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 | 这一次,不追求永恒 1106
熟悉 Jetlag Books 的读者总会看到同样的简介:创办于 2020 年的三里屯,是一家以“分享世界资讯、美和创意”为宗旨的独立书店,亦是创造美和趣味的文化创意策划机构。书店陈列来自世界各地最新期刊杂志,和专注于创意、品牌及时尚行业的原文书籍。
仅仅过了一年,因为各种原因(实际上当时就已经解释过),书店决定搬迁。在筹备新店的过程中,我们回顾短暂的从业经历和对未来的畅想,为这份简介添加了一段新的内容:
“作为提倡国际视野、传播多元文化的本土品牌,Jetlag Books 积极融入、服务社区,致力于为优质资讯的获取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我们自豪地以本土独立品牌的身份参与到新一轮实体空间的探索热潮中。更重要的是,以期刊为核心的选品策略,让我们意识到,即时信息并非读者唯一的需求,而“资讯”的获取不应该只有互联网一种形式、一种节奏。被编辑、被设计、被验证过的内容,值得用不同的介质进行传播。
话虽如此,让杂志大规模重回大众的生活却是不太可能的,实际上我们对这种“逆时代”的事情没有兴趣。不过,我们正尝试让整个“书店”都变成“期刊”中的内容。
于是我们和商场合作,推出书店限时空间,每半年更换一个场地、每一次都符合新的主题、每个限时空间都会和不同的品牌合作方带来形式多样的活动,使之看上去像一本“半年刊”;得益于 Jetlag Books 的组件式书架,我们决定每三个月调整一次陈列,让书店环境以“季刊”的形式出现;甚至我们也更换了一部分快递盒的设计,最大的变化是,快递盒上贴上一张 JETLAG PAPER,每季度“出版”一次……
这种“季节限定”并不是一种盈利手段。它这意味着,我们不再追求成为一家“永恒”的书店了,也不再希望成为一个永恒的名字。
自古以来大众对书店这一业态的期待和重视——书店必须要成为城市之光、心的港湾,而一旦这种期待失灵,书店又很容易成为众人的遗憾,届时关于书店存亡的讨论又会重燃——曾给书店业及其从业者增加了莫名的负担,是很不公平的事。尽管如此,正因为 Jetlag Books 有着复杂的团队背景,我们要求自己在深入学习行业经验的基础上,把跨行业的方法论和创造力带到书店行业、做出自己的解答,去追求当下的产品实验、完成更有利于书店经营的创造。
还记得今年最受关注的艺术作品——《凯旋门,被包裹的》吗?巴黎凯旋门被包裹的这段时间里,你很难再找到比这更浪漫的事。艺术家珍娜·克劳德本人曾表示:“艺术作品不会留下来的这个事实,制造了去看它的紧迫性。”如果有人说“哦,看右边,那儿有一道彩虹”,你永远不会回答“我明天再看它”。
当然不敢将一家书店和《凯旋门,被包裹的》视作同样的事,但不可否认地,这种美好的“限时感”,给了身处特殊时期的我们莫大的精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