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LA建筑学毕业, 在游戏行业继续我的建筑梦想
以下文章来源于Archibucks ,作者张雨思
前言:最近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建筑公司招人放缓,海归建筑设计专业回国的同学如何选择赛道?我们采访了UCLA建筑学硕士毕业后即入职游戏公司的张雨思同学,看她是如何看待转行这件事。
A: 2019年利物浦本科毕业后怎么会想到去美国读硕士的?为何选择了UCLA修读建筑学硕士学位?
张: 我在本科所接受的英式建筑学教育整体来说是偏艺术向的。三年的专业课学习,比起结构实用性可能更注重的是设计的逻辑自洽和表现形式。因此一直希望感受国内以及美国那种稳扎稳打的知识体系构建。当然选择UCLA是因为它的先锋性和跟不同专业之间的交互性,我所在的suprastudio就是将建筑学教育和当今前沿的各项技术相结合以探索更多未来的可能性

▲ 在利物浦大学学习建筑设计时期
A: 申请UCLA有什么诀窍和技巧可以分享的吗?
张: 首先当然是如果感觉时间不够用的话,写邮件给学校问问能不能延期(不要学我)。趁着年轻还有试错的机会其实可以多去尝试一些多元专业,学生时代其实相对来说真的有无限可能。申学校其实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有的时候不要因为学校风格不一致的原因而怀疑自己不够优秀。
A: 在美国学习建筑学,和英国大学的建筑学学习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张:英国教育更注重自主性(老师不太管你),其实有点矛盾的是,一方面注重建筑方案形式的艺术表现,另一方面在设计上又会趋于传统。美国的教育会将critical thinking发展到各个领域,同时会更关心建筑方案的人文意义和社会价值,有时跟时政会有一些结合,个人感觉思想上是另一个维度的自由。
A: UCLA在你看来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学校?其建筑系教授给你的让你感觉最有用的是什么?有哪个导师让你印象深刻吗?为什么?
张: UCLA我感觉是一个传统与先锋包容并济的学校。首先得益于洛杉矶的地理环境以及西海岸的文化氛围,不管是设计还是研究都比较推崇critical thinking,也有很多机会参与好莱坞一线的一些活动讲座等。但也有March1这种针对转专业同学设置的比较扎实而传统的studio。
我的研究生是在Natasha Sandmeier和Nathan Su领导的ENTERTAINMENT STUDIO就读,这个studio的宗旨是探索建筑环境和娱乐的交汇处,将大型媒体,人机交互和机器人科学集成在一起,为城市,建筑物和空间赋予动画效果。他俩在比较先锋的艺术类建筑学校AA和Sci-Arc有过很多经验,所以我觉得他们的指导让我大大拓宽了建筑学习的维度,这也为我后来的转行提供了很多帮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可能是他们早早的就设计了'Metaverse'元宇宙studio和课程讨论建筑、可视化和媒体之间的交叉点。

▲ UCLA读书时期

▲ Studio学生作品

▲ 和传统建筑设计相比更加互联网和娱乐性的设计
A: 对希望去国外攻读建筑学硕士学位的设计师,你有何建议?
张: 当然是好好把握在国外的机会,趁着还在学校多多出去旅游!(工作了时间就少啦)其实在面对工作的挑战中,总有一些时刻,不管你学了多少知识也会觉得十分艰难,而此时能真正支撑你内心坚持下去的东西来自于内心沉淀的眼界与见识。所以一定要在学生时代多抓住机会认识不同的人,去探索世界的可能性。
A: 美国建筑学硕士毕业后为何选择回国发展?
张: 首先当然是疫情原因,2020年美国各方面处在一个前途未知的状态,实习以及正式工作机会都比较少。其次opt签证对转行比较不友好,所以拿到国内想做的岗位就回来了。
A: 为何最终会选择游戏行业开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张: 我在研究生阶段接触了很多实时渲染相关内容,对创意编程和图形学产生了一些兴趣。可能逐渐发现比起做设计,技术上的研究更能让我产生成就感。加上我在学习各种新软件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很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用自己的脚本来解决。然后机缘巧合看到了我现在的公司正在招校招培训生,就趁这个机会进来学习啦~
A: 在游戏公司从事什么职位,开展工作中遇到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是如何解决的?
张: 目前我的职位是Technical Artist技术美术。emmm我可以说就没有遇到过不困难的事吗?最难的地方还是一开始刚转行压力比较大,虽然我们公司有大概六个月的培训期,但大家都比较忙,不可能保姆级一步一步教你,而且就连问问题都不知道从何问起。大部分时间要自学编程和数学知识,以及看论文了解国外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好在部门同事和领导都很好,基本没有给我产出和加班的压力,就这样利用下班时间调整心态,再多去看一些大佬的工程源码(赞美程序员的奉献精神!),才渐渐能听懂同事们在说啥。我也发现工作中重新学习哪怕很痛苦的东西,因为能获得实时正反馈和实用价值,比在学校的感觉要好很多。
A: 对想要进入游戏行业的设计师们有何建议?
张: 希望大家不要给自己设限~虽然我现在的工作比较偏研发,但还是经常能感觉到设计能力的重要性,所以设计师在游戏行业其实有非常多的选择。还有就是最好提前调研好想要进入游戏的哪个方向,有针对性地准备。可以在转行前问问自己,我希望我五年十年后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游戏行业更新换代很快,需要一直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并持续学习,所以也可以先看看能不能接受这些。

▲ 工作ingの动作捕捉

▲ 工作中讨论(技术范儿满满)
-完-

-
看到就觉得惊喜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13 11:56:26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11 17:10:35
-
豆友249281651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11 16:29:37
-
燕窝屁屁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02 00:55:25
-
dboo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12 13:29:11
-
Y11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24 13:07:09
-
芒果曲奇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29 00:11:55
-
帕帕基諾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21 04:14:19
-
佳气迎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20 17:02:11
-
吱吱阳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20 09:16:45
-
zyf622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9 02:23:34
-
002F2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8 18:50:36
-
tonytony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7 20:40:11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7 15:12:10
-
扫地僧-闭口禅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7 01:08:39
-
再见格拉海德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6 09:17:14
-
国中猎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5 20:16:09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5 19:24:32
-
否否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5 15:05:31
-
lynn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5 12:52:24
-
呜呼呼哼哼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5 12:41:47
-
深绿在山药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5 12:14:48
-
你的朋友卡比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5 12:10:16
-
Ulae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5 11:23:07
-
杨道道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5 11:04:14
-
香浓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5 10:55:14
-
塔克拉玛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5 10:06:49
-
呵气成冰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5 10:05:18
-
心匠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5 09:56:19
-
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5 09:51:40
-
芷_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5 08:49:00
-
21世纪沙虫骑士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5 08:48:29
-
豆豆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5 08:40:11
-
你看不见我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5 08:16:20
-
黄油老虎饼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5 07:56:11
-
阿安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5 07:47:30
-
伊闻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5 07:39:30
-
布达佩斯大饭桶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5 07:30:41
-
盖浇屎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5 07:19:24
-
Francis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5 06:40:26
-
铭夜之云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5 00:44:38
-
无妄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4 21:26:08
-
_Vex_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4 16:37:56
-
一闪闪小真心、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4 00:19:03
-
you_bsb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3 22:11:28
-
老白1982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3 20:03:07
-
Sᵗᵉʳˡⁱⁿᵍ-ᵈᵉⁿⁱᵐ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3 19:32:04
-
松溪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3 16:57:29
-
知名不具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3 15:40:17
-
労働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3 15:38:41
-
细么呆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3 13:15:25
-
不全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3 12:27:56
-
eigenstate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3 11:5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