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倒霉银行劫匪,是怎么折在命运手里的?
美国最倒霉银行劫匪,是怎么折在命运手里的?

原创 小约翰 小约翰可汗 8月28日 这是小约翰的第43篇奇怪知识。
2009年,美国环球有限公司推出了一部名叫《13号仓库》的美剧,这部剧虽然是个悬疑科幻剧,但是各种梗玩得飞起,颇有一点黑色幽默的意思。

故事的剧情,大概是有一个收藏各种超自然物品的仓库,里面有很多奇奇怪怪的超自然法宝。比如其中有一个“阿尔卡彭的冲锋枪”,这把枪子弹无限,但是子弹会枪斗术,可以绕过一切穷人,优先打击在场最有钱的人。还有一个法宝是“斯大林的睡眠眼罩”,只要戴上立刻会陷入深度睡眠,还有红色烟雾和镰刀斧头特效,但副作用是睡醒后必须饮用大量伏特加。
而这部剧中,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道具——赫尔曼拉姆的怀表。
这个怀表的功能极其特殊,只要按下计时,就能立刻化身为犯罪高手,但是副作用是将会变身为极其重视细节的强迫症,每用一次强迫症就会更严重,直到最后完全疯掉。
那么,这个赫尔曼拉姆是谁呢?

在科佩尼克上尉的故事里,我提过,抢银行的历史是以1918年的“拉姆技术”为分水岭的,之前的叫古典派,之后的叫现代派。而这个拉姆技术的发明者,就是:
美国劫匪的精神领袖,倒霉人类的观察样本,强迫症患者的正面典型,抢银行界的大贤至圣先师——赫尔曼·卡尔·拉姆。

先师降世

1890年,赫尔曼拉姆降生于德国卡塞尔的一个某家庭,他的家庭状况如今已经无法查到,只知道他从小当过屠夫学徒,而且很早就脱离了高级趣味。拉姆的少年时代,虽然称不上是品学兼优吧,至少也可以说是狂嫖滥赌。他不仅每天不学好,而且他的一生始终有一个显著的 buff——运气极差,终其一生,都是在利用自己技术和倒霉的命运较劲。
本来赌博就是个十赌九输的事情,再加上他运气不好,所以整个少年时代都在可持续性的身无分文中度过。

为了搞钱,拉姆只能另谋低就。没有任何技术的他只能进入传统行业——打劫。不过他倒是没有暴力打劫的勇气,他的打劫方式简直是杨颖的手办——baby 小人。他在过往行商的啤酒里面下药,把人麻翻了,趁人醉倒时搜刮财物提桶跑路,堪称德国孙二娘。
但是,以拉姆的运气,他干这种事儿不可能不出岔劈。1910年,拉姆又麻翻了一个过路的,趁人家睡着翻人家的包,打开以后有不少现金,再一看证件——德国黑森州市政警察。
正如我们在科佩尼克上尉那集中所说,20世纪初期的德国是个高度军国主义的国家,正是军警宪特横着走的年代。把警察给打劫了,一旦被抓住,株连九族都 TM 算从轻发落。拉姆觉得,当时的德国,只有一个地方能给他提供庇护。
——军队。
在德二时期,如果你有前科,那这辈子是别想当兵了。但如果你犯了事儿却没被捉住,那么恭喜你,军队将是你最坚固的堡垒!因为没有任何警察有胆子去军营抓人。拉姆赶在警察抓他之前加入了德军,而且由于江湖经验丰富,还很快混成了低级军官。

但是,他即使当了兵也依然死性不改,继续狂嫖滥赌,只不过赌友变成了部队里的战友。由于他的运气一如既往地差,他在赌桌上就是稳定地给战友们输出自己的军饷。
由于输得太惨,拉姆终于开始发掘自己的潜能,他觉得自己之前赌博总输,是因为运气不好,而自己的运气大概这辈子都不会好(确实),所以只能依靠个人的努力,于是他开始学习在赌博中出千,简单地说就是藏牌。
由于脑子好使,手艺也不错,很快,拉姆的千术练的炉火纯青,在赌桌上从给战友们输出军饷变成了收集战友们的军饷。但这个时候,命运又一次找上了他。
1912年初的某天,拉姆这天没有和战友们打牌,而是和长官们一起玩抽牌扑克,本来靠着自己的藏牌技巧正在大杀四方时,他的凳子的一个角突然断掉,把拉姆摔了个四脚朝天。如果只是摔了一跤也无所谓,问题是他在摔跤时把袖子里的牌全都甩出去了。

偏巧的是,那天跟他玩牌的牌友们,其中有一个是他的团长。
就这样,拉姆顺理成章的挨了一顿好打,被开除了军籍。但他离开了军队,说不定就得被警察抓住,所以走投无路之下,拉姆一咬牙,那我走?

美国梦

1912年末,大贤至圣先师拉姆抵达了他忠诚的美利坚。虽然换了个国家,但他的人生轨迹毫无新意,基本把在德国的经历重演了一遍。
到达美国后的他,加入了美国国籍,找了个屠夫的工作,继续狂嫖滥赌,然后可持续性地身无分文,然后继续下蒙汗药劫道,一点新意都没有,梅开二度了属于是。

而且,到了美国的他一如既往地倒霉。1914年,他给一个美国人下药,结果这个人是个酒蒙子,耐药性比较强,下药后很快就醒过来了,发现自己钱没了后立刻去报警,警察很快就把拉姆给提溜进去了。
在监狱里的拉姆开始反思自己的一生,他感觉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在德国下药后有警察过来,把我抓进去,我不知道美国也会有。所以,他痛改前非,觉得自己为了这么点钱蹲监狱实在是不值,要蹲监狱,至少涉案金额得大点吧!
既然横竖是抢劫,与其抢路人,为啥我不抢银行呢?!
实际上,拉姆有这种想法是非常正常的。在20世纪初期,美国的治安基本是夜之城见之心伤,哥谭市闻而落泪,在1929年经济大危机以前,美国在20世纪初已经经历了三次经济危机,社会矛盾很大。而且1920年禁酒令的下达,更是加速了城市黑帮的崛起。本来西部时代的匪帮就没有彻底清干净,城市里犯罪形势又迅速恶化,加上每次经济危机来的时候政府都缺钱,警方拨款不足,一升一降之下,当时的美国治安大家可以想象。

说个最直观的例子,由于劫匪太多,当时的美国抢劫都开始内卷了。1930年,芝加哥一家比较偏远的邮局,曾经在一天之内被抢了六次,精耕细作了属于是。
所以,拉姆决定加入的这个行业,并不是另辟蹊径,而是一片绝对的红海。从监狱出来以后,拉姆没有贸然行动,而是进行了一番市场调研,复盘了经典案例,梳理了行业打法,准备对行业痛点进行精准切入。
当时的美国,抢银行主要分为两个流派。
第一种比较粗暴,玩过《荒野大镖客》的朋友应该感同身受,这一派走的是西部匪帮风,光天化日之下冲进银行,冲天或者冲人搂几枪,然后劫持银行经理打开金库,能拿多少拿多少。

这一派抢劫风格能够奏效,是因为当时美国西部警力极其薄弱,每个镇就几个治安官,劫匪根本不怵他们。可是随着美国城市化的进步,城里的警察越来越多,火力越来越猛,这么干的人就少了。之前抢银行顶多上通缉令,现在抢银行偶尔能上法医教材,标题类似于《碎尸的完美还原》等等。
由于第一种太粗暴,所以在拉姆的年代,美国的银行劫匪们一般选的是第二种,一种更为粗暴的方式。
第二种抢劫方式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在银行金库外墙底下埋下足够的炸药,然后 boom 一声把墙炸塌,进去拿钱走人。

但第二种劫法技术难度很高,难点在于炸药的分量很难掌控。放少了,外墙炸不开,曾经有个叫亚当沃施的劫匪就犯了这种错误,炸药放的太少,忙活了一宿都没得手。不过如果放多了下场更惨,很可能把里面的钱炸碎,那就是屎壳郎碰上便秘的——白来一趟了。
如果仅仅是钱炸碎了还则罢了,1893年,有个叫强尼韦斯特的哥们,生怕金库外墙炸不开,放了五倍的炸药量,结果把自己和金库外墙一起送上了天。
拉姆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采取第二种方法。他出狱后来到了犹他州,搞到了炸药,挑了个黄道吉日来到了一家银行的外墙边上,点火,爆炸,Boom!
炸完以后,拉姆傻眼了。

作为曾经的职业军官,拉姆对炸药的计算非常准确,如愿炸塌了银行外墙。可是银行外墙塌了以后,里面露出来的不是现金,而是一道毫发无损的全钢保险墙,银行的墙塌了,但也没完全塌。
一脸懵逼的拉姆还没搞明白咋回事,警报声就响了起来,警察光速出警,抓捕了拉姆。警察表示,你小子哪怕早来一周都得手了,这家银行上个礼拜刚升级了保险墙和报警器,你算是捡着啦!
就这样,抢银行未遂的拉姆又一次入狱。不过这次他在监狱里真的反省了自己。他觉得自己这么倒霉的人,靠走寻常路子根本不足以跟倒霉的命运相抗衡,自己想要成功抢劫,必须要用穷举法,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考虑进去才能成功!
拉姆在犹他州监狱里的反省,堪称美国犯罪史上的龙场悟道,后世无数的银行劫匪在回忆这一时刻时都不得不说——天不生拉姆,万古如长夜啊!


拉姆技术

在犹他州的监狱里,拉姆蹲了一年,他在这一年里,他开始了思考。
拉姆认真地回忆了德国军队的优点,他觉得德军至少有三个优点——有纪律、重细节、够专业,按照这种思路,出狱后的拉姆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
第一步,他要建立一个专业团队。过去的劫匪都是进去银行大帮哄,他们不行,拉姆注重顶层设计,明确团伙每个成员的差异化赛道,实现团队价值的耦合。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劫人质的劫人质,冲柜台的冲柜台,抢金库的抢金库,用鲁迅的话说就是——爱走东的别走西,能穿裤衩的别穿泳衣。
第二步,要侦查好所有的情况,最重要的是银行里是否有足够多的钱,值不值得为这个抢一趟,别跟苏联的幻影团队似的,四个人抢银行抢 TM 一大包衣服回来。

除了现金数量,还要明确建筑结构、金库位置、守卫力量、雇员情况等等。还要侦探好附近警局的位置、警察的反应速度、火力情况等等。还要侦查逃跑路线,不仅要有路,而且要有备用的路线、备用的车辆,由于实在太倒霉,他每次连备用的计划都做了好几份,保证万无一失。
第三步,是排练,拉姆意识到,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他出狱以后,在郊区租了个破仓库,用箱子来充当柜台枪毙等道路,带领团队反复练习,制定路线,反复练习到每个人都把自己的路线熟记于心,而且整个抢劫过程能在警察到的三分钟之前结束。
第四步,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拉姆订制了一种开口在腋下的特殊背包,便于往包里装钱,同时选用改装后的高速赛车用来跑路,在抢劫之前,他会开车先在逃跑路线上跑几次,连天气和转弯速度都考虑了进去。

总之,为了对抗自己倒霉的命运,拉姆把一切都考虑到了极致。
1918年2月,拉姆出狱。他出狱后立刻开始执行计划,一边在实践中锤炼团队,一边进行经验总结。靠着这一套缜密到极致的计划,拉姆兵不血刃地抢劫了数个目标,其中比较典型的,是1924年的西北国家银行抢劫案。
1924年12月8日,西北国家银行的一个普通营业日,上午九点,银行刚刚开业,拉姆站外银行街对面派出了自己的侦查员,侦查员装作办业务走进银行,确认里面所有的情况跟演习的情况完全一致后,给拉姆打了个手势。
收到信息后,拉姆向不远处的汽车摆了摆手,两辆车带着六名劫匪冲进银行,他们快速将柜员赶出吧台,命令他们趴在地上。两名劫匪负责看管工作,剩下的四名劫匪开始劫持金库经理,疯狂洗劫现金和票据,有条不紊的抢劫持续了五分钟,拉姆一声口哨,六名劫匪迅速向有序撤离,几乎同时登上汽车。两名司机是优秀的赛车手,众人上车后猛踩油门绝尘而去。等警察到达现场时,劫匪已经离开了超过十分钟。
事后银行清点损失,在五分钟的时间里,劫匪们劫走了30万美元的现金和债券,刷新了美国抢劫的效率记录。
当天下午,拉姆和劫匪们聚会分赃,大家分完钱后就地解散,没有任何拖泥带水。这只不过是他人生中几十次成功抢劫中的一次,看起来,他似乎开始了一种良性循环,成功靠着精密的计划抗衡了倒霉的命运。
真的如此吗?
如果利用人力逆天改命,那么命运一定会从其他地方找回场子。

命运守恒定律


从1920年到1930年,拉姆带着他的团队纵横全美,做下数十起大案,累积抢走了超过100万美元的现金,堪称美国银行劫匪中的顶流。而由于他频繁地使用化名,几乎没人知道,这么多起抢劫大案是由同一个人犯下的。
那么在这十年里,拉姆除了抢银行以外,其他的时间一般在干什么呢?
在坐牢。
由于计划周密,拉姆从未暴露过银行劫匪的身份。但他在这十年里数次进入监狱,而进监狱的原因,全都是因为点背。
1920年,拉姆去堪萨斯州找个朋友,在杂货铺买东西的时候忘了结账,跟店主发生了点口角,双方打了起来,拉姆获胜,成功喜提一年监禁。

1927年,拉姆在酒吧喝酒,喝完酒后想找个墙角撒尿,结果迷迷糊糊把一个女士的院门当成了墙角,又被当成猥亵,抓起来关了半年。
类似的进监狱的经历还有很多,拉姆在十年里屡次被抓,却从未被怀疑是银行劫匪。1929年,他又一次在伊利诺伊州被捕,这次警方真的怀疑他曾经参与银行抢劫,但由于查无实据,没多久就把他给放了。
按说,这次他已经离露馅很接近了,拉姆会准备金盆洗手吗?
拉姆在伊利诺伊州出狱后,开始了自己的分析:
美国地方,历代发生大规模抢劫万八千次,Yes or no,难以论说。但史家无不注意到,正是在这个古抢场,决定了多少代匪帮的盛衰兴亡,此兴彼落,所以,古来就有,民风淳朴之说。
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在讨论着,范德林帮败走瓜玛。仿佛着美国古抢场,对我们注定凶多吉少。二十年前,我从德国踏上征途,开始了第一次西征,欧美银行劫匪,遂归于一统。本人本队所到之处,民众抱头鼠窜,真可谓占尽天时,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短短二十年后,这里,竟一变而成为我们的葬身之地了吗?!

所以,经过对形势的分析,匪员长拉姆没有任何金盆洗手的意思。他很快召集了几个队友,准备开始新一轮的抢劫。
拉姆召集的团队包括他自己、爆破手沃尔特、自己的门徒克拉克和70岁的绰号叫“老爹”的银行劫匪兰迪。这几位都是他的老队友,技艺精湛。经过简单的练习后,拉姆觉得熟悉的感觉回来了,这一套团队简直是于和伟没了唾液腺——绝配(呸)啊。他准备带着弟兄们抢劫印第安纳州的州立公民银行,这个银行现金不多,但是守卫也松散,随手抢一下就当赚点零花钱了。
但是,他计划之下,发现缺一个开车的,所以他找来了本地的知名赛车手爱德华·洪特,他虽然从未跟洪特合作过,不过他感觉一个司机,会开车跑得快就行了,在自己缜密的计划下,这种变量不会有什么影响。
1930年12月16日,一辆全新的别克轿车载着抢劫五人组停在了公民银行门外。9点钟,银行准时开门,负责抢劫的四个人准时冲了进去。进去以后,四个人轻车熟路,控场的控场,开金库的开金库,拿钱的拿钱,顺利得一如既往。7分钟以后时间到了,这些人抢到了15567美元,出门准备跑路。

结果出门以后,四个人傻眼了,接我们的车呢?
拉姆把头一扭,发现自己的别克正在掉头,而街上有一个手机拿着霰弹枪的家伙,拉姆立刻明白了,这人是个“理发师”!
所谓“理发师”,指的是2、30年代美国的城市团练组织。由于当年美国的治安环境实在太差,警力严重不足,所以有条件的社区纷纷将社区内有武德的男丁们组织起来结社自保,在各地的地盘结硬寨打呆仗防止抢劫,而今天拉姆他们运气不好,正好就碰上了一位“理发师”。
其实,当天的那个理发师完全没发现拉姆他们在抢银行,他只是拿着枪在那里巡逻而已。可是新雇来的司机洪特心理素质太差,看见有人拿枪过来慌忙掉头,准备扔下团伙跑路,就在这会功夫,拉姆他们出来了。

明白了咋回事的拉姆也不含糊,人家的预案里早就考虑到这种情况。他拿起枪对着理发师就是一顿射击,掩护着大伙成功登车。结果洪特这个菜鸟已经完全懵了,众人上车之后,他还没等调头的动作完成就猛踩一脚油门,咣当,汽车右前轮撞在了马路牙子上,爆胎了。
紧急情况下,还是拉姆比较冷静。他告诉洪特——别慌,再破的车也比两条腿快,别管轮胎的事,那个理发师没车追不上咱,继续开!
果然,两条腿的理发师追不上三个轮的抢劫团伙。几个人顺着逃跑路线成功转进,但是早晨的枪响惊动了当地警察。本来警察对这种事儿也是小约翰不怕开水烫了,但是当地的警察局长赫尔姆斯却责任感爆棚,城里没抓到拉姆团队,开始带着人沿公路搜索。

本来这种搜捕应该是没啥希望的,可是当天负责的搜捕的警察居然瞎猫碰上死耗子的在68号公路上碰见了正在换轮胎的拉姆团队。
对于拉姆来说,按说城外已经是安全地带了,他万没想到警察能追到这里,只能开动破车继续逃命。不过拉姆此时依然不慌,倒霉了多年的他心理预期早就已经无限低了,人家有预案。他淡定的告诉司机洪特——前面第二个路口右转,之前已经侦查好了,那里有个农场,里面有辆马力不错的别克,抢了它咱们就能逃出生天!别慌,爷有预案!
几个人开车到了农场,果然有一辆别克停在路边,还有个老头在旁边比划着什么。哥几个也不废话,一脚踹倒老头,启车就跑!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不对劲,艹,这破车的油门怎么踩不到底呢?!!

事后调查显示,这辆车的车主是农场主尼尔森,被拉姆他们踹到的老头是尼尔森的父亲。这老爷子年过八十,但人老心不老,经常开着儿子的车上演头文字 D,什么氮气加速九连弯,啥野的都敢玩。实在担心父亲的尼尔森不得不在车上装了一个限速器,让这辆车的速度永远不会开到56公里每小时!
拉姆他们不知道这辆破车为啥速度上不去,但是他们知道,枪声引来的警察和理发师们已经多达一百多人,这时候速度就是命。不过此时的拉姆依然淡定,他告诉洪特,别慌,爷还有预案 B,沿着这条路直走,前面应该有一辆马力强劲的卡车,抢了他,我们逃出生天!
果然,一群人开出去没多远就看见了那辆雪佛兰卡车,拉姆他们很顺利地抢到了车,这辆车有超耐磨的轮胎,也没有任何限速装置,我们出发!胜利就在眼前!

几分钟以后,拉姆惊讶地发现,这辆鸟车的散热器漏水,没开出去几步远,汽车就冒烟了。
心里已经万马奔腾的拉姆此时依然保持着领导者的淡定,他坚定地跟洪特说,别慌,爷跟倒霉这件事斗了一辈子了,啥情况都考虑到了,别紧张,老夫还有预案 C!前边赶紧右转,去达娜镇,那里有一辆福特,咱们还有机会!
一行人带着一百多个追兵到达了达娜镇,艰难地抢到了这辆福特,轮胎完好,没有限速器,散热器状态正常,水箱也是满的,启车,我们出发!
然后,打火的瞬间,他们看到了,油箱里只有一加仑的油。
一群人看向拉姆,拉姆都哭了,这回我 TM 也没预案了,不过一加仑的油也能跑一点距离,你瞅这现在哪有车啊,你嫌破我还嫌破呢!开车跑吧!

然后,他们发现自己在达娜镇并不是全无收获。
一位叫乔·沃克的副警长,此时正带着一百多人搜捕另一支犯罪团伙,正好经过达娜镇。见到一群人在追拉姆,毫不犹豫的加入了追击大军。追捕拉姆的队伍达到了浩浩荡荡的二百多人,跟拉力赛差不多,小小的达娜镇空前地热闹了起来!
此时的拉姆也顾不上什么路线不路线了,就一加仑的油,跑到哪算哪吧!一群人继续前进,终于,在这辆福特马上没油的时候,在伊利诺伊州西德尔镇的郊外发现了一家农场,他们惊喜的发现,农场里有一辆大马力的货车!
看到这辆货车的时候,拉姆的心情真如屎顶肛门遇公厕,两腿蹲麻捡手纸啊。我倒霉了一辈子,老天爷终于知道心疼我一回了!

然后他们惊喜地发现,这个货车的主人,有点特别。
这家农场的名字叫做“利奥·莫迪”,农场主叫莫迪,听名字就知道是个神人。敢在二三十年代的美国郊外开农场,都不是一般人。为了防止南来北往的强盗们抢劫自己,莫迪也在农场里设置了一些基本的自卫武力。
简单地说,莫迪农场里有一座高塔,而莫迪在高塔上,安装了一架马克沁。
看到有人要抢自己的爱车,莫迪没有任何犹豫,打开机枪就是一阵输出。当场击毙了司机洪特,拉姆他们想开火反击,跟马克沁的火力相比实在是不值一提。此时,后面的二百多追兵也赶到了,如何形容拉姆此时的处境呢?对此,通辽汗国日报社评论道:
前方为万丈深渊,金城汤池天沟堑,
后面有魑魅魍魉,罗刹恶鬼索阎罗,
三叠重关,曹丞相败走华容道,
十面埋伏,项霸王四面闻楚歌,
一边是函谷巍巍,孟尝君到此空嗟叹,
一边是昭关凛凛,伍子胥只余白发多。
进攻,如天京鏖战,沅甫难破铜关锁
退后,似麦城余恨,云长无奈望江河
似此天匮地囧,穷乏无路,汤武复生,奈此如何?
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拉姆基本是交代了。
不过,他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一位叫博埃托的小警察,在足足三百五十米外的距离上随手蒙了一枪,直接爆头了拉姆,美国犯罪界的一代宗师就此驾鹤西去,这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走背字了。
拉姆死后,他的团队成员死的死,降的降,几年以后,他的两个徒弟把这套拉姆技术传给了一个叫约翰·赫伯特·迪林杰的人,后者把拉姆技术发扬光大,并且将这一套方法论真正公诸于世。

跟至圣先师拉姆不同,迪林杰不仅是劫匪,而且是反社会分子,他不仅用拉姆技术抢银行,还抢了四家警察局(真事)。而且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他创造力更强,他曾经带人假扮成剧组抢银行,在银行外面派人假扮成摄制组,在几百名群众们喜闻乐见地围观了整个抢劫过程,并且表示动作戏拳拳到肉,演员感情丰富饱满,真逼真!
1934年7月22日,迪林杰在埃德加胡佛部署的围剿下被击毙,而他被击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在发现警察时想要掏枪,口袋里的手枪却被布料缠住,无论如何拿不出来,因此无法反抗而被击毙。所以,在迪林杰被杀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幽灵,一个拉姆的幽灵,依然在美国的上空飘荡。
本文部分插图来自网络,作者不详,
如不慎侵权,请联系我们。



撰文/监制:小约翰
编辑/制作:神秘猪精
视觉: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