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听一书10 《爱有8种习惯》艾德·培根
1、慷慨 2、静默 3、求真 4、坦诚 5、游戏 6、宽恕 7、慈悲 8、社群
摘抄:
1、慷慨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敞开心扉,以便我们来进行给予和接受。
2、学会慷慨首先要打破恐惧,你知道在什么时候我们会变得不慷慨吗?就是我们觉得自身受到伤害的时候,我们总是觉得你为什么这样对我,你凭什么这样,你这样伤害了我,当我们总觉得自己吃亏了的时候,这种恐惧感会使得我们过早地做出自我保护,从而形成不慷慨的举动。所以我们能够把恐惧稍微放下,我们知道自己发自内心的是被爱,我们的内心当中是有爱的,有人爱着我们,宇宙在爱着我们的时候,你才能够真的做到慷慨。
3、静默在这八个习惯当中最为重要,因为你会发现每一个习惯的实现都需要静默的帮助,如果你不能够静默下来的话,你可能就无法表达慷慨,因为你内心当中是被恐惧纠缠的。
4、我们的人生大量的事情都是由于恐惧所引起来的,就是我们总是担心一些事实上都没有发生过的事,这叫妄念。
5、用一个学习者的方式来回顾自己的人生。在童年那段生活当中我学会了什么,在高中那段生活我学会了什么,在大学的生活我学会了什么,在创业的过程当中,我在不断地发现和学习到了什么。这时候你发现恐惧就在减少,而静默的感觉在上升,所以我们要学会通过学习者的角度来回顾自己所经历的人生。
6、孔夫子的原则叫作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就是当别人对你不好的时候,你最起码可以讲出来,这是一个坦率的习惯。
7、如果你对对方不是恐惧的感觉,而是爱的感觉的话,就算你坦诚地讲出来也不是一种伤害,反而是双方沟通的开始,我们带着爱的角度来解决问题。所以关键对话的核心也是要把自己的情绪过滤掉,要跟对方来建立共同的目标和责任,这时候就更容易实现一个观念对话的结果,因此我们说坦诚是可以做到的。
8、上乘佛法曰慈,下度众生曰悲,这是慈悲。我们如果拥有宽恕,拥有慷慨,还没有达到慈悲的状态,因为慈悲的状态意味着说你要帮助他人变得更好,而不仅仅是原谅他们,你要帮助他们变得更好。
9、天无私覆,地无私载。
10、放生的目的不在于说到底救活了多少人,而在于那个生命在获得自由的那一刻,他所得到的喜乐,这才是放生的意义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