北姚强与难合兵屯泾上以拒镇恶,战败,强死之。难奔还长安。
东平公赞退屯郑城,刘裕进军逼之,赞还长安,裕进据郑城。帝使姚裕及尚书庞统屯兵宫中,姚洸屯于沣西,尚书姚白瓜徙四军杂户入长安,姚丕守渭桥,胡翼度屯石积,姚赞屯霸东,自军于逍遥园。【此谓背水一战】
镇恶溯渭而上,壬戌旦,大破姚丕于渭桥。帝自逍遥园赴之,逼水地狭,因丕之败,遂相践而退。姚谌及前军姚烈、左卫姚宝安、散骑王帛、建武姚进、扬威姚蚝、尚书右丞孙玄等皆死之,帝单马还宫。镇恶入自平朔门,帝与姚裕等数百骑出奔于石桥。东平公赞闻帝败,引兵赴之,众皆溃去。胡翼度降于镇恶。
癸亥,帝将妻子、群臣诣镇恶垒门请降,镇恶以属吏。刘裕送帝于建康市斩之,时年三十,在位二年。建康百里之内,草木皆燋死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