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有部认为,是否断烦恼不是凡圣差别所在
浏览周柔含老师《心不相应行得法之研究》(《法鼓佛学学报第十期》),看到一句话:“例如,从补特伽罗具圣道,则知道该人已断(部分)烦恼,是圣者,非异生。”(页37-38)——周柔含把这句话放在众贤的“智幖帜”后面,显然是认为这是有部的见解。实际上,这不是有部见解。
随后,周柔含还引用了加藤宏道的见解:“再者,因为从烦恼的有无区别异生、圣者,所以 ‘建立因’包含在 ‘智幖帜’中。”(页39)
加藤宏道也搞错了。——从烦恼的有无区别异生、圣者,不是有部见解。
为什么?因为有部认为,异生也可以断一部分烦恼,圣者也可以未断任何烦恼。在有部的学说里,烦恼是否已断一部分,不能作为区别凡圣的标准,所以周柔含的理解是有误的。烦恼是否全断,更不能作为区别凡圣的标准,所以加藤宏道的理解也是有误的(如果其义确如周柔含所引的话)。
实际上,周柔含这篇论文本身就不止一次引用了“具缚圣者”相关的内容,“具缚圣者”,就是一点烦恼也没断的圣者,具缚圣者并非“已断(部分)烦恼”,可他们仍然是圣者。
周柔含解释为:“除了初刹那(苦法智忍) 修惑一品未断的具缚圣者,从未获得修惑的“离系得” (visaṃvogaprāpti),不成就“择灭”外,所有有情皆成就“择灭”。”
这个解释也不准确。漏掉了“具缚异生”。另外,初刹那苦法智忍时,具缚圣者的见惑也是成就的。
加藤宏道和周柔含的误解,是因为《俱舍论》这句话:
“岂不烦恼已断、未断有差别故,应有差别?”
实际上,这句话是经部的解释,不是有部。
王路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为什么当前的AI在文学创作上表现拉胯? (2人喜欢)
- AI能不能自发写好故事? (5人喜欢)
- 偶然林叟,四时佳兴 (8人喜欢)
- 烂尾的工地 (3人喜欢)
- 越过边境的少女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