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镜头下的川西
查看话题 >在牛群中眺望雪山,住在藏民家的一天

自驾在路上105天,川西自驾第5天我们来到塔公草原。在塔公镇上我们跟着藏民转寺庙转经筒,在当地人指引下去了正在建设的在八郎观景台看到了震撼的雅拉雪山和贡嘎雪山,雪山、草原、牧民、牛羊成群都让我们流连忘返。因为想更慢一点深入体验,于是有了我们入住在雪山对面藏民家的一天。



缘起
在我们自驾去新都桥的时候,面对着雅拉雪山觉得太美了临时起意想住一晚,不用路上奔波又能够好好准备我们的老朋友舒米学院的分享活动,又可以欣赏美丽的雪山。沿路没有住宿,于是我们决定找找附近的牧民家。 雪山、高山草原、牛马成群、 路途中遇到一个牧民,正在在路边,我们就问了下他附近哪里有宾馆、客栈,他说附近没有,住宿去他家也可以。我们确认他家可以看到雅拉雪山,我们决定去看看。 我们就载着牧民上了一个小山包,山上就是他的家,山上面星星点点有几户牧民,有很多牦牛。去了他家之后发现他家院子特大,的确能看到远处的雅拉雪山,风景极佳。


扎西家院子看向雪山他们的房子是典型的藏族民居,全部用石头和泥土垒起来,屋顶是一片一片的大岩石,像瓦一样叠加在一起。进到屋内首先要经过一个玄关,然后进入到客厅和厨房,最里面的一面墙供奉了藏传佛教的神、还有各种当地藏传佛教高僧的照片画像,还有很多法器和酥油灯(电的)在山墙的右手边是两个转经筒。


我们感觉到他们的信仰和热情,价格也合适,我们也想体验一下藏族牧民家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所以我们就就定下住他家了。

在和扎西一家人相处的一天里近距离可以了解到藏族生活日常。目前藏族因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很多人并不以传统的高原游牧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扎西家还是传统高原游牧生活,扎西养了200头牦牛,夏天在山上的夏牧场,冬天在山下的冬牧场。



一个典型的藏族家庭
扎西27岁,羊宗24岁,有一儿一女,女儿5岁左右,儿子2岁。扎西家有四个兄弟姐妹,哥哥去了寺庙当喇嘛,姐姐嫁到隔壁镇,弟弟年纪还比较小在上三年级。 本村最美的姑娘 生活、生产环境 塔公草原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塔公镇境内,距康定市区113公里,海拔3730米的高原地带,这里海拔高,气温低适合畜牧养殖牦牛
- 草、叶、嫩枝、棘刺 非人类食物竞争者
- 很好的移动力、出生十分钟便可以行走 适合游牧
- 产乳量高,游牧民族日常依赖乳制产品
- 高繁殖率,游牧民族受天气影响较大,快速恢复牧产和经济
- 牦牛群居方便管理


扎西家游牧畜牧数量
- 牦牛200头,其中母牛40头,小牛犊40头
- 马1匹(赛马)
- 羊 0 只
扎西家放牧也主要使用摩托车,因为更加方便,扎西还是养了一匹白色赛马,虽然现在放牧不需要骑马,但是很多牧民都有自己的马。在游牧地区养马已超越”经济“考虑,蕴含更多社会文化意涵和情感——被牧民视为忠诚的朋友和伴侣 男女分工
藏族男女分工明确,男主人扎西尼玛负责放牧,女主人羊宗负责挤牛奶和制奶酪、酥油、酸奶等奶制品。 挤牛奶
一大清早,扎西尼玛负责把母牛赶到帐篷附近,女主人羊宗负责挤牛奶。


挤牛奶步骤
1、先找到小牛犊拴在帐篷里面,母牛都会聚集在帐篷周边。
2、扎西或羊宗会先放出一头小牛,放开之后,小牛就会呼唤自己的妈妈,或者是直奔妈妈,去使劲的吸允母牛的乳汁。(为什么要让小牛在它母亲旁边吃一会牛奶呢?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小牛已经吸允了一会牛的乳房,比较好挤奶)
3、牦牛喜欢吃盐,女主人羊宗手上抓一点盐巴牦牛自动就会上前。吃完盐巴,把小牛放在母牛那吃一会牛奶就可以把小牛拴一边,母牛前脚用绳子系好以防她乱跑现场观察牦牛非常配合很温顺的任羊宗系绳子,这大概是在这高原里人和动物需要相互依赖才能生活下去,彼此之间的亲密和互相信任的。
4、这时候再费劲把正在吃奶的小牛拽走,栓到一旁,让小牛和母牛保持一段距离,这样就可以安心慢慢的挤牛奶了5、挤完奶后,就会解开母牛前腿上的绳子,也把小牛解开,让小牛重回到母亲的怀抱. 冬天牦牛产奶量比较少,羊宗每头牛大概挤奶2分钟留着足够的牛奶给小牛过冬。扎西家母牛有40 头,每天早上挤奶大概要2小时。好在现在牛奶做酥油可以用机器,省去不少人工。

后来等他们忙完,我提议帮他们拍全家福,扎西帮女儿准备了藏服,牵着女儿出来忍不住对我们说到她是这个村里最漂亮的!满满宠爱。我也很认真拍了上百万张扎西家的家庭照。




藏族人的耗牛宝贝
扎西尼玛家虽然养了200多头牦牛,但是他们不杀生,虽然也吃耗牛,但是他们养的耗牛都会卖给信仰佛教的人放生,买到牛的人会一直养着他们。
平时这两百多头牦牛可以为他们提供好牛肉、牛奶、奶酪、酥油、酸奶等食物,还能够提供耗牛绒、耗牛皮、耗牛毛、耗牛粪。耗牛是藏族人民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伴侣,藏族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耗牛。
近距离了解会发现藏族人真的是会利用大自然的馈赠。牛粪原来有这么多的用处,藏族人家里的围墙整体使用石头的,但是墙头会整齐堆放很多牛粪,慢慢晒干,拿来冬季拿来烧火也方便。再就是也增加了围墙的高度,也有助于冬季防寒。还有就是因为牛粪的肥力,在上面也会长出很多郁郁葱葱的小草,能够起到美化围墙的作用。还有就是看到很多人家的墙上也会糊和饼一样的牛粪,我觉得主要原因就是牛粪饼具有粘性,可以很好的堵住石头之间的缝隙,这样冬季可以起到防风保暖的作用,再就是藏族人对于牛粪的喜爱,这样其实也可以装饰墙壁。藏民对牛粪的使用,充分体现在藏族人民的在地智慧,用自然的材料取暖,把牛粪物尽其用,使用的淋漓尽致。
我们的体验
挤牛奶在扎西家我第一次尝试了挤牛奶,因为怕自己手生疏弄疼了牛,怕它踢我。于是没咋挤出牛奶来。羊宗上手看到牛奶滋滋往外。 骑马
扎西人太好了,扎西还拉着自己爱马(一匹白色赛马)说我们可以骑。大强骑了一圈发现那赛马真是好啊,速度如扎西所说,极快,也非常有力量,因为扎西害怕我骑马出危险,还有估计也是舍不得让我放开骑他心爱的赛马,还特意和我说,不要用拴马绳,打马的屁股,可见藏民对亲手养大的马的感情。我当然也不会这样对待他的马,因为能够让我体验一下,我已经很感激了,完全没有像在其他的地方那么商业化,扎西也没有授收骑马的钱。 在我老家河北坝上骑了很多次马,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马,这匹马真的可以说是好马了,跑快之后也不会很颠,虽然我骑的时候,马有点倔,谁让我们还不熟呢!等到它回到扎西的手中,变得格外安静和舒适,扎西重新把他的小儿子放在马背上,他完全没有刚才的焦躁,变得异常安静和温顺,简直判若两马。
扎西一家人很淳朴善良,在家里也和我们说可以给我们穿藏服,让我们在家里随意有什么需要都可以说。
饮食
我们在扎西家第一餐是羊宗炒的菜,炒牛肉、豆瓣酱豆腐、炒青菜,豆腐有点四川口味是用豆瓣酱煮的没辣味,没花椒。



我们后来和扎西说不用特意做我们饭菜。我们在扎西尼玛家吃到了正宗的藏餐,酥油茶、糌粑、酸奶子糊糊、酥油馒头。早上吃着早餐我们聊了很多彼此家里的信息。后来吃着饭扎西和我们说到:你们明年再过来家里住,不用钱。因为我们现在是朋友了。临走的时候扎西握着大强手又说一次。 在给羊宗看照片
很多时候我对游牧民族的生活是存在浪漫的想象,觉得逐水草而居,夏天生活在山上高山草原、森林,小溪,冬天在山下牧场远处的雪山、雪山脚下牛羊成群,每天在自然里诗意的栖居,但是当真正生活在这片高寒地带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相对封闭单调的生活,但又时常对这片雪域高原、这里丰富多样地质风貌、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所吸引,想要了解多一些再多一些,也希望能在路上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如果对住原生态游牧藏民家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 可能没有洗手间,大地就是洗手间(扎西家没有)
- 藏族生活习惯和汉族很大不同,如果对卫生条件有要求建议不要选择
- 建议自带睡袋
- 尊重对少数民族文化,与人为善
藏区旅游注意事项 1、在称呼藏族朋友的时候,可以在后面加一个“啦”字,“啦”是敬称,这样显得尊重他,特别是初次见面的朋友,切忌直呼其名,这是很不礼貌的。到藏民家做客时,在室内要盘腿端坐,脚底不要朝着人。
2、藏族禁忌杀生,佛教徒在这方面更为严格。虽他们也吃牛羊肉,但不亲手宰杀。藏族人不吃驴肉、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还不吃鱼肉。
3、喝酥油茶时,不要急急忙忙的去接,主人会把茶双手捧到你面前,这时才能接过来喝。
4、到寺院、佛塔等宗教场所参观时,必须从左往右绕行(到苯教寺庙需从右边绕行),不要跨越法器、火盆等。另外转经筒,经轮不能逆时针转动。
5、不要随便摸藏族人的头,这点非常重要。在藏族的传统文化中,除了高僧和长辈外,别人是不可以随便摸自己的头的。这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6、到寺庙参观,不要吸烟、摸佛像、翻经书等。对于喇嘛佩带的护身符、念珠等宗教器物,不得动手抚摸。遇到寺庙内举行法事活动,要保持安静。不要在寺庙内和寺庙附近大声喧哗,更不能打猎和杀生。
7、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的小细节,比如不要用印有藏文的纸擦东西;看到门口生一堆火,或者门口插上树枝,上面贴一红布条,这表示这户人家里病人,切勿进入。8、在藏区不能捡石头,会带来不好的运气。
-
加油的小汽车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02 14:01:45
-
康小微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8-11 18:21:38
-
Awe-some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06 13:54:34
-
汉武大弟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05 19:31:40
-
Abraham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27 11:25:44
-
认真吃饭。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21 22:00:28
-
布狸不泣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9 13:13:46
-
虎虎小怪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8 15:56:31
-
时间定格主义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6 07:59:01
-
杨阿作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5 19:49:50
-
豆友零夏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4 15:12:41
-
须尽欢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4 11:59:09
-
螢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3 23: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