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五个典型成功案例(九)
01、四川甘孜麦地村志愿者之家
凸显现代服务的公共空间

牛背山志愿者之家缘起于成都的资深义工大雁和他的一群90后小伙伴们在牛背山的一次旅行。改造策略是在完善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让这个建筑更具有开放性与公共性,可为更多的人群服务,从建筑空间与结构上,创新的同时,又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记忆与灵魂,使其与村落、与环境相协调,融为一体。

设计师在一层保留并加固了内部的木结构,拆除了面向坝子的厚重墙体,以及内部隔墙,使一层完全开放,作为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可作为读书阅览、酒吧、会议等多种功能。重新设计的钢网架玻璃门,可以存储木柴,在完全打开的时候,将室内外融为一体。

02、秦岭北麓油坊坪村
避暑胜地的小众村庄
油坊坪村地处秦岭北麓,村落地处山区,每年盛夏时节,在此聚集了大量周边市县前来避暑的人群,常日却鲜有问津。


新建亭廊,为村民唠嗑的旧习提供更为舒适的空间。另外,保留部分原场地的记忆,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可能性。





03、徽派古村—奇峰村史馆
历久弥新的古村记忆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的奇峰村,位于牯牛降风景区的山腰。白墙黑瓦的农宅依山而建,奇峰村便逐渐隐退至山间竹林里。

队屋曾经是奇峰村生产大队的公共用房。现如今随着农村的凋敝, 一层存放的农具显然已久未使用, 二层也因年久失修漏雨而空置。梁柱和墙上满是毛笔或粉笔留下的木工草稿,还有政治标语,成为一套写在房子里的村史资料。

这样的房子,对村民或许是鸡肋,但对于设计师却是可打磨的璞玉。设计师尝试将留存的队屋,通过整修和适度的改造,重新服务于村里的现代生活。而不再是封尘于历史、只能远观的老古董。此为“无建斯建”。

队屋的外墙面,简直就是一本微缩历史笔记,为了保留这些信息,抹灰的部位尽量避让了“历史遗迹”区,让时间的痕迹能从建筑的外皮,一层层的读取。


最后呈现的,村里看似没有新房子的痕迹,但无论是入村的场地景观,还是队屋周边的小巷,以及建筑内外的空间,都更能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给外来游客更亲切自然的体验。


04、田坊三变—嘉兴喜悦公社
脚踏实地的现代空间升级范例
这是一处占地2000方的农业玻璃大棚,多年失修,急待改造。嘉兴的喜悦公社注定不是一场实验建筑的即兴表演,而是针对中国农村脚踏实地的现代空间升级范例。


所以本案设计的“第一变”,在于将简陋的农作物大棚“变身”为现代农业的加工和体验场所,是为“食集”。



建筑顶部天窗设有活动遮阳系统,白天可为活动场地遮阳隔热,冬季增加日照,起到保温作用。




在嘉兴喜悦公社的“艺集”设计中,打开未来的钥匙并非造景。

05、成都崇州道明镇 (小绿球大地艺术营地)
小绿球大地艺术营地位于成都下辖市崇州,道明镇红旗村的一座山顶。公区,是一个废弃蓄水池,大地艺术家地球君和光子,保留了原有的蓄水池取水楼梯和蓄水池围栏结构,改造成抹茶雪顶火山形态的泳池酒吧和餐厅,给当地的荒山空心村带来了新的大地艺术活力。它既是一个艺术装置,也是营地功能性建筑。道明镇无根山的自然环境,土地贫瘠不适合种植,但是尤其适合樱桃树,家家户户都有樱桃树。小绿球所在的巨大山谷,正有一棵巨大的野樱桃树。野樱与火山,古之链接是宋文人山水、日浮世绘,以地为纸,位置大小,立体构成画卷。





▲ 2019年老照片,小绿球泳池酒吧改造前
相关阅读 〉〉》乡村振兴 | 收好了这36个典型乡村振兴案例!_青源
乡村振兴成功案例 | 乡村振兴政策 | 乡村振兴战略 | 乡村振兴实践 | 乡村振兴网红 | 四川乡村振兴 | 成都乡村振兴 | 乡村旅游 | 乡村旅游创新 | 农业主题公园 | 田园综合体 | 农业生态园 | 生态农场 | 家庭农场 | 爱心助农 | 绿水青山 | 丰收节 | 画家村 | 劳动教育 | 乡村研学旅行 | 营地教育 | 自然教育 | 生态康养 | 乡村文创 | 乡村文旅 | 三农问题 | 森林学校 | 森林幼儿园 | 艺术振兴乡村 | 乡村振兴美丽乡村 | 乡村振兴产业规划 | 旅游扶贫 | 乡村振兴智库| 艺术农场 |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 | 国内文旅成功案例 | 大地艺术 | 野奢营地 | 成都地标 |越后妻有| 濑户内海 | 艺术在浮梁 | 武隆懒坝大地艺术 | 桐庐大地艺术 | 邛崃大地艺术 | 地景工程 | 室生艺术森林 | 甘肃大地之子 | 彭州小石村 | 四川明月村 | 四川战旗村 | 理想村 | 清境农场 | 莫干山成功案例 | 成都崇州五星村 | 成都崇州乡村振兴 | 日照白鹭湾美术馆小镇 | 安吉乡村振兴 | 理想村 | 浙江良渚文化村 | 计家墩理想村 | 碧山计划 | 乡伴文旅| 道明竹里 | 道明竹艺村 | 竹艺公园 | 沙漠雕塑公园 |大地艺术节 | desert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