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次第花开》
读这本书前,我并不了解这本书究竟讲了什么,吸引我的是前言中关于修行的解释。如今读完,我只能说这是本不错的金刚界入门书籍。但对于书中所言种种,我倒一时不知如何评价。
譬如放下我执和法执的快乐,是否便是主观否定大脑激素刺激所进行的操作呢?
譬如正念是否便是将人的思维工具化。将自己的思维化为一草一木的行为本身,是否又刚好和珍惜轮回成人的机会的理念相悖呢?
譬如解释无我。这有趣的地方是验证无我。书中用忒修斯之船,又引入物理学的发现,用新发现的学说解释旧理论,进而升级到新事物佛教以前都说过的地步,声称这是宗教的胜利。可我实在看不出这哪里像是代表自我否定的无我。对于自身信仰的盲目维护和坚持,这恰成一种执念。
又譬如菩提心。那正如凶残的罪犯往往具有更强大的同理心那样,为了求得菩提心,修行人往往要跳出群众的视野才会获得更理解群众的目光。可是金刚界一味出世和全盘接受的态度,又是否枉费了菩提心呢?对于他们而言,体现菩提心的总是在舍不舍上。总是一个度的问题。可对于这么模糊的度量,做起功德来却又从不详解,所说的总是空泛的概念。正如放生,要你知道放生是善行便可,至于这善究竟会种怎样的因果,并没必要考虑。更不要你去想象太多,尤其是他人获利时的欢喜。
又譬如将因果转化成描述行为的业。显然,这可以获得一种简单解释,但是这也显然是一种逃避。一件好事或坏事,只讨论其结果,而非中间的具体过程。这是不谈因果的结果论,是极容易推倒出错误因缘的。更何况了解因果是最重要的事,谨言慎行更是重中之重。这为了因果而将因果束之高阁不加怀疑的尊重,得到的又是否是真的因果呢?
正所谓“信则有不信则无”、“上帝只救自救之人”、“吾为汝说解脱道,当知解脱依自己”,又或者“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让人耳熟能详的诸多言语的确并非错误的话,可仔细计较中这里面又是否有推卸责任的成份呢?尤其是当领路者要让你完全相信他,连带他的错误也要相信。
诚然,蠢钝的人无法预知智者行为种下的在未来生长的果,更无法知晓长出那果的因。追随智者的学习中,全盘接受确是一种很好的态度。待得智慧随着岁月增长了,往往总会领悟上师的苦心。
但这利来利往的现世,除了那清寒淡泊的远疆,谁会有如此相信他人的决心呢?
由此可见,修行也好,宽容也好,慈悲心也好,无论哪个佛教徒所说的那些话总都是好的。不好的,只有那个他们不愿说的壳子而已。而他们其实对此也早有所悟。于是不谤僧,才是这一门宗教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