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德: 回顾 ( 黄运特 译 )

伊兹拉.庞德 ( Ezra Pound ) ,诗人和文学批评家,意象诗歌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和艾略特同为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领军人物。他从中国古典诗歌、日本俳句中生发出 “ 诗歌意象 ”的理论,为东西方诗歌的互相借鉴做出了卓越贡献。
人们对最近新诗的风格已谈得很多,这里让我冒昧作一个简要的概括和回顾。
1912年春或初夏,H.D,理查德.奥尔丁顿和我经商议一致同意以下三条原则:
直接处理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 事物 ”。
绝对不用任何无助于呈现的词。
至于节奏: 创照乐句 ( musical phase ) 的排列,而不是依照节拍器的机械重复。
在趣味与嗜好上,我们三人还是有很多差别,但是同意以上三条,我们以为足称一个流派了。……
从此,有很多人,“ 加入 ”或“ 随从 ”本流派,撇开他们的优劣长短不说,他们丝毫没有认同以上第二条的意思。显然自由体诗已变得跟它之前的乏弱的古体一样啰嗦冗长。自由体暴露了其自身的缺陷。遣词造句往往跟我们老头子们一样拙劣,甚至还没有后者的借口: 塞进一些字词以凑尺格律或完整嘈杂的音韵。这些随从者的诗句是否有乐感,留待读者评断。有时候我能在“ 自由体诗 ”里找到一种格律,跟冒牌斯温伯恩一样陈旧乏味,有时作者脑子里似乎一点音乐结构的概念都没有。不过,总的来说,这片领域被开垦了是好事。或许一些好诗已从这种新技巧中诞生,若真如此,刚证明此技巧之合理。
批评不是画地为牢或制定禁律。它是提供起点。它可以使迟钝的读者警觉。批评的闪光之处往往在于那些离散的语言。“ 意象派 ”这个词第一次使用实在我给 T.E.休姆的五首诗的脚注里,印在1912年秋我的《应对》的结尾。以下重印我在《诗歌》1913年3月登载的戒条。
几个不
“ 意象 ”是瞬间表现的理智与感情的情结。我是从最近的心理学家 ( 例如哈特 ) 的角度使用“ 情结 ”这个词的,虽然我们在实际运用上并不尽相同。
正是这样“ 情结 ”的瞬间表现造成一种骤然解放的感觉; 一种从时空局限中获得自由的感觉; 一种我们在伟大的艺术作品面前体验到骤然成长的感觉。
一生只呈现一个意象,胜于写出无数作品。
当然,所有这些可能还有待争议。当务之急是列举一串“ 不 ”,以供初学者写诗或借鉴。我无法把它们全部写成摩西十戒的样式。
首先,不要把上述三条原则 ( 直接处理,措辞简炼,乐句排列 ) 当成教条 —— 永远不要把任何东西当成教条 —— 而是作为深思熟虑的结晶,尽管那都是别人的思虑,或许值得借鉴。
不要理会那些自己从未写过一部名作的批评家。想想希腊诗人和戏剧作家的写作实践与希腊罗马语法学家为解释前者的格律而炮制的理论,两者之间的差距足以说明问题。
语言
不要用多余的语言,不要用无法揭示任何东西的形容词。
不要用这样的表述方式:“ 幽暗的宁静之乡 ”。这会钝化意象,它把抽象和具体混在一起。其原因是作者不懂自然物体本身已是足够的象征。避免抽象,不要用平庸的诗行重复优秀散文已经表达的东西。把文字切成一行行,以逃避极度困难的散文艺术之困难,这样做你也休想骗任何有头脑的人。
今天行家们厌烦的东西,明天大众也会厌烦。
不要以为诗歌的艺术比音乐简单,或以为在诗歌上不下普通钢琴教师在音乐上下的功夫,你竟能得到行家的赞许。
让尽可能多的伟大艺术家影响你,不过要有君子风度: 要么公开承认获益之实,要么尽量不露模仿之迹。
不要以为“ 影响 ”仅意味着生吞活剥一两位你碰巧仰慕的诗人的几句修饰句。最近有一位土耳其战地记者,他在电讯中胡写什么“ 鸽灰的 ”或“ 珍珠白的 ”( 我记不清是哪个 ) 山丘时,被当场抓获。
不用修饰,或用好的修饰。
节奏与韵律
让学写诗的人脑子里充满他能发现的最动听的节奏,最好是在外国语里,这样的词义或许更难把他的注意力从节律变化中引开: 例如撒克逊咒文、赫布底民歌、但丁的韵诗以及莎士比亚的抒情诗 —— 若他能把词汇和节奏区分开来。让他把歌德的抒情诗清清楚楚地分解成各种音值、长短音节、重音轻音、分解成元音辅音。
一首诗并非一定依赖于其音乐,但若它真的依赖于音乐,则此音乐必然取悦行家。
让初学者知道半韵与头韵、随押韵与延缓韵、单音韵与复音韵,就像一位音乐家必须知道和声、对位以及他那行的所有细枝末节一样。在这些东西或其中任何一项上花费的时间永远不会太多,即便艺术家很少用到它们。
不要以为什么东西写成散文太乏味,写成诗就“ 过得去 ”了。
不要“ 评头论足 ”—— 把那让给专写花边哲理小品的作家。不要描绘,记住在描绘风景方面画家比你高明得多,他比你更懂其中的奥秘。
当莎士比亚写道:“ 黎明披着赤褐的斗篷 ”时,他呈现了画家无法呈现的东西。这一行诗里找不到任何所谓的描写,他在呈现。
想想科学家的方法,而不是广告商推销香皂新品的办法。 ……
信条
节奏 —— 我相信一种“ 绝对节奏 ”,一种诗中跟有待表达的情感或情感的色调正好对应的节奏。诗人的节奏必定是阐释性的,因而最终是他自己独有的,不是模拟的,也无法被模拟的。
象征符号 —— 我相信恰当完美的象征符号是自然物体,诗人若使用“ 象征 ”,他决不能让这些符号的象征功能过于暴露; 这样,某种感觉,或行节的诗意,不会轻易袒露给那些不懂象征为何物的人,对他们来说,譬如,一只鹰就是一只鹰。
技巧 —— 我相信技巧是诚意的试金石: 我相信有据可查的律法; 我相信要践踏一切阻碍或妨碍律法的明确或意向的准确表示的陈规陋习。
形式 —— 我觉得除了一种“ 固体 ”内容以外,还有一种“ 液体的 ”内容,有些诗如树成形,有些诗如水注入瓶中。对称形式大凡有其用处。也有很多东西无法准确地、因而无法恰当地用对称形式表述。