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真实的平淡、苦痛、缺点,最是动人
最近常常觉得自己被困在时间里,周围的人都大步向前,只有我,一直在原地,离他们越来越远。
直到我看了《记一忘三二》,这是李娟的随笔集,零零散散记了很多故事,有的让我捧腹大笑,有的让我鼻头泛酸。我惊讶于她对于大事小情的记忆之深,另一方面又很羡慕,不管多么平常的生活,她都能写得灵动有趣。
放下书本,仔细想想,或许是因为她写的太过真实。我们的经历不完全相同,但某一刻的情绪、细节是共通的,看书的时候会想起自己,她的情感与我的情感相互共鸣,觉得自己被看见了、被理解了、被记录了,然后被打动了。
这就是真实生活的魔力吧。

真实的平淡,请记录它
在这本书里,没有高大上的经历,就是放牛、养猫、散步……她母亲开着农用大三轮,驱车三百公里看她房子那段差点把我笑死,母亲不懂交通规则也没有驾照,就跟着别人的车过红绿灯,一路畅通无阻,也是新疆地广人稀,不然就是社会事件了。
还有冰箱里的剩菜那一篇,把剩饭剩菜留给母亲在乡下喂的鸡,但是跟母亲吵架了,母亲不来拿剩菜,导致越堆越多,冰箱都放不下,最后敲冰块那段也让我捧腹大笑,虽然这个故事看完之后是有点难过的。
我们现在经常看短视频,视频里别人的生活都很精彩,好吃好玩好看,而自己的生活就特别琐碎,像公司的黑色电脑一样沉闷,令人压抑。但平淡才是生活的常态。更何况,现在的平淡,以后会是意向不到的惊叹。比如我,孩子出生没多久,就开始写诗,每天一篇,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现在回头去看,往往惊呼:还发生过这样的事?!
现在我算是想明白了,打破平淡最好的方式,不是去临摹别人的生活,而是记录自己的生活。
如果喜欢摄影,就去拍照、拍视频,拍下一年四季,拍下日出日落;如果老是出差,就记录自己走过的城市;什么爱好都没有,那就记账,看看那些辛苦赚来的钱,是被风刮去了,还是可以变成大大的礼物……等记录的东西多了,你就发现,哇,原来我这么丰富,原来我听过那么多歌,走过那么多地方。
每个人都不是苍白的灵魂,时间都有迹可循,重要的是你选择用什么方式留住它。再说了,李娟这本随笔集还是十几年的沉淀呢,对吧。

真实的苦痛,请打败它
这本书里有快乐,也有难过。
看书的时候真的很心疼小时候的李娟。家中贫困,妈妈与外婆的脾气暴躁,少不了拳脚相向。在学校,因为家中无人撑腰,自己性格内向,成为校园霸凌的对象,甚至被一个怀孕的老师逼着自己给自己抽了一节课的耳光,最可气的是那个老师一直不觉得自己错了。这些伤痛,其实她一直没有忘记,也没有原谅,有的甚至成了一道枷锁。虽然文字轻描淡写,情绪却悲伤又深刻。
我一直觉得,生命的苦痛,不值得被感谢。因为若没有那些苦痛,我们会有不同的记忆,我们会成为比现在更好或更坏的人,只不过没有发生的可能了。所以苦痛就是苦痛,不需要包装成历练或成长。它试图碾碎我们,但我们站起来了。所以,勇敢的是我们,生活的美好也是因为我们。
但我们经常会压抑苦痛,或者忽略它,我们看快乐的视频忘记坏情绪,用美食转移注意力。短时间内是有效的,然而导致坏情绪的根源没有解决,那些幽暗、挣扎、沉溺,就像一条毒蛇,藏在我们的皮肤下面,等到温度合适,就会苏醒过来,狠狠咬上我们一口。
就比如第一次开口说英语被嘲笑,以后都不想说英语了,看到其他喜欢的事情也不敢争取,对自己丧失信心,生活也越来越糟。只有自己从心里放下那次嘲笑,不让它成为我们的梦魇,才会遇见真正勇敢的自己。
每个人都有伤心往事,所以我们不必要假装快乐。从记忆的水池里把锋利的石头捡起来扔进大海吧,手被割伤也没关系,会痊愈的。

真实的缺点,请拥抱它
书的后面几篇,李娟写自己与同事沟通,看得我头皮发麻,内心非常庆幸:还好我只用看书,不用跟她沟通,不然可太费劲了。与人沟通困难是她的缺点,但因为这个,更显得她文字可贵。
我们天生不喜欢缺点,而且特别习惯给缺点找借口。比如明明拖延症不想做家务,偏偏说自己心情不好;比如明明花钱大手大脚,毫无理财规划,偏偏包装成生活方式,觉得别人过得不大气。但大家都是凡人,哪能那么完美,就算是小说里的人物,都亦正亦邪才吸引人。
有点缺点没什么大不了,拖延症不想做家务没关系,自己和家里人过得去就行;月光也没关系,只要不拆东墙补西墙到处借款啃老就行。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控制住,不影响工作生产、邻里和谐、家庭幸福,何必给自己的人生加那么多层滤镜呢。
缺点不是瑕疵,不是水果烂掉的部分,只是我们与世界的相处方式不同而已。就像有些苹果没那么甜,有些猫咪很凶,但他们还是他们,我们也可以找到拥抱缺点的方式,享受真实的状态。

总而言之,很喜欢这本书,给我阅读的快乐,也给我生活的启发。希望今后的我,能真实地面对生活,对那些窘迫与笑话都坦荡接受;也能不卑不亢地面对生活的苦痛,不感谢也不原谅。更能持续记录自己的生活,毕竟,意外经历总是少数,而那些细水长流的无聊,才是年老时回忆的主角。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