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舞厅
我从没有见过激光出现的村落
也没有见过有人在深夜放烟火
漠河舞厅这首民谣
一个边远小城一个普通人的爱情故事
为什么会引发现象级的讨论
一个能引起共鸣文学作品
必须要触及人心里最柔远的部分
这个柔软就是漠河舞厅这首民谣背后的爱情故事
我们生活在一个分工高度细化的时代
每天见不到人
见到的只是被工作异化成的一个客体
但我们总归要回归到主体
音乐 诗歌 影视剧 都是重塑我们主体的一个过程
故事往往是打开人自我防御的最佳手段
漠河舞厅这个故事包含了两个元素
爱情的永恒性
时间的永恒性
满足这两个元素的爱情故事
不是生离就是死别
死别的故事
东方有梁山伯祝英台
西方罗密欧朱丽叶
这两个永恒性在死亡的一瞬间就产生了
只要我们住在彼此的心里爱情就永远存在
这个永远就是时间的永恒性
然而爱情不是常态的
只是人气化学物质多巴胺催生出来的
不爱才是常态
死亡的瞬间爱情就定格在哪里
而生离
在这个时代告别很简单
一开始我发现只要一顿饭、一顿酒我们就散场了
这顿饭、这顿酒就是我们最后的记忆
后来一个短信、一个微信我们就告别了
最后来我发现大多数的离别是悄无生息的
你说是吧,欠我钱的那些人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