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不想谈恋爱了
查看话题 >又没确定关系,只是朋友罢了,怎么能算养鱼?
01
最近,一个女性朋友向我吐槽一个互相暧昧了很久的男生。
因为是男生问她要的联系方式,还总是有意无意地找她聊天,所以朋友难免会觉得他对自己有一点点喜欢。
在一来二去的交往中,朋友也渐渐被男生的风趣温柔打动,不过因为还没确立关系,两人还是保持该有的距离。
然而确立关系前的暧昧终究是扑朔迷离的。
朋友无意中发现看似正直温柔的男生实际上是个“海王”。
那些嘘寒问暖,撩拨人心的话不只对她一个人说过,有好几个女生都成了他的备胎。
气不过的朋友找到男生对质,没想到对方非但没有像其它“海王”那样表现得理亏。
反而还说,又没有确定关系,自己怎么能算“海王”呢?
朋友一时间无法反驳,只能默默拉黑了事。

其实随着男女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多样,已经有不少人为类似这样的“养鱼”行为开脱了。
在他们看来,只要不是经过双方的都认可的关系,就称不上是恋爱。
既然不算恋爱,那我与多个异性微信上说早安晚安,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又何妨呢?
02
不同于影视作品中男女主角刻骨铭心的爱恋,现实生活中很难遇到让我们一见倾心的那个人,所以为了恋爱,不得不四处“撒网捞鱼”。
因此,部分人接受一个人在没有确认关系之前可以同时保持与多名异性的发展,吃饭看电影甚至有一些初级的肢体接触。
在这个“快餐时代”,喜欢的前提是先设定一个标准,然后在众多符合标准的对象中细细筛选,每个人不是在被选就是在选择。
爱情被量化成了一个或简单或复杂的数学公式,所有人将不同的目标代入到公式中,直到求出最优解。
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鱼塘”,即使你没有像那个男生那样同时与多名女孩保持暧昧,你也一定有过在某个深夜与闺蜜或兄弟一起挑选、评价“猎物”的经历。

所以,“养鱼”真的不算渣吗?
当然不是。
在所谓的“没有确立关系就可以多方面发展”的逻辑中,在不同异性间徘徊和周旋。
就像在买东西时要精挑细选一样,想要挑到心满意足、价钱适中又合适自己的,少不了多方的试探和犹豫。
所以,同时与多个异性打交道是如购买商品一般稀疏平常的事,可他们忘了,人不是商品,人是有感情的。
03
小时候,《情深深雨蒙蒙》里的何书恒就是我们心中能够爱依萍一生一世的痴情好男人。
但长大后,何书桓成了将两个女人的感情玩弄于鼓掌之间的世纪渣男。
这种观念的转变来自于成长过程中,对男女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不吊着喜欢自己的人;
不滥用他人情感;
如果没打算与对方在一起要提前告知;
如果不喜欢对方要明确拒绝。
过去,我们总是陶醉在凄美的爱情故事中,哪怕某一方之前同时浸润在几个人的感情中,爱情也会成为他的保护伞;
而现在,经历过与几人间的犹豫不决后才开始的爱情不再会得到过多的祝福。
有时,我们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我怎么现在才意识到这才是正确的”、“天啊,我以前究竟是怎么想的”。

其实我们无需为曾经的幼稚而懊恼,毕竟,渣男可不是大部分人一眼就能看穿的。
无论是那个“养鱼”的男生还是在两个女人间摇摆不定的何书桓,渣男的底层逻辑中都是一样的。
04
在多方的试探中产生了对某个甚至多个异性或多或少的感情,只是他们不愿承认内心所想。
因为一旦与某个人确立关系,就意味着失去与其它暧昧对象的联结。
他们不关心女孩们已经开始在网上搜索情侣头像的满心期待,也不在乎女孩们即将交付真心的一往情深,他们只是享受其中却故作深沉。
这种明明喜欢却不够坦诚的处理方式,等于将决定权强加给他们,而自己则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看似细心又体贴,实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绿茶行为。
最后想告诉大家,不管是犹豫不决看似深情的渣,还是享受其中实实在在的渣,本质上都是在滥用对方的喜欢,没得洗。

文章作者|正常人
图源网络侵删致歉
希望与你分享一千零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